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樊绍勇,今年38岁,是江口县民和镇明地村第一书记。年12月,我从民宗局选派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作为江口人,早就耳闻该村一干旱就缺水,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地上无厂,地下无矿,属典型的贫困村。
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明白当地老百姓渴望摆脱贫困的迫切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樊绍勇走访困难群众,了解老人家庭情况
驻村第一天起,我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走组窜户,详细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逐户制定结对帮扶计划。
为方便群众联系,我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人员联系方式一并印制在“便民服务卡”上发给村民,有什么事情都能找到人,解决问题。
该村三组舒元花患尿*症,得知情况后,我立即携家人驱车前去探望;阳二组卫绍泽突患重病,我第一时间组织驻村干部、村干部召开专题会议,通过简易程序将卫绍泽户申请纳入重点保障对象,以解当务之急。“第一书记真是来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的啊!”村民卫应金老人逢人就夸赞。
樊绍勇正在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近期生产、生活困难
做人做事,贵在真心,这是父辈教给我的道理,也是最能让淳朴的老百姓感受到的东西。
明地村虽交通不畅,但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可以发展特色农业。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鼓励群众发展土特产品加工业,引导群众用红薯、包谷、高粱、大米、荞麦烤酒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跑资金、跑项目,我一连20多天没有回过家,我爱人调侃说:“当初追我都没见你这么用心,我还不如你的贫困户啊。”
樊绍勇正在为群众修理自来水水管
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让苗汉溪群众找回了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当地群众的独特人文得到传承和沿袭;通过扶持和帮助,明地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如今明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途径越来越多,道路越走越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看到如今的改变,我由衷感谢脱贫攻坚的这段经历,为这里的父老乡亲尽到了绵薄之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济整理
编辑段岚茜
编审田旻佳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