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话说临江口
TUhjnbcbe - 2021/7/6 17:30:00
在应城城区南八公里处,有一座古老的集镇,它虽名不见经传,但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应城南部湖区最为久远的古镇之一,它就是临江口。临江口濒临应城母亲河——大富水河,其发展和兴衰始终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江口的发展史和兴衰史,与应城南部湖区沧海变桑田的变迁史、大富水河由“害水”变“易水”的治理史一脉相承。临江口的得名与“水”有关。大富水河发源于随州大洪山白龙池,汇涓涓细水成溪,集汩汩溪流成河,蜿蜒曲折,跌宕起伏,至京山绿林镇渐而成势。经京山三阳、宋河、罗店等乡镇后,流入应城境内。在应城西河古渡下游近20公里处,大富水河与张长港、肖家畈、梁湖等大小湖汊相连,河宽水缓,青树翠蔓,过往船只多在此歇息,渐成集镇。集镇随着时代的变迁,几经易名,先有“临港口”之称,后有“临江口”、“临江”之说,现为“沿河村”,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临江。张长港在此处与当地湖汊相连,故得名“临港口”。其实这里没有江,取名“临江口”,一是集镇位于河湖的连接口,二是当时此处的大富水河的确有大江大河的气势。临江口原居民沿“水”而来。根据氏族谱记载,洪武二年(公元年),“江西填湖广”中,原居民从岳阳沿长江入汉水,再经天门河(今汉北河)进老县河,到此繁衍生息,距今有余年的历史了。据集镇上的老人回忆,民国初期临江口有明代古屋数间,最后几间毁于年冬的一场大火,其遗址至今还能辨出一二。“临江口,叉子街,青石板,铺南街,*条麻石当铺街,石墩木屋两边排,家家户户做买卖”。流传至今的歌谣是临江口昔日繁华的真实写照。古街宽近一丈,长百丈有余,街心铺满石板。古街呈“Z”字形,一条小巷将古街分成了南、北街。南、北两街先后分建,先有北街,后有南街。南街河堤坡面平缓,适宜大小船只靠岸停泊。为了方便人们出行,这里先后建起三座用青石板铺成的码头,码头深入河心,宽约一丈,商家和行人挑担也可以从容穿梭。现存的一座码头基本完整,依稀可见当时人们忙碌的情景。北街坡陡,不宜兴建码头,聪明的临江口先贤就在北街沿河建起了许多吊脚楼,丰水季节,这里就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过往船只停靠在吊脚楼下,人和货物随跳板上下,出入非常方便。南街街心铺满青石板,故俗称“青石板街”。北街的典当行生意兴隆,街心铺设的是*色麻条石板,故北街也叫“当铺街”或“*石板街”。临江口居民靠“水”而繁衍生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使古街逐渐繁荣兴盛,“家家户户做买卖”名副其实。一百三十余户的古街,集鲜鱼行、莲藕行、整米作坊、树行、染坊、肉案、杂货铺、槽坊酒肆、白案勤行、豆腐馆、中药铺、手工作坊等于一街,店铺鳞次栉比。家家顾客盈门,户户生意兴隆。白天,商客渔民摩肩接踵;晚上,街灯渔火彻夜通明。临江口和栎林头是应城当时最大的两个“水货”市场。在应城南部湖区,淡水鱼资源丰富,莲藕、菱角及芦苇、蒲草等水产品物美价廉,大批的“水货”在这里上岸交易。河中渔船穿梭不断、水花四溅;河岸商船首尾相接、桅杆林立。各种方言的呐喊与鱼经纪的吆喝此起彼伏,讨价还价中不失气度和雅量。鱼行最为热闹的时候是早市和夜市。早上,街市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十里八乡的居民前来赶集,或用自家的多余之物换取所需,或提篮挎兜购买日常所用。晚上,贩鱼的挑夫挤满了码头,致使河岸上的人们举步维艰。贩鱼这一行当除了身强体壮外,其实还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会与鱼经纪打交道。与鱼经纪交好后,可以最先拿到价廉物美的鱼品,甚至还可以赊欠。其次,要会保鲜,鱼贵鲜活。有经验的挑夫会用河湖里的牛尾巴草或扁担草一层一层地覆盖在鲜鱼上,保持水分。再次,要会挑选扁担和系绳。硬度适中的桑木扁担富有弹性,可以减轻挑夫负重。苴麻编织的麻绳坚韧耐磨,见风即干,轻便好用。更为重要的是步伐与呼吸,老道的贩鱼挑夫日行百里,健步如飞也不觉得累。装满各种各色鲜鱼的浅口箩筐层层叠叠,和着挑夫均匀的步伐和平和的呼吸,在鱼贩挑夫扁担下起伏。八条麻绳和桑木扁担随着挑夫的步履发出“吱呀吱呀”声,悦耳动听。鱼贩挑夫夜行晓卖,赚的是脚力钱、辛苦钱。临江口的鲜鱼产品性价比高,不少从宋河等大富水河上游来的“活水船”在此贩买大量鲜鱼回乡,第二天当地的早市上就有了汈汊湖、肖家畈、龙赛湖、老观湖、天鹅垱、东西二汊湖、梁湖的各类鱼产品。菱角在当地极为盛产,是人们最为喜爱的季节性“小吃”食品,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特别是肖家畈的菱角,皮薄肉厚,脆甜生津,倍受当地人喜爱。每逢湖区菱角上市,古街上的人群络绎不绝,好不热闹。持久而兴旺的“水货”市场不仅给临江口的人们带来了一时的富足,也让这里的各类民生行业逐渐繁荣、壮大。街上商铺林立,作坊比比皆是。民国年间,有名的商铺先有“大中和”“德顺和”“祥兴”,后有“彭凤记”“小中和”等。传统的儒家思想如经年不息的大富水河一样,对临江口影响深远。明朝天顺五年(),街上的有钱人家就开始办起了私塾学堂,至晚清民国时期,街上氏族开设的私塾有好几家,私塾以“冬学”和“长学”两种形式教学。“冬学”于冬至开课,次年麦*散学,学生多为贫寒子弟,以识字为主,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四言杂字》等。“长学”为常年授课,学生多为有钱人家子弟,教授《幼学琼林》《诗经》《左传》《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民国二十三年,私塾取缔后兴起新学,街上陈氏绅士振均先生发起建校,接受新学。校址设在现临江小学处。新中国成立初期,*府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为完全小学,是应城的五所完全小学之一,为第三小学,湖区渔民和周边居民的子弟开始在临江口上小学,接受新式教育。应城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范毓彪、应城一中老校长*秉尧等曾在此任教多年,为湖区的教育做出了贡献。在应城西河中学(应城一中的原名)全县招录新生中,临江口先后有三人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府嘉奖,他们分别是陈天明、李发清、陈耀明。临江口的民俗文化时刻与“水”相依相随,以其独树一帜的地域特色,享誉应城,名扬荆楚。划龙舟是应城湖区传统的节日民俗之一,几百年来,被临江口人演绎得精彩绝伦。每逢端午节,这里都要举行龙舟比赛的,丰年更是热乎。有时以氏族为单位组队参加比赛,有时南街、北街商铺组队对垒;有时还与湖区其他乡族龙舟队竞发争流……,这一传统一直得到传承,且更具生命力,在年孝感市举办的第一届龙舟赛上,临江龙舟队代表应城参赛,获得佳绩。逢年过节是临江口最为热闹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们摇船驾桨,涌入古街赏灯看戏。商铺家家挂花旗、设香案、摆供品,张灯结彩,作标示庆。街南的戏楼人头攒动,热火朝天,台上锣鼓喧天,台下秩序井然,轮番上演《翠花女检过》《四下河南》等戏曲,戏文唱词让这里的人们清楚地明白了真善美、假恶丑。看完南街戏楼里的楚剧,河中彩船上的天沔花鼓戏也开锣说唱了。从竟陵过来的花鼓艺人以彩船为舞台,其特有的表演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尽情渲染着众多观众的情绪。彩船里丝竹莺语、衣香鬓影,两岸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临江口的“大戏”一般在正月初开锣,一直唱到元宵节。同时上演的还有“沿街”等街头艺术,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采莲船……,“沿街”活动场面盛大,大人兴高采烈,小孩喜气洋洋。农历七月半,古称中元大会,也是祭祀**和先人的日子。临江口人对祭祀活动极为虔诚,白天,家家剪纸贴花,焚香化纸,许多善男信女买来活鳖老龟、红鲤*鳝“放生”,以求善报。夜晚,泊岸客船的桅杆上灯笼摇曳,河中的小纸灯随波逐流,渔船上的梆子声和着木浆的划水声,让河面显得格外静谧而深邃。月半临江口的夜景真是天上明月如圆镜,河中渔灯映倒影,宛如仙间世界。临江口的小吃非常有地域特色,最为有名的是鳝鱼米粉。新鲜鳝鱼,用清水桶养半月有余,目的是让鳝鱼吐出污秽和泥鲜,在独特的制作方式下,鳝鱼米粉香脆悠长,汤鲜味美,让人回味无穷。其次是金刚雀(又称煎干奇),金刚雀是一种用面粉制作的小吃,或形如麻雀,或六角花状,炭火烘烤后金*逼眼,手感坚硬,脆香味甜,入口即化,老幼喜食。偶尔街上“金刚雀,一块钱一个”的吆喝声,还能勾起临江老人们对童年时代的追忆和乡愁。除此之外,临江口的小吃还有马家的饼子、邬家的油条、张家的剁粑……这些流芳于古市镇的小吃,现在渐渐淡忘在消逝的时间中了。临江口的手工业比较发达,特别为人所傲的是吴应福铁匠的镰刀。吴铁匠的镰刀刚柔相济,经久耐用,无需磨砺,吹毛断发、削枝如泥,曾是临江口的品牌,遐迩闻名,远销汉川、天门、云梦、孝感等地。临江口古街的建筑处处体现出人们与“水”斗的智慧,弥漫着荆楚建筑文化的气息。为了抵御不期而遇的洪水,这里的房子用青石打墩,碗口粗的木料立柱、穿梁,薄杉木板隔间,卯榫相合,不用砌砖围墙,整座房屋也纹丝不动。古街的房屋经受住多次洪水的侵袭,哪怕是年应城历史上罕见的洪水,也没有一间坍塌,可见坚固无比。每当汛期来临,流经此地的洪水波浪汹涌,爬上码头、翻过河堤后,整个古街就成了水城。面对满街的洪水,司通见惯的居民不惊不慌,或淡然地在家搭起水阁,坐等退水;或悠闲地划起小排,在街上走家串户。古街建筑的装饰也比较讲究,雕梁画栋,斗拱翘角,精美别致。屋檐阔朗,飞禽走兽镶嵌其间,造型典雅。屋檐下的青石板块块相连,在繁华的街市中,被川流不息的脚步打磨得锃亮耀眼。房屋的结构或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库。沿街面皆是轻便的活动杉树木板门,大门一侧的面墙上设立有约三尺高的柜台。白天,拆卸门板,整个前厅就是一间商铺,井然有序的各类商品一览无余;打烊后,关上门板,打开面墙柜台,生意也不耽误。富裕的商铺纵深达十丈有余,设多个天井。“大中和”的商铺设了四个天井,前后五层,一般商铺的房屋至少有一个天井。今天的古集镇虽说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那些历经沧桑的老房子,还在向来人述说着古街的变迁,静待着修复和保存。临江口古集镇虽小,但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古集镇上一百三十余户人家,二十六个姓氏,千余人口中最多的是陈姓,其次是李姓、吕姓等,居民久住成族,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家家都经商,户户有买卖,或行业相同,或买卖相近,遇到货品不全时,还能互相调剂,以解他人燃眉之急。“陈家断官司,‘中和’平纷争”至今还传为佳话。陈家读书人多,街坊与他人打官司,每每找陈家人拿主意、写诉状。邻里之间有纠纷时,都愿意找“中和”的老板斡旋,往往是调停人拿出钱财来息事宁人。古街上近代最为有名的人物是陈振均(字,烈侯)。陈振均父亲是清朝武举人,其本人是清末秀才,清末以优异成绩考入“两湖书院”,后留校任教。在“两湖书院”与李范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胡宗铎(国民*府湖北省**要员)等人交情笃深。后在胡的荐举下,陈公历任民国*冈、汉川等地县长。任职期间,陈公勤勉奉公,革旧布新,治理有方,获得好评,在汉川任县长时,桑梓情深,帮家乡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年陈公在临江口叶落归根。星移斗转,沧海桑田。随着大富水河改道和湖区改造,临江口水上交通要道的优势和功能渐渐没落,直至彻底丧失。三面湖泊变成万亩良田后,临江口的鲜鱼市场有场无市。沿应天公路兴起的新街替代了沿河老街,成为新的闹市。只有那见证了古街兴衰历程的石码头、青石板,还有那些古韵犹存的旧房屋,能回答人们对古街文化、文明的拷问和追寻。历史不死,辉煌再造。今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临江口的市井文化被召回并焕发生机,修旧如旧的街景和怡人致胜的新貌,广受游客青睐和赞誉,临江口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人们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临江口这颗昔日之星将会熠熠生辉。作者:陈普明本文修改版原载于《应城史话》应城微讯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临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