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正月,清*夺回了被明*占据数月的揭阳县城。
明*。《先王实录》记载来攻清*是潮虏刘伯禄复集而来的潮惠援兵万余。当清*推进到西关外时,左先锋苏茂向*廷请战,放言道“刘伪将去年八月内被我两杀二捷,亡*丧胆,虽有新援之兵,俱皆先年战败之余,何足济事。此来不过逼于靖、平二酋,来此塞责耳,岂敢恋战?自愿领兵杀截,不效依*令!”他刘伯禄去年被我们杀败了两次,早就亡*丧胆了!今天来的所谓援兵都是去年的残兵败将,到这来只不过是因为尚可喜、耿继茂的逼迫,我苏茂自愿领兵去堵截,如果不胜的话就以*法处置!
郑*。明*于是作出部署“以左先锋(苏茂)领头叠,前冲镇*梧、护卫左镇杜辉为二叠,殿兵镇林文灿、援剿右镇*胜等为后援,前提督领后劲镇杨正等抄摄其后”很快,苏茂就开始轻敌了,刘伯禄派出小队骑兵引诱明*,苏茂想要出城迎击,金武镇郭遂第劝苏茂说“列阵过桥,胜则犹可;倘若少怯,其桥又狭,难以退,其将如之何?”就是城外桥太窄了,咱们带着*队出去,打胜自然好,如果真出了什么事,那可没办法及时缩回城内。*梧却在一边说“冲出去就能胜,为什么要考虑退兵的事?”于是,苏茂、*梧带领*队冲出西关城,但是没有想到清*就埋伏在西关之外,等到明*冲出之时,清*一鼓而进,把出城的明*冲成两段,苏茂本人身中二矢一铳,残部在*廷的接应之下退回城内,为后援的殿兵镇林文灿、援剿右镇*胜二将落入桥下阵亡,官兵阵亡人数高达人。
明*战船。年二月,郑成功派遣差兵官张光启入揭阳,调查西关战败之事。左先锋苏茂、前冲镇*梧、护卫左镇杜辉等人被调回厦门。郑成功同时还下令放弃揭阳县,剩下的驻揭阳明*继续南行,郑成功要求他们“采听行在声息”就是打听一下皇帝的情况。三月,郑成功开始处理战败的责任人“苏茂身为统领先锋,慢师轻敌,致失兵丧将,罪不待诛。*梧、杜辉应援退却,致统领失机,亦应如律”郑成功认为苏茂、*梧、杜辉这哥仨都该杀,然后众将一起把战败的责任推到了苏茂的身上“诸将跪告曰:苏茂欺敌轻阵,以致败亡,非我等罪”于是,苏茂就这么被砍掉了脑袋,杜辉被打了六十棍,*梧戴罪立功,以后如果再有类似的错误,二罪并罚。
清*。其实这里的逻辑也算很好理解,众将把锅全甩到了苏茂身上,那就只好请苏茂当战败的负责人了,要是一次处理三员大将,也确实没这个必要,之前漳州战败,郑成功也是只杀了一个,其他负责人都被免了死罪。而且,苏茂确实是主要责任人。
明*。《台湾外纪》记载郑成功杀苏茂是因为苏茂曾经帮助过施琅“茂因纵施琅,成功侦知,久蓄于怀,欲杀之而无由,今偶有揭阳之失,借此斩之”而士兵将领都十分不服“论茂揭阳之败,无非天意;岂战之罪?虽不从郭遂第之言,其气可以吞敌,何至于死?况茂战功难以枚举,非他人所可比,藩主如此履行,岂不令人寒心?”
清*。苏茂究竟有没有帮助过施琅呢?考虑到苏茂曾经当过施琅的副将,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还说得过去,而苏茂也确实对施琅伸出过援手“施琅交忠定伯林习山羁船中,山令副将吴芳看守之。一日,有人称藩调施琅审,吴芳不疑,即与登岸,至僻静处将吴芳同押人打倒,匿苏茂家,越日,渡过海,搜之不得。藩怒习山计放,欲杀之,未果;杀吴芳妻子五人,令芳跟寻。越日,杀大宣于市,杀施显于曾厝垵”施琅确实曾经在苏茂家中藏匿过。
战船。清方则记载,清*攻克揭阳城是在这一年的三月初八,应当是刘伯禄击败苏茂之后“已时至城西,见其关厢外俱筑灰墙,石桥早已拆除。贼知我*到来,均屯聚于关厢对阵。城上城下并南北二河船兵炮矢齐发,夹击我兵,我兵亦放炮轰击。自午至酉,因城墙坚固,一炮只穿一孔,又沟宽泥深,难以越过。职等派人搬运柴草、土石,填塞潮州城沟,经数日后已填满,旋又放炮奋击。又派吴总兵官所率三十只船,其中十只船架炮,驶至北河助攻。逆贼胆丧心寒,于十三日率众乘船,趁机在西、北两门城楼及西门内街放火焚烧,以断我兵追路。职等率领官兵架桥,奋力冒烟进城,沿路追击,阵斩放火贼一百六十七人,又放炮击毁贼船二十余艘,贼淹死于水者不计其数,获贼大炮三门。贼船乘潮遁出铺前”可见清*“收复”揭阳并未杀伤多少郑*,只斩杀了一百六十七名“放火贼”,郑*大队应该是奉郑成功之命探听避居西南的南明永历朝廷“行在”的消息去了。
明*。这就是揭阳失守的全过程。说实话对于此时的明郑*权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苏茂输得确实太难看了,所以最后的处理结果也算正常。但是“应援退却”的*梧、杜辉二人却能逃脱*法制裁,*梧甚至还在之后能负责守卫海澄县城这样的紧要之处,忠勇的苏茂却丢了脑袋,所以郑成功这一处理方式虽然说很正常,但却有些不通人情,而且杀苏茂可能还带着一些报复的味道在里面。
明*。而如果从战局的全盘角度来看,揭阳之战确实有点无足轻重,因为郑*入粤主要的目标也不是占据城池,而是筹粮,城池能占住就占,占不住就丢,*廷在三月报称,郑*舰队“巡至盐州、海州、大星所等处,坐夺乌尾船百余只,兵粮甚殷,惟行在驻跸高琼,声援难通”由此可见郑成功*入粤的目的。
明*。而郑*的主要*事活动仍然在北面如年十月十七日,郑*在舟山迫降清*将领把成功“十七日,官兵由岑江口一齐登岸,分二路而进,泊舟山城。虏出兵列阵交锋。我兵合力鼓进,虏遂不支。时右提督右镇陈瑞勇往登先,阵斩陆中营中*陈彪一员,并虏兵数十,虏随败走入城,坚守不出。我师遂议攻城。二十三日,围攻城下。时守将把臣功城上了见我兵强盛,节制有方,又见水师堵塞援路,孤城援绝,无心攻战。陈总制遣监督李化龙进城招降,把臣功果倾心归附”同年,马信带领官兵人亦在台州反正归明。
明*。同时还有“乌金世子(济渡)统率新到满汉三万到省”郑成功下令居民并将领家眷搬离思明州,又调遣北征*主力回防厦门。可见此时,郑成功在北面面临巨大的*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