江口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版面速览3月27日贵州日报生态新闻版
TUhjnbcbe - 2023/11/4 20:11:00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大山里活跃着一支“绿色娘子*” ——记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仙女洞管理站护林队3月23日一大早,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在保护区内的仙女洞管理站,护林员盛明芬和程小敏二人,提着装好玉米的桶,走向小河边。“咚、咚、咚……”敲木桶的声音在山谷回荡,猕猴顿时兴奋起来,在河对面的崖壁上飞檐走壁,又在树枝间上蹿下跳、不停地啼叫,似乎在观察着什么。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猕猴。“只要我们一敲桶,它们就知道‘开饭’了。但是,如果人太多或者离人太近,它们都不会下来吃东西。”盛明芬说。等了几分钟,猕猴确认安全后,就顺着崖壁或者树枝下到地上,不停往嘴里送玉米,眼睛却警惕地看向四周。盛明芬和程小敏所在的仙女洞管理站护林队,全是女子,又被称为“绿色娘子*”。这支“娘子*”共有14人,她们每个月都要在山里巡护10多次,每次行走10公里,巡查路线都是山路,杂草荆棘丛生,对于女子护林员们来说,都是体能和耐心的巨大考验。投喂完猕猴后,盛明芬和程小敏背着背包,拿着柴刀,继续向大山进发。与其他“娘子*”会合后,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我加入护林员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要和姐妹们一起投喂猕猴、巡林、巡河。”程小敏说,把保护区保护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护林队队员在瞭望台观测黑叶猴。沿着河道行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黑叶猴观测点,她们登上观测点,拿出望远镜进行观测记录。“黑叶猴的数量不是很多,偶尔通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盛明芬告诉记者,观测完后,她们又将继续前往下一个观测点。顺着河道向大山里“挺进”,如果看到河岸边有垃圾,她们会从包里拿出塑料袋将垃圾装走。这些年,保护区的生态越来越好,珍稀动植物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年12月到次年6月是森林防火期,3月至4月更是防火高峰期,仙女洞管理站作为保护区重要的火源检查站,承担着繁重的防火使命。森林防火期,护林员们大多数时间都坚守在林区。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女子护林员,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守护着保护区的平安。“想家人的时候,我们就在林区转一转,守护每一棵树都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盛明芬说。护林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敏锐度。在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农地与林区交错,外围农事用火时有发生,护林防火难度较大,除了守好卡点,日常的山林巡查必不可少,巡林路线的制定、排查火灾隐患点等都有很多讲究。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北缘,始建于年,总面积公顷。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银杉、黑叶猴、云豹、林麝等珍稀濒危物种,成为保护区名副其实的“宝贝”。护林“娘子*”走在巡护保护区的路上。年5月31日,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动物54目科属种,其中黑叶猴19群只,约占全国野生黑叶猴总数的10%。植物科属种,其中素有第三纪“活化石”“植物熊猫”之称的珍稀濒危植物——银杉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天然株数达株,占全国天然银杉总数的26.4%。近年来,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采取“管理局+管理站+护林小组+护林员+*员”的管护模式,常态化开展巡林巡查,森林资源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山路崎岖难行,河道乱石嶙峋,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支护林“娘子*”,除了巡查是否有人进入保护区违规采伐,还要收集病虫害树的样本、清理河床垃圾等。她们常年以山为家、与木为伴、以动物为友,默默无闻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成为了森林的“眼睛”。如今,提起保护区里的一草一木,女子护林员们都如数家珍。她们日复一日巡逻在青山绿水间,柔肩勇担重任,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巾帼力量。我省启动违法用地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近日,我省启动违法用地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专门针对年以来土地卫片执法中发现的违法用地问题和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的违法用地问题,进行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整改,此次行动彰显了我省为贯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决心和力度。据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年以来,我省未整改的违法用地问题数量较多,已不符合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求,尤其是一些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有关规定,违法占用土地和破坏生态保护红线等问题突出。为基本消除我省违法用地问题,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省自然资源厅决心直面问题,动真碰硬,严守自然资源安全底线,以高质量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月20日,省自然资源厅已印发《贵州省年以来违法用地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自方案印发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分别完成“摸底排查、全面整改、整改评估”三个阶段工作,对年以来土地卫片执法发现的违法用地和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的违法用地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依法依规、分类施策,通过拆除复耕、完善用地手续等方式,严肃违法用地查处和责任追究,推动存量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整改落实。“卫片如同‘天眼’,通过卫片,各种非法占地、非法采矿的情况一览无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运用这种高科技手段,能够为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支撑,是当前自然资源信息化、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此次整改过程中,对按时间节点自行拆除复耕的,可按非立案方式处理;对积极落实用地批报条件按要求时间申报完善用手续的,处罚时可从轻处理(违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督察反馈重点典型案件除外);对拒不整改的当事人,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方式,坚决从严从重处罚,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严查与违法占地相关的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问题,坚决防止避重就轻、选择性执法现象。在整改工作中故意隐瞒、敷衍塞责、工作不力的,根据情节轻重予以通报、约谈直至问责。对未按时间申报完善用地手续的地块处罚情况逐一检查,发现有案不立、不依法处罚、不移送追究责任等不依法查处的,责令纠正,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纪*纪责任。 建筑垃圾变可塑之“材” ——走进环保企业探秘“变废为宝”一头消耗着铜仁市亟待处理的砖瓦块、渣土、碎石等建筑垃圾,另一头产出硅酸钙板、透水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绿色建材,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垃圾与建材能在一个厂区内循环利用,和谐共生。阳春三月,记者走进铜仁市万山区铜仁筱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筱启公司),砂石车来回穿梭,起吊机长臂高悬,推土机轰鸣作业,总经理助理谢劲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年处理万吨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项目的推进情况。筱启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劲介绍正在建设的6号厂房。“这是我们正在火速建设的6号厂房,今年5月底投产后,每月能有效处理30万吨渣土、砖瓦块等建筑垃圾,转化成90%的砂石固料,通过管道输送至年底投产的7号厂房进行循环加工。”谢劲介绍,每1立方米的砂石固料,能产出6至7立方米的硅酸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绿色建材,应用在建筑内外墙上,具有隔音防火等优势。作为贵州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专门负责集团公司7大业务板块中的建材循环利用板块,筱启公司是一家涵盖城市固废、工业固废、矿业固废和农业固废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环保企业。年12月,筱启公司在铜仁市万山区总投资7.3亿元建设处理万吨固废循环利用产业园建设项目,作为省级重要绿色项目,目前已到位投资3.2亿元,负责“吃掉”建材垃圾的6号厂房将于5月底投产,而负责“产出”绿色建材的7号厂房在今年底前也能上线生产,项目总进度超40%。为什么选择铜仁?优势何在?“市场空白,本地原料。”谢劲言简意赅。“据我们前期调研,铜仁地区缺少硅酸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产品生产商,这种用于墙壁和吊顶的绿色建材不仅有隔音防火等特性,造价更比同类产品低20%以上,因此,生产此类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铜仁地区同样缺少固废年处理量超过万吨的处理工厂,铜仁城区一年的建材固废产出量在万吨左右,我们也据此设计了产业园的城市固废处理量,这样不仅解决了主城区的城市固废处理难题,更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本地原料本地销售,也节省了原料和物流的成本费用。下一步,我们将抓紧6号厂房设备进场调试工作,推动7号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尽早生产出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四五家铜仁房开公司所需样品,做好固废循环利用的生态实践。”谢劲说。模拟实战练兵
  我省专项培训“磷污染”执法技巧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在黔南州福泉市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执法磷化工行业专项培训,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瓮福集团环保负责人授课,全省共42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执法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贵州是全国磷化工行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三磷”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磷化工行业执法监管压力较大。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以“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贵州省磷化工行业发展现状、环境保护需求,以及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现实情况,紧紧围绕磷化工行业执法监督工作,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对磷石膏库、磷矿、磷肥、磷化工行业污染防治设施及在线监控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培训,让学员对磷化工行业产业发展模式、工艺流程、产排污环节、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监管方式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培训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设置模拟实战练兵场,开展现场模拟执法练兵。实战场地设置环保设施运营台账造假、不正常运行、偷排、自动监测设备弄虚作假、废气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设置三通阀门、危险废物违规处置等难易程度不同的近60个环境违法演练场景。节约水资源
  省地质博物馆举办主题画微展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省地质博物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主题画微展,宣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营造节约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3月22日开展首日,省地质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观展中获得对水资源认识的全方位感受,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水资源、人类与水资源等关系的认识。省地质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此次主题画微展希望能引导公众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增强公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创建节水型社会作出贡献。据了解,此次主题画微展的展出时间将从3月22日持续至4月21日,展出地点为省地质博物馆一楼序厅、负一楼出口处。活动前期通过向社会及美术学校广泛征集主题画,集中展出了来自贵阳星星儿童美术学校、达尔星球艺术学校、潇潇童话等单位的50份青少年主题画作品。威宁
  锁*仓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近日,位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游的锁*仓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走进威宁锁*仓国家湿地公园,新建的木栈道和石板道曲径通幽,慕名前来的游客熙熙攘攘;蜿蜒的河流清澈见底,鸟儿欢快嬉戏,一幅“水清、岸绿、人和、鸟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呈现眼前。“现在疏浚了河流,修好了步道,闲暇的时候可以带家人来散散心,很惬意。”家住锁*仓湿地公园附近的卯昌俊说,前些年的锁*仓湿地不是这番景象,路面坑坑洼洼,河道淤积,水流不畅,水体发臭,不仅影响湿地生态环境,也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于年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推动草海下游河湖连通工程立项、落实。“草海下游河湖连通工程总投资1.25亿元,于年5月开始施工,目前河道格宾石笼、边坡、木栈道、石板道等已全部建成,免费向市民开放,绿化等附属设施正在加紧施工,争取在今年汛期之前全部完工。”威宁自治县草海下游河湖连通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夏廷刚说。威宁自治县草海下游河湖连通工程围绕以草海出水口及下游河道畅通、增加水体流动性、提高水网活水能力等为重点,进而修复锁*仓湿地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时,打造沿线水景观,发展水文化旅游,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随着该连通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有效加强区域水网联通,促进草海流域水污染治理,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县城周边水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威宁自治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江道买说。“梵净腹地”江口县太平镇
  年至今,贵州先后有6个地区获评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8个地区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本报特别推出“‘两山’转化优等生”栏目,聚焦这些“优等生”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转型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感言。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麓,境内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4A级景区亚木沟、3A级景区寨沙侗寨、4A级景区云舍和太平风情小镇等,有美丽的太平河、寨抱河,是江口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江口县不断创新“两山”实践,在梵净山腹地以太平镇“圈层递推·融绿化金”模式有区别地重点保护遗产地、适度利用遗产缓冲区、绿色发展外围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努力创建世界自然遗产地“两山”实践国际样本。针对世界自然遗产地这一特殊且重要的区域,太平镇根据遗产地不同的功能分区,统筹配置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权重、合理安排修复治理与开发建设的时序、科学布局不同载荷与适度规模的生态产业、创新完善“脱贫治贫防贫”和生态补偿综合机制。
  梵净山是全世界共同的宝贵遗产,在如此特殊重要的区域创新探索“两山”实践,我探索出核心区重点保护、缓冲区适度利用、外围区绿色发展的“圈层递推·融绿化金”的“两山”转化模式,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原住民减贫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国际样本,也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书写了“两山”转化时代答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谢巍娥尚宇杰金秋时张弘弢王瑶编辑王瑶二审王远柏三审干江东
1
查看完整版本: 版面速览3月27日贵州日报生态新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