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214.html绶溪笔会征稿启事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题记
那一碗浓汤“江口卤面”文丨陈华斌
本文发表于《莆田作家》,
△江口卤面插图丨啦啦娘
一个人的家乡,在他的锅里。
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难以言说的魅力。普通的食材,经过不同人的制作,倾注的情感不一样,其味道也会千变万化。
在莆田,说起美食,一定会提及卤面;说起卤面,就一定会提及“江口卤面”,这,似乎已成为莆田的一个美食符号。
卤面,是莆田一道传统美食,以江口卤面最为出名。正如李渔所说“食以人传者”,一代代的口耳相传,卤面,已成为莆田人各种宴席上必备的一道硬菜。
一碗江口卤面,看似简单,却有不少讲究。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高汤和配料。面筋要有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要挑选最好骨段,汤汁才浓香;最关键是配料,牡蛎、蛏、五花肉、香菇,虾干、干贝,韭菜是必备的;之所以叫卤面,因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这样炖出来的面才浓稠入味。
江口卤面是有“地方感”的,人类学家称地方菜为“小传统”,这个“小”字体现历史性、传统性,说明“小”背后的大文化。
江口卤面,与地域生态、历史及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卤面的佐料很多,每一种食材都不可或缺,但好吃与否,海鲜是关键,这是卤面的地域生态。江口地处九里洋平原,木兰溪、萩芦溪横穿入海,这里的海产最是富饶丰硕。江口蚮、哆头蛏,远近闻名。地道的海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卤面的那份鲜味。
说起历史,据传,江口卤面起源于江口名厨陈侯英,其在江口须街开一家叫“双龙香”饭店,以独特的卤面技艺名扬江口。解放后,因江口水陆便利,客商云集,一时间各地卤面食客纷至沓来……
谈及“传统”,卤面技艺,通过代代传承,弦歌不绝,现在,江口乃至莆田的厨师大都能掌握卤面的烹饪技艺,打着江口卤面招牌的店铺遍及莆田、省内外,乃至海外。但唯有江口当地名厨的卤面功夫才算最正宗的技艺。“江口卤面”现已被列入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莆田美食的一个传奇。
每道菜的背后,都有情感的节奏。任何的食物,都不能用“好吃”和“不好吃”简单地下结论。一道菜即使再简单,一旦经过情感的摩挲,就会有了绵绵的时光记忆。
在江口,人们记忆深处的卤面,更多的是家的味道。
卤面是江口家庭主妇的看家本领。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乡下人家煮面条,食料大都简单,但还是有讲究的:面条是用刚收成的小麦等价交换,肉一定要带皮的五花肉,韭菜要自家种的,蔬菜要用当季的包菜或大白菜,大白菜甜,包菜脆,各有千秋。买不起海鲜,加一把小虾米,海味就有了;买不起海蛎和蛏,有一把淡菜干,就是奢侈;若能再加上“土*”汤当调料,那便是人间美味。过去,江口人称家常卤面为“煮打面”,那才真正是家的味道。
听过这事:一位祖籍江口的老华侨,回国后定居厦门,每周都会驱车从厦门到江口,直奔街上的一家卤面老店,往返近两百公里,只为一碗卤面,乐此不疲。一个周末,老华侨如期而至,店老板精心给这碗卤面加上蟳子、小章鱼、鲍鱼等高档海鲜,以表达这份感动。没想到,老华侨看到这碗特殊的卤面,不动筷,情绪激动地说,这不是沙茶面嘛,这些海鲜我在厦门一样可以吃到,何必赶来江口吃呢,我要吃的是传统的江口卤面啊。
每一道菜都有情感。一道故乡的美食,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共同记忆,也是游子远行的乡愁行囊。回味一道菜,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吃。
-END-
△作者简介:陈华斌,中职教师。写作感言:“我们感怀的从来不是真正的故乡,而是故乡上流淌的童年和青春……”
延伸阅读
看露天电影
江口性格
秋日的江口,水做的城
故乡的记忆
乡村社戏
家乡的那一片相思树
本期责编:踏浪丨排版:小佐
↓这里不喧哗,只为给你一片宁静。感谢你的点赞、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