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为探索省级媒体*组织和县级媒体*组织在*建工作、媒体融合、*媒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大局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铜仁办事处*支部与江口县融媒体中心*支部开展支部联建,以活动联办、项目联承、队伍联培等创新联建方式,双方结成命运共同体,共享联建成果,创新探索*媒基层*组织融媒体队伍建设模式,进而推动和提升媒体基层*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首次支部联建活动中,两支部开展了同题采访大比拼、大比赛活动,聚焦江口脱贫攻坚、农村产业规模、城市建设等内容。今天,我们推出系列报道之《昔日处处烂田坝今朝新城逐崛起——江口何以乘风破浪六十年?》,敬请垂注。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周济、江口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武志亮、李沙,在旧城棚改区指挥部采访
??“我刚来时,这里到处都是烂田坝。没得一条像样的路,哎呀,老火得很。”顺着李验焚老人手指的方向望去,灯火通明,大厦林立,田坝早已销声匿迹。
??年,23岁的李验焚只身来到铜仁,在思南中学任教一年后,便调往江口中学,落户江口,至今,已有60多年了。
江口县80年代县城
??60年,一个甲子,对于人,是大半生;而对于一座城市,却是弹指一瞬间。在这一瞬间,江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形势严峻,地处贵州山地深处的江口更是贫穷落后。
??彼时的江口,破旧的小木房、狭窄街道、街上偶尔有一辆马车,就连江中,也是解放前木板搭建的教学楼,沙土混合的篮球场,周围坡坡坎坎……据李验焚讲述,当时好些老师没有住处,只能搭木板与学生相互挤挤。
江口县80年代县城一角
??教学环境恶劣,百姓条件更艰苦。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候的布匹最为可贵。作为家里年龄最小的孩子,小儿子理所应当穿上了老大、老二、老三,甚至是老四轮流穿过的衣服裤子,破了就补,补了又补。
??六十年代的江口,道路交通与小儿子腿上的裤子一样,坑坑洼洼。没有公路,也没有汽车。每次去铜仁开会,都要花8个小时在路上,乘坐的钢炭车摇摇晃晃,中途要修理好几次才能到达目的地。
江口县旧城棚改区,印象江口项目施工现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梵天净土。八十年代末,江口迎来曙光。人民住上了砖砌的平房,老肉行的肉也飞上了寻常百姓的饭桌,石沙铺就的道路也变得平坦,李验焚去铜仁开会也只需要两三个小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时的条件已经跟不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应时代呼声和城市的发展需要,江口历届县委、县*府对城区的街道、交通、绿化,以及城市建设不断扩大,特别是旧城区的改造,更是加大了力度和步伐。
高空俯瞰江口县城,一幅山水园林美景(江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以前没得公园的时候,我就在城头到处走走,现在每天早上都要去公园走一圈。”除了旧城改造,近年来梵净山公园、狮子山公园等10多个城市公园拔地而起。
??曾经不足3千米长的城市道路,到如今的环城西路、梵净山大道、象狮大道;从1.4平方公里扩展到9.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面积;从“靠天吃饭”到凯德特色产业园区、坝盘龙虾小镇、骆象省级茶产业示范园区……人民生活、致富增收、城市建设日益向好。
江口县城江城国际,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傍晚时分在广场休闲和跳舞
??短短六十多载,江口一改以往的烂田坝旧貌,发展成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这除了依托自身优势外,更离不开数代人的努力。(江口县融媒体中心李沙)
监制
李鹤
总编
肖剑
主编
*界吴雪萍
编辑
武志亮韦彩妮
投稿邮箱:jkxrmtzx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