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由圩镇全景
“先有龙下渡,后有石城院。”让人想起“先有南桥岭,后有石城院”的典故来。
年代久远,很多事情已经无法考证。龙下渡、南桥岭是否先于石城县的产生姑且不论,但流传千年古语中的这两处地名,一为陆地一为水路,恰好与客家人迁入石城的两条线路相吻合。客家人南迁溯赣江而上,进入石城的第一个渡口便是龙下渡。随着时代的发展,龙下渡早已没有了千百年前的那份喧嚣。水坝河陂将昔日的航道截成一段段的河库,蜿蜒的公路让人们远离河流。而“渡改桥”更是让龙头村最后一艘渡船,悄然撑进历史。
水韵大由美景多。琴江在大由“集大成”并出境。从高处往下看,琴江河随着山形地势,勾勒出一段段曲曲弯弯的大样,清粼粼的河水与河边稻浪荷花相映衬,加上鱼翔浅底的动感,一幅幅美图遂旖旎于这片土地之上。王沙水南一带景致别样,那河畔稀疏的树林,掩映着大片大片草地,为户外爱好者驴行之后,增添了不少轻松浪漫气息。
古韵大由故事多。古柏古松古祠众多的潘氏聚居地罗田,既流传着咸丰年间“尖刀会”的传说,又有苏区时期石城第一个*支部旧址。而作为古道与水路上的一环,蓝田、王沙、大由都有着大量走汀州下赣州的掌故,堰塘岩、姜家寨、八卦顶虽然不高,若能开口回忆历史,不知那些“长毛”的故事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版本?
所谓历史,不仅写在历史书上,也书写在乡人每年固守的民俗活动中。“濯龙蛇灯”传承千年,乡民们传承的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各村可见汉帝庙、七郎庙,寄托的是人们对汉高祖、杨七郎的崇拜,又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原、正统、忠义、根本”这些没有写进历代正史的民间史。
河斜村:“乌石仙人”下,“大陂”“河斜”
“畲”命名的行*村,罗畲、大畲和河畲。在口语中,三个“畲”还都念着“qia”的土音。但在正式的公文和新修的地方志中,罗畲被写成了罗溪,河畲写成河斜,只有大畲相沿未改。
乌石仙“畲”的古字为“輋”,或竖写组合“山大田”成一个字。在石(城)宁(化)交界的龙华山顶寺,我们见过“大輋”行文于一块清代碑刻之中。石城曾是古畲民繁衍生息之地,这三个以“畲”命名的村子,应当和畲民多少有些关联。
古门廊:“富春流芳”
7月18日,行走河斜。畲人的痕迹是找不到了,抑或因为我们的无知,即便残存些蛛丝马迹也只能失之交臂。不过,还得感谢这个“輋”字给了我们一些遥远时光的猜想。能将河斜带得更远一些的,除了这一“輋”字,还可以找出古老的两祠、两亭和两门额。两祠是竹山的严氏宗祠和古*的廖氏宗祠,两亭是合江口的焕秀亭和大湾的无名亭,两门额是瑶坪的“富春流芳”和竹溪的“义以为尚”,它们建设最早的在雍正元年(年),最迟的在民国十七年(年)。
在行走河斜的路上,我们断断续续地说着文化的话题,也在努力寻找属于河斜的文化。这些残存的时光碎片,能拼出一张河斜的文化地图么?
王沙村:秀美王沙埠,神奇堰塘岩
大由王沙,有块好大的河滩绿地,原生态貌,可称为“伊甸园”。因以诗云:
琴水潺湲萦玉带,平滩百亩任欢游。
如茵碧草野花缀,似伞香樟小鸟啾。
可见牛羊餐鼓腹,亦闻男女放歌喉。
沿江浦地知多少,不及王沙独特优。
堰塘岩风光
堰塘岩位于琴江之南、王沙东北,丹霞地貌,峰岩奇异,百态千态,美不胜收。特口占四句曰:
丹巘披葱绿,青螺入绮章。
天生云洞异,翠嶂影琴江。
其中,“堰塘岩寨”奇隽特异,故以韵句纪之:
斫棘撩云到堰塘,神奇岩寨谷中藏。
峭壁横开多洞穴,木桥石径接成房。
筑墙设垛修工事,营门堵口面琴江。
谷中结寨多奇特,草莽逞雄持异方。
弥谷乌烟消散尽,自然呈现好风光。
五猴聚会传神韵,三瀑叠悬呈靓妆。
昔日风雷遗迹在,来年有助旅游昌。
堰塘岩山谷有三道立泉,甚美。题《咏三叠泉》小诗以赞:
三层玉练挂丹岩,龙吐璇珠撒碧潭。
水乐遏云传岭谷,观奇何必上庐山。
濯龙村:琴江绕村成濯龙,蛇灯闹春祈兴隆
琴江是一条由北而南的河流,到了屏山之后略向西拐,过了屏山就几乎完全变成东西之向。缘于琴江的这个右转,大由的水南、濯龙、王沙等地得承其泽。
濯龙蛇灯
濯龙因其水势蜿蜒而得名。或许正是肖其蜿蜒之形,濯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蛇灯灯会。每年正月十五晚,由较早定居濯龙的杨氏人起头,敲锣打鼓前往村中的江东庙,向全村发出灯会的信号,然后回到杨氏厅堂,搬出早已准备好的灯具,领衔出发。岭背、丰火、新屋、伊家、上张、上屋、屋背、下屋、下村、陈家、中村、下新,一路走来。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取出精心制作的灯具,依次接续在灯队的后面。队伍越来越长,场面越来越热闹。灯队在江东庙绕行一周,称为“箍庙”,求一方富足平安。走到学校,灯队举行花式表演,称为“打八仙”,祈一方人文昌盛。一夜鞭炮长鸣,烟花不息,蛇灯把濯龙人联结在一起,花灯挥舞,村民尽欢。
农历六月初九,行走濯龙。虽然未能亲眼目睹灯会的长龙,但在家家户户的厅堂里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灯具,可以想象蜿蜒夜行的景象。我们相约,明年的正月十五来看濯龙蛇灯,不见不散。
来源/赣江源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