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汇口一带,以营命名的村庄比比皆是。宿松汇口为什么这么多村庄带营字呢?其实这一带,原本是著名的古战场,古桑落洲。而这些当营的村庄,就是古代兵营的遗址。因为古桑落洲处于鄱阳湖和长江交汇处,上通川渝,管两湖,下通江浙,控两江。自古以来就是*事要冲。自公元年,周瑜在桑落洲开埠,按照桑落洲地形,修建城池,打造九洲八卦阵以来,桑落洲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根据《吴志》记载,周瑜和程普在赤壁大战之时,就为左右都督。他们在桑落洲操练水师,为后来的赤壁大战奠定了基础。有了桑落洲水师,才让孙权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周瑜破敌制胜的绝对信心。
程普年长周瑜几轮,对周瑜开始有点瞧不起,觉得太年轻,不堪重任。后来在桑落洲相处的日子,发现周瑜有大将之风,于是两人成了忘年之交。也正是由于两人在桑落洲化干戈为玉帛,同心协力,才有了后来赤壁大战的辉煌成就。
程普(约-年),字德谋,河北丰润人,东汉末年东吴大将,在赤壁大战时,跟周瑜为左右都督,在桑落洲驻扎,操练水师,程普的大营就被称之为程营。
年程普病逝,葬在九江瑞昌桂林长江边。瑞昌距离宿松汇口,不过五十公里,两地古代同属一个区域,程普墓和周瑜墓,一左一右,隔江相望。当年的两位都督,一醉泯恩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都做了*土。只留下一段段美好的故事与传说。
当年,程普大营刚好坐落在宿松汇口程营。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爆发,根据东晋著名史学家袁宏在其《东征赋》中记载,周瑜是从桑落洲出发,才完成了赤壁大战的宏图伟业。
建安十五()年,周瑜归葬巢湖城。程普接替了周瑜的工作,还在桑落洲训练水师。程普大营就被后世称为程家营,或者程营。这就是程营的由来。历史上的程营及其不平静,在这里有朱元璋,陈友谅大战的古战场,在这里,有李自成丧命的迷*阵,这里还是*梅戏的发源地。
根据宿松佐坝石普水老师记载,宿松文南词和断丝弦锣鼓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虞仁贵所述,虞松峦文南词的祖师爷叫虞龙保,程营虞墩人(今天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康公村一带),民国二十()年在宿松佐坝教戏,虞仁贵老先生是年出生,是第三代传承人。第一代宗师里面,还有一位郑三须,也是程营人,郑师傅是脸谱,锣鼓,二胡极好,跟虞师傅相得益彰,两人一唱一和,亦导亦演,堪称双璧。这还只是程营人外出唱戏的一角,就可以成为当地开山鼻祖,足可见程营当地*梅戏渊源之深。
又根据《戏剧节》记载:想起邻居曾对我说的一段故乡见闻,民国十四()年左右,宿松程营一带的老百姓,按照老习惯,在六月初六晚上做“火王会”,在庙前,请来了戏班,唱*梅戏。并请了当地一位非常有名气的王姓老秀才,撰写了一幅对联。帖在台上。联文是:月夜好消闲,看银烛光中,满眼扶摇金翡翠。林钟方协律,听荷花香里,有人高唱玉玲珑。按照《德化县志》记载,火王庙是同治()年间从桑落洲归林搬迁到程营的。光绪年间,裴景福在此观看*梅戏,还写了一首诗:六月初六日,青天悬半弓。桑落洲前买斗酒,握手同眠松滋宫。这些足可见,程营地区唱*梅戏的历史和渊源非同一般。
宿松还有民谣记载了桑落洲古战场,朱元璋,陈友谅大战的情景。《奇兵谣》头戴乌壳帽,身穿沥水毛。骑的弯角马,驮着钩头刀。陈布迷*套,奇兵出奇招。陈友谅一到,插翅也难逃。这首民谣就是记载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桑落洲大战的情节,至今八里江一带,还有迷*阵的说法。老一辈当地人把江边叫做河营头,把过江叫做过套。小孤山一带至今还有一个地名叫做套口,这里水文情况复杂,犹如迷*阵和圈套一般。当年朱元璋陈友谅在此大战,最后陈友谅折戟桑落洲洲头泾江口(今天宿松洲头乡泾江一带),朱元璋因此建立了大明王朝。为此,朱元璋还在洲头乡金坝村修建了楠木庙。
程营,一个曾经叱咤三国风云的地名,一个曾经诞辰*梅戏的地方。周瑜程普在此练兵点将。桑落洲大水,让程营人流落四方,把*梅戏之花开遍全国各地,可是落叶归根后,程营唱*梅戏的人却少之又少,*梅戏曾承载着桑落洲人逃水荒的记忆,也传承着那段历史风华。程营不老,风华依旧,只是少了些许*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