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贵州江口聚力五美村寨推进乡村振兴金
TUhjnbcbe - 2023/6/9 21:35:00

快场,位于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武陵山脉主峰、世界自然遗产地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脚下,全村辖9个村民组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68.4%。快场是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快场也曾是历代前来朝拜梵净山的香客必经之路。近年来,快场村立足良好的资源禀赋,坚持底线思维,围绕“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发展优质”的“三优快场”发展目标,立足乡村旅游和休闲经济,基本实现生态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生活美有机统一的的美丽乡村,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观,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脱贫振兴之路。

青山绿水生态美,打造美丽快场

巍巍梵净山下,幽幽太平河畔,快场青山环抱,绿水荡漾,瀑桥相连,竹林交错,每一处都充满野趣且生机盎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路上,快场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倡导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不断提升乡村“颜值”,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水光山色与人亲。该村坚持*建引领、多措并举、群防群治,努力让绿色生态成为快场提速增质发展的最美底色。一是守护青山常青。积极推动“增绿、保绿、护绿”行动,相继实施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构建“护林网格”模式,严格推行“村组干部包片、护林员包山头”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对各自负责网格内森林防火、违法占用林地、乱砍乱伐等涉及森林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常态化实时巡查和监督,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增长。目前,全村森林面积达到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6%,被授予“贵州省森林村寨”荣誉称号。二是呵护绿水长流。认真执行《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及《江口县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十不准”》,建立“*员示范、村组联手,群众参与”河长制,每周组织巡河不少于一次,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项目,境内河流清澈见底,水质常年达国家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以上。三是保护村庄洁净。成立“美化志愿队”“美化环境监督队”“美化环境评比委员会”三支队伍,村委会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各村民小组根据本组实际通过划分保洁区域,聘请保洁员或由农户轮值保洁等方式对公共区域进行保洁,按照“户清、村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同时,不定期组织开展组与组、户与户环境卫生“大比武”,对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反之进行“揭短亮丑”。

村容村貌环境美,打造宜居快场

快场村坐拥梵净山秀美的自然风光,却曾戴着二类贫困村的帽子,为改善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该村以建设“游在梵净山、吃住在快场”为目标,围绕全县全域化旅游创建的大格局,积极推进田园体验、精品民宿、户外拓展等项目协调发展,促进本村各类特色资产保值增值,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为有源头活水来。得益于各级领导、部门及社会的支持,经过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努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快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夯基固坝、疏渠引流,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完善公共设施。村内现有小学教学点1处(含山村幼儿园)、村级卫生室2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本教育医疗健康服务;建成通村公路2公里、通组公路12.2公里、联户路.8平方米,文体广场5处,路灯、饮水工程、通讯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均实现全覆盖。二是提升基础条件。按照“一纵两翼”布局,先后在“一纵”(即街上组-院子组-新征组区域)实施了河道疏浚、沿河景观步道、2座停车场、污水处理、3座人(车)行桥,在“两翼”(即凯岩组和单屯组)分别实施了苗寨打造、农田灌溉沟渠建设等项目,为下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挖文化资源。积极提炼展示当地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唱山歌、舞花灯、跳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魅力,组建村级文艺表演队,通过举办“乡愁·造梦节”“来吧!快场赶场”等主题性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步扩大和提升了快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因地制宜产业美,打造活力快场

快场原名“凯场”,古时曾是梵净山东大门的集中点及繁华一时的边贸市集,近代建成快场乡并发展成全县的主要竹木市场供应地。近年来,因耕地少,山林多,群众主要靠外出或就近务工,致使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让快场恢复旧时的繁荣,该村集思广益,目前正立足历史文化及优势资源,以创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目标,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生态旅游经营之路。

谋定而后动。该村以“作为梵净山观光式旅游的补充”为思路,突出田园风光、休闲娱乐、民宿养生、民族文化四大主题,着力打造“周末集市经济”,成为梵净山景区周边网红打卡地,从而推动更多农户依托生态旅游业在发展“后备箱经济”中增收致富。一是打造户外体验新基地。年,该村引进投资方成立公司投资余万元,建成集生态农业开发与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户外拓展基地——“梵净山户外体验营”,村集体参与利益分红,并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小摊经营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完成团队拓展基地、拓展高空架、CS野战场、滑索、丛林闯关、露营基地等运动式休闲体验项目,受到游客的广泛欢迎,“5·1”等*金旅游时段更是游人如织。二是打造凯岩苗寨新空间。遵循以人为本、功能务实、尊重自然、民族特色的理念,打造文化性与乡土性完美融合的苗寨为目标,实施建筑修整65栋及米防洪堤岸,建成进寨大门及民族文化广场,并于年1月12日举办了“颂团结赞扶贫感*恩”开寨活动。三是打造生态产业新篇章。快场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生态养蜂更是历史悠久,所产“梵净快场、液体*金”蜂蜜品牌获GAP(良好农业规范品牌)认证,因质量上成平时供不应求。为扩大发展规模及拓宽销售渠道,该村按照“*府支持、村级主导、群众参与”发展思路,引入和鲜食品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全国的“成熟蜜中蜂养殖示范基地”。同时,该村还积极推动发展竹笋、米酒、猕猴桃、棘胸蛙等特色生态产业,努力将旅游资源与生态产业结合起来,有效促进生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移风易俗人文美,打造魅力快场

曾几何时,快场因路远地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和脏乱差的落后村。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了撕掉旧标签且实现华丽转身,该村知耻而后勇,坚持以*建促改革,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通过支部引领、村组带头、群众自治,让乡风民风逐步“破茧重生”发生蝶变,打造出乡风文明的“快场样板”。

思路一新天地宽,老事新办成美谈。在建设美丽乡村中,不仅是要让生态环境变“绿”,生产方式变“绿”,更要让生活方式变“绿”,不仅要有“颜值”还得有“气质”。一是实施“民心*建”工程。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建、抓*建就是抓发展”理念,将基层*建工作与乡村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建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四自四知四守”教育(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知情知恩知耻知足、守责守法守信守德),以*员的先锋示范带动广大村民共同移风易俗。年以来,快场村*支部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组织”以及全县、全镇“先进基层*组织”称号。二是实施创新模式带动。深入实施新时代村级治理体系改革,完成“三办三中心”村级机构改革,全面推行组务委员会“微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组委会、大事不出村委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为抓手,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开设“垃圾兑换超市”,建立“积分村小学村规民约春晖社”联结机制和乡村道德“红黑榜”,开展各类“村级之星”评选。近两年来,该村通过相继推出各项符合本土民情的举措,实施全覆盖、全方位、全参与的综合治理,形成了村风好、民风淳、家风良的新风尚。三是实施全民素养教育。坚持“老小带中”,定期结合*员活动日、“3·25”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群众性活动,通过“村级小广播”宣传提醒,不断提升全体村民生态环保、垃圾分类等文明意识及习惯。年以来,快场村先后被评为“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铜仁市卫生村”“铜仁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脱贫致富生活美打造幸福快场

年,快场村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27.8%。到年底,该村共实施危房改造68户、“五改一化一维”户,完成68户人易地搬迁及后续帮扶,同时依照产业“八要素”积极发展产业带动,最终实现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的双“归零”,在反贫困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成绩,快场不止步、不懈怠。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该村坚决以“归零”心态和“再出发”精神,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一是战疫情、固脱贫。年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村迅速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及组建*员先锋队,会同村卫生室靠前指挥,第一时间进行宣传动员、疑患排查、社会管控、场所消*等工作,以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局面,确保了全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的有序开展,至今没有出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同时,针对生活生产受疫情影响的贫困群众,及时纳入防贫动态监测系统,积极采取“送人到岗”、就近就便务工等措施,多渠道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避免返贫风险。二是抓产业、增收入。坚持以经营良好生态为抓手,大力抓好农民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推进城乡发展全面融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了村美人富面貌新,促进多元增收。积极对接实施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及污水处理、户外拓展等项目建设,通过引导群众就近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依托“后备箱行动”,带动当地群众通过农副产品销售,有效增加经营性收入;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提高群众财产性收入。三是强治理,聚人心。依托创建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以及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契机,坚持用村规民约立人,道德评议感人,移风易俗化人,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让绿色环保文明的生活生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使快场成为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的祥和之地。年以来,“垃圾兑换超市”乡村治理模式得到央视、新华社、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并入选年澳门国际环保展览,相继迎接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经验交流会等80多批次国家及省市县级考察调研团到村指导工作。

同心共筑小康梦,美丽乡村入画来。快场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研*策、集思广益,持续推动快场的资源禀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着力打造美丽快场、宜居快场、活力快场、魅力快场、幸福快场,努力谱写快场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真正实现“梵净快场、丰美福地”的奋斗目标!

图为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快场村村庄风貌、快场生态体验营、小朋友在生态体验营中体验(余飞)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江口聚力五美村寨推进乡村振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