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津新区核心区,东至鹿门大道(内环东路),北濒唐白河,西临汉江,南至楚山路。
东津新区核心区占地范围,与原六两河村、史台村、西岗村、田寨村及张湾村一组(*沙垴)的范围,基本一致。
六两河村、史台村、西岗村、田寨村及张湾村一组,称“四村一组”。因四村一组在六两河桥南,故又称桥南片区。
沿革
民国32年,撤销王河乡,六两河保划给金华乡,孙王营、唐店两个保划给梁咀乡,其余均并入东津乡。
年,此地有河岗乡(辖今六两河村、西岗村)和新柳乡(辖今史台村、田寨村)。年,小乡并大乡,河岗乡和新柳乡并为柳河乡,其所辖*沙垴自然村划归张湾区管辖。
年9月前,“四村一组”隶属东津、张湾两个乡镇,其中六两河村、史台村、田寨村归东津镇王河管理区管辖,西岗村归东津镇东津管理区管辖,张湾村一组为张湾镇管辖。
年9月,撤区并乡,设立王河乡人民*府,“四村一组”隶属东津、王河、张湾三个乡镇。其中六两河村、史台村、田寨村归王河乡管辖,西岗村归东津镇管辖,张湾村一组为张湾镇管辖。
年5月,六两河大桥建成通车,“四村”由东津镇、王河乡划入张湾镇,成立桥南总支,俗称“桥南”。
年5月,湖北省人民*府批准成立东津新区,桥南四村一组,划入东津新区;但仍由襄州区代管。此年始,“四村一组”为东津新区建设,拆迁。
年12月,桥南四村一组,成立六两河街道办事处。不久,交由东津新区管辖。
现今,六两河街道办事处(原四村一组)辖区,为东津新区核心区。原有村庄因建设用地,全部拆除。现已是公路交错,吊塔遍地,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过去的农耕村庄,蝶变城了现代化都市。原四村一组毫无踪影,所剩的只有越来越淡的记忆。
东津新区核心区规划图六两河
唐白河,由唐河、白河交汇而成。唐河发源于河南方城县七峰山的北柳树沟;白河发源于河南嵩县攻离山。唐河与白河在襄阳市襄州区龚家咀汇合后,始称唐白河,于襄阳东津新区唐店村附近纳滚河水后,注入汉江。
唐白河从东津新区唐店村至入汉江处六两河村,称六两河。
六两河的由来,有三种传说。
一种说法,王莽追刘秀。刘秀逃至河边,跳上从雾中驶出来的小船,与船夫攀谈得知此河无名,知船夫每天必喝六两酒,便拿出六两银子给船夫当作纪念,许诺若不载追兵,将来必会报答。待刘秀过河后,船夫果真躲在雾中不载王莽。刘秀登基后派人来找却未找到船夫,于是命此河叫做六两河。
第二种说法,明朝时,襄阳的唯一状元任亨泰,要到京赶考,路过六两河受阻,后与第一种情节相似。
第三种说法更简洁,六两河渡口原有一撑船老板,每顿饮酒六两。人们便称渡口为“六两河”渡口。村临渡口,故称六两河村。
六两河村,北隔唐白河与襄州站(铁路)相望,南靠田寨村与西岗村,西临*沙垴,东是史台村。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六两河村周边有寨河,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上都设置有大型土炮,村民称为“白龙炮”;还有10多只能扛在肩膀上移动的小铁炮,可随机布阵支援各处防守。
有一台近3米长的土炮在大炼钢铁时销毁,其它的炮不知去向。有村民称,民国二十四年()涨大水时,寨门冲毁,土炮埋入河沟中。
年10月,施工人员在六两河村纵六路施工现场挖出一门土铁炮。该炮长约厘米,直径约25厘米,炮口用蜡封闭,估计炮体内还装有炸药和铅弹。该炮重约五百斤,有多道加强箍,属于明清时期的大将*炮。
文史专家说,此炮是目前鄂西北地区发现的最大铁炮。
村里年岁大的老人回忆说,此炮是日本飞机轰炸张湾时,把寨门处土炮台炸坏,土炮掉入了寨河。
年,日*为迫使中国*府妥协,在5月发动了枣(枣阳)宜(宜昌)会战。5月4日,日机对樊城和张湾进行轮番轰炸,樊城被炸死人,伤人;张湾正在演花鼓戏,突遭轰炸,炸死炸伤多人。张湾周边也遭到了轰炸。
过去六两河北岸,长满芦苇;南岸全是柳树叫柳坝。河里盛产鲤鱼、鲢鱼和鲫鱼。一年四季就有人在这里捕鱼、钓鱼,河面上野鸭成群。
年8月,唐白河涨大水,由于上游泄洪量大,六两河及其附近几个村子全部被淹。
六两河村的两大姓是尚姓、阎姓。过去村中出过不少大人物,其中尚姓一大户,传说经其门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过去尚家曾建有宗族祠堂,立有三通宗族碑,遗失。
拆迁的时候,挖出了一通阎姓祖碑,现立于彭庄六两河村公墓内。光绪二十五年()立。
碑文为:序为阎氏第三世祖太和公六子分为六房,六人皆葬于此地。祖为一姓之祖,地必为一姓之地。枉守而不加修缮,积年宅居不适,自光绪十四年,一姓量家之大小,齐捐赀财整治坟地,以为一姓之宗庙祭祀祖宗也。凭依公约品行后,子孙富者,不得强占坟地;贫者,不得当售坟地。阎氏祖茔能兴其一族风水俱长,为此以志不朽云尔。
所刻宗派有:圭士怀廷克,天子宏福大,儒人永锡光,文章本道德,明达治家邦。
六两河村年代种植棉花很有名六两河渡口年始建,年建成永久性汽车码头后,滚河渡口停渡。六两河大桥年建成通车,随后六两河渡口停渡。
位于张湾镇东、襄(阳)洪(山)公路跨唐白河处。全长米,宽12米,其中机动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大桥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台为双肋形埋置式。此桥于年12月5日动工,年4月28日竣工。
位于六两河大桥(老)上游米处,是鄂西北首座下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桥梁全长接近两公里,其中主拱的长度达到米,桥面宽约45米,为双向八车道。年3月建成通车。新桥建成后,老六两河桥成为步行桥。
六两河大桥(左为老桥右为新桥)原六两河辖地上,六化建总部大楼已竣工使用。
史台村
史台村,六两河沿村北而过,东临东津镇孙王营村和中楼村,西为六两河村,南为田寨村。包括史家台、窦台、杨家台子、柳洪湾、新街及范家庙等自然村(居民点)。称“台”是因过去村庄建在土高台上之故。村委会驻史家台,故称史台村。
当地史姓宗派为:占再庭有祥,道德传忠厚,本立庆鸿章,楚国长兴盛,广发文才人。窦台窦姓宗派为:元德光明显,全新玉华天,先义实登绪,立大贵相乾。
柳洪湾是因村庄北傍唐白河(六两河),为防河岸崩溃,河边种植有柳树而得名。
柳洪湾有刘、朱、周、彭、胡、王、侯、史等姓,以刘姓居多,原址位于今鹿门大桥(新唐白河大桥)南岸西侧。
据说,柳洪湾刘姓,祖居山西洪洞县,系汉昭帝刘弗陵后裔。近祖在明朝穆宗年间,移住襄阳双沟东樊岗,后落户刘大湾。两百多年前,一宗移居柳洪湾。此刘姓宗派为:正大光荣,耀祖全家,福禄增祥,道义书华,章宏恩泽,海宇安康。
范家庙,是因范姓捐款,在此地修建了庙宇之故。
村中老人回忆,范家庙当年规模大,年代久远,庙前曾有一白果树(银杏树),需八人才能合抱。新中国成立后,庙宇被拆,树被毁。
范姓宗派为:相润为均,克明伦常,家道必昌,儒有佑光,世纪满堂,延长瑞贞,鹏成伟畅,正大安泰,仁义德彰。
新建的东津世纪城,在原史台村、田寨村辖区。
位于原史台村、田寨村辖地新修的浩然河西岗村
西岗村位于六两河(老)桥南,襄洪公路穿村而过。其北为六两河大桥,东临田寨村,南靠东津镇陈坡村,汉江濒村西而过。有西岗(又称吴家嵻)、南岗、唐家营、屈家寨、魏家岗、贾家岗等自然村(居民点)。因村委会驻西岗,故称西岗村。
吴家嵻(土康),过去有吴氏宗祠。
拆迁时,曾挖出一魏姓宗族碑,此碑现移立于东津彭庄公墓内。所立字派为:金玉其相,邦家荣光,恩和义礼,大正伦常,道德久远,诗书通详,有维贤哲,万年永昌。此外,此碑还记录有此魏姓过去有把总魏焕堂、监生魏文荣、痒生魏绍元等情况。
年9月,王河设乡。年5月六两河大桥通车,为方便交通,修建了西岗村通往王河的公路,叫“西王路”。路线与正修筑的襄阳东西轴线基本一致。
襄阳市商务大楼、规划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图书馆,都在原西岗村辖区。
位于原西岗村辖地新建的市图书馆田寨村
田寨村位于西岗村东,其北为六两河村和史台村,东为东津镇中楼村,南为东津镇刘店村。原西王路穿村而过,有高山坡、田寨、冯家寨等自然村(居民点)。村委会设在高山坡,但因田寨居民点村民较多、村庄较大,故称田寨村。
田寨村南边的狭长地带,过去是一片水面,为七里湖。
过去为避匪患、水患和战乱,田寨和冯家寨筑有土寨。
襄阳市三中、医院(东津院区),建于原田寨村辖地。田寨村东的鹿门大桥(新唐白河大桥)、鹿门大道(外环东线)已建成使用。
位于原田寨村辖地的襄阳市三中体育馆*沙垴
*沙垴位于唐白河与汉水交汇口东岸,隔水北与张湾镇相望,西与鱼梁洲相望。因地势高,*沙多,故称*沙垴。“垴”表示地势较高。
*沙垴还有*山垴、皇上垴(皇上佬)、*鳝垴等的说法。过去,这里流传有一句顺口溜:“*山垴儿出皇上,乔家营出娘娘”,不知有何传说。
咸丰十一年()前,唐白河在今张湾的流向:杨庄——温哥华小区——襄州站(铁路)——园林小区(小张湾)——钻石大道——光彩大市场——清河三桥(汇清河折向南)——清河口(白河口,新打洪)。(用村庄叙述:经杨庄、小张湾、田湾、曹湾、陶家湾、云湾,在清河口一带与清河交汇。)
咸丰十一年()涨大水,唐白河改道,从今洪山头、六两河,至*沙垴处入汉江。
*沙垴因唐白河北来在此入汉,故又称“白河嘴”,汉水沿鱼梁洲西来与六两河水汇合后折向南,沿鱼梁洲东边南去,在*沙垴形成了独特的“三江口”景观。
规划中的襄阳大剧院、襄阳塔、孔明塔等在*沙垴。
规划中的襄阳大剧院襄阳塔如今的“四村一组”,为东津新区核心区,依托濒临汉江及唐白河的地势,秉承襄阳拥江发展的态势,打造襄阳都市区的中心区。核心区由商业金融、商务办公、行*办公、文化创意乐、生态居住、配套服务等主要功能构成。
目前,路网纵横、高楼林立、现代化新城雏形已经显现。不久的未来,这里不仅是东津新区的中心,也是襄阳市的中心,还是襄阳辐射汉江流域的新中心。
民国时期的襄花路和鄂北公路
襄(阳)花(孝昌花园)路东段,襄阳至枣阳县境,由张联升向商绅募款修筑。起自襄阳东门,过渡汉江,经东津、打伙、孟集、张集、杨庄达枣阳县境。此段是沿旧有大道略加培修,于民国十三年三月修成通车。
民国十七年()七月,襄花路列为省道,易名为鄂北公路。此时,因东津渡口不便过渡,改由樊城经张湾过滚河、双沟,达枣阳。
年4月,日本侵略*沿襄花路侵犯鄂北,此时战火纷飞,清河、滚河等桥涵也遭破坏,加之沿线群众废路为田,公路几乎名存实亡。
据民国时期地图标注:鄂北公路东津段路线大致为:王家河——史台——新街——六两河——*沙垴——张湾。
(杨立武朱家红陈春梅程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