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保护的是来自3个世纪前的古人财富,这些财富早在年前就已沉入滔滔江水中。漫长年代里,地方史乘和民间的口耳相传,以及偶尔从江中发现的蛛丝马迹,都让这笔古人的财富和当代发生草蛇灰线般若即若离的联系。财富的主人叫张献忠,绰号*虎,又称八大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全球陷入了17世纪危机:16、17世纪之交,全球人口增长很快,但到17世纪后,始自13世纪的小冰河期达到巅峰,全球气温骤降,粮食产量锐减,全世界都出现了不够吃的可怕局面。大明王朝忧患百集,死气沉沉。尽管崇祯励精图治,但依然难以挽回帝国滑向深渊的车轮:一边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内忧,一边是满清叩关入侵的外患。
不过,李自成更能审时度势,更能顺应民心,因而很快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超过了张献忠。年,当李自成向北京进*并最终逼得崇祯上吊自杀时,张献忠率部从湖北转战四川。年8月,张献忠占领成都,3个月后,他在成都称帝,建号大西。然而,张献忠的大西*权很快就走到了末路,并直接导致了那笔巨额财富沉入滚滚岷江。原来,张献忠残暴好杀。比如,他从湖北进入四川,占领渝州后,为了震慑四川*民,下令把30万人割去耳鼻或双手,驱往四川各地,用以警告各地*民:凡是胆敢反抗的,一律如此处理。凡是自动杀了王府官绅并恭候的,秋毫不犯。张献忠的这一招让川人群情震骇,人人自危,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故百姓惴惴不服,远近州县无不起义兵杀贼。”各地*民的反抗,反过来又加深了张献忠的愤怒和仇恨,下一次的屠杀也就变本加厉,而变本加厉的屠杀,必然刺激*民更强烈的反抗。毕生崇尚丛林法则的张献忠就落入了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可自拔。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他派往各地的官员,有的到任两三天就被杀,有的县甚至三四个月内连杀十几任县官。此外,李自成称帝,满清入关,福王建南明,三家的势力都远在张献忠之上,且都把张视作敌人。他开初并不想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了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
张献忠为自己预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带领极少数亲信,把历年所积的财富运出四川,到两湖或江南一带隐姓埋名做个大富豪。张献忠要出川,有两条路可选,其一是北上的陆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蜀道。但这条路崎岖险峻,又有李自成部将占据保宁一带,并且大量金银十分笨重,不便运输;是故,南下的水路才是最佳选择。也就是说,深居成都蜀王宫的张献忠,他有一条天然的*金水道,通往他梦想中寄托后半生的江南花花世界。起初,张献忠派出一支先头部队沿江南下,杨展在江口设伏,大败张部,张部大批舟船被烧毁。张献忠闻讯,极为惊惧,亲领主力部队十余万人,携带着从湖北到四川搜刮的巨量金银财宝顺流而下,与杨展决战。杨展又一次成功地运用火攻。他把*队分为左右两翼,另派一些轻便小船携带易燃物品驶向张献忠船队,是时江风大作,小船很快引燃了张献忠的大船。由于岷江河道狭窄,张献忠的大船前后上千只首尾相衔,无法骤退,加上杨展部又从两岸用枪铳击打,张献忠的这支庞大船队,几乎被烧得一干二净,“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张献忠率残部败回成都,他只得改走川北陆路。剩余的金银不便携带,为此,他招集大批工匠,在锦江上修筑了一条大堤,使得锦江断流。在断流的河道内,他下令挖了一些几丈深的洞穴,“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沉入洞中并盖上土石。尔后,扒开大堤,锦江复流。如此一来,大量金银财宝都沉入江中。至于参与工程的匠人,悉数处死。张献忠的意思很明确,我带不走的,其他人也不要想得到。那么张献忠的财富从哪里来?考诸史料,发现有三个来源,其一是他攻城略地后从明*府的国库或是明朝藩王手里获取的,其二是从他占领的地盘上征收的,其三是从民间搜刮抢夺的。
三个来源中,最大的来源应该是第三个。原因在于:明末*府非常穷困,财*到了难以为继的崩溃局面,各地国库里都没有多少银子。明朝藩王相对富有,但毕竟藩王数量有限(被张献忠俘虏并处死的藩王有三个,即襄王、楚王、瑞王,因张献忠兵临城下而自尽的藩王有一个,即封于成都的蜀王);至于从所占地盘上征税,张献忠除了在据川的不到两年时间内,“国土”面积相对较大(但也只是相对而已,其“威令所行,不过近省州、县,号令不千里矣”),其它时候不过是冲州撞府、狼奔豕突的流寇,即便想坐地征税,也没有多少税可征。另外,张献忠敛财手段之狠*之贪婪也非其它农民*首领可比。据《蜀碧》载,张献忠规定不得私藏金银,藏一两的,杀全家;藏十两的,生剥其皮。又鼓励告密,凡是告密并坐实的,就把被告者的妻妾和马匹赏给告密者。“于是豪奴悍婢,争讼其主焉。”有人暗存侥幸,把银两藏在井中或是暗室,被查出后,“亦按连坐法”。如此恐怖的高压之下,海量的财富都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张献忠私囊中。所以,推算张献忠只有区区30亿,才相当于王健林的1/70或马云的1/50,连进入年胡润富豪榜的条件都不够,一辈子从不服人的八大王恐怕会从地底下跳起来骂娘的。但江口沉银不同,它既确确实实地记载于各种笔记史乘中,又且三百多年来,不断从江中有所发现。第一个从江口沉银中获利的是张献忠视作仇讎的杨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杨展制造了江口沉银。如果不是杨展的成功伏击,张献忠的船队也许真的顺流而下直入长江并抵达他梦想的杏花春雨的江南。杨展击败张献忠后,从江中打捞出大量金银充当*费,并一跃而为诸路明*中最富有的一支。由此亦可证明,张献忠财富之巨。杨展的手下费密记录了获得张献忠沉银的经过:杨展虽大获全胜,却不知道张献忠竟带了如此之多的金银,后来听说渔民从江中打捞出不少东西,方才恍然大悟。从张献忠据蜀到清*入川,四川前后动荡多年,就连成都也沦为一片草木疯长的废墟,有人从城楼上看见,一天之内竟有13只老虎从城墙根儿下走过。清朝初年的四川省府,不得不设在川北保宁。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休养生息后,四川全省人口也只有区区9万。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生存艰难,这一切,使得江口沉银被慢慢淡忘。人们淡忘了江口发生过的血腥大战,也淡忘了沉入江中的用暴力聚拢的民脂民膏。
如前所述,除了江口沉银,锦江沉银也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上世纪30年代,一些川*将领组建了锦江淘金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寻找张献忠沉银。当时,这家公司拥有一张传说是张献忠藏宝的地图,淘金公司按图索骥,认定藏宝之地就在望江楼下游一带。上百人折腾了将近一年后,竟然真的从江心挖出一头石牛和一个石鼓,“石牛对石鼓”的民谣验证了,张献忠沉银似乎触手可及。可惜,最终的结局是,这家公司唯一的业绩就是挖到了几箩筐根本不值钱的铜钱。
年,江口河道清淤,挖掘机在年挖出银锭的附近又有收获。这次发现的是一页金封册,一枚刻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以及一些碎银。这页金册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克,上刻“维大西大顺二年岁在乙酉五月朔日壬午”和“皇帝制曰朕监于成典中官九御”。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后,颁布的某种法令的第一页。印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也被认定是存世不多的张献忠大西国金币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挖掘出来的物品中,有不少银制的耳环和耳钉,这些只能是民用的银饰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张献忠的财富大量来自于对普通百姓的巧取豪夺。
不过,如今的江口河段已不再有从前的盛况,这倒不是张献忠沉银失去了诱惑,而是司法机关针对盗掘和贩卖文物抓获了多名犯罪嫌疑人,仅郭建华所在的双江村就有11人被警方带走。据悉,在这起名为“张献忠稀世宝藏案”的案件中,涉案的一级以上珍贵文物就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估计价值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