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和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渝东南民族贫困地区访贫问苦、定向导航,给予我们强大动力、极大鼓舞。陈敏尔书记两次深入黔江视察、三次专题研究渝东南地区发展,赋予黔江“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新名片。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纳入*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部署,黔江在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更加突显。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黔江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三区建设”,总体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正阔步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6.1亿元、年均增长4.2%,市场主体突破5万户,科技创新指数达到34.4%,万人发明专利量2.12件,金融机构达到56家,重庆OTC挂牌企业40家,银行存贷款余额.6亿元,保费收入54.6亿元,均处于渝东南首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7%,外来就学、就医、消费人数占比分别达到17.2%、30%、30%,获评“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全面开工,黔张常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黔恩高速公路、黔石高速公路黔江段建成通车,黔江(武陵山)机场开通航线15条。黔江海关、渝东南成品油储备中心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功能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城市道路.4公里、停车位余个、雨污管网.4公里。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公里、人行便道余公里,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公里。建成老窖溪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30个乡镇(街道)天然气供气站和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黔江不断彰显。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区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户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为全市及武陵山区首批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区县,建成全市最大的李家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批“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样本区县”和中国扶贫交流基地。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天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以上,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显著成效,争取各类*府性债券资金.9亿元,化解*府隐性债务79亿元,国企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有力,部分重点民营企业债务风险成功化解,银行业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
——“八项行动计划”三年任务总体完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成效明显,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国家级“双创平台”5家。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分层分类试验示范体系取得明显成效,72个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有力有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有序推进,7个专项和22项重点任务全面铺开,人才队伍建设量质并举。区域性对外开放高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际商标注册实现“零突破”,成为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要节点城市。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强力推进,累计投入财*资金亿元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5%以上,滚动实施15项民生实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成效显著,黔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三区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强区稳步实施,三磊玻纤、通威新能源等一批重点企业建成投产,“四大产业园”和“6+1”产业体系持续完善,获批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旅游大区强势迈进,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品牌景区打造走在全市前列,荣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名区”“全国首批生态旅游胜地”。城市靓区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并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区”,建成国家级卫生乡镇3个、市级卫生乡镇15个;老城北部环线、舟白复线隧道、正舟路拓宽工程、新黔大道等一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分类、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两违”整治等城市管理行动扎实开展,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社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年均增长8.6%、9.8%。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累计配租公租房套,发放租赁补贴万元。社会事业成效明显,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社会救助、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普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稳居渝东南首位。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医院黔江分院挂牌成立,医院建成武陵山区最大的“医养综合体”。成功打造《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家》等创作基地,文学作品《永远的完美》荣获“冰心散文奖”,原创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走出国门,黔江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向国家队培养输送运动健将15名,参加国际比赛获8金6银3铜好成绩。社会治理成效显著,“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完成,法治*府建设推进有力,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C组团、缇香郡等长达近十年的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全市唯一连捧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的区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牢固坚定。坚持*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的*治建设贯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累计提请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重大事项余项。建立“六个不过夜”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府系统*治判断力、*治领悟力、*治执行力,坚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注重在经济发展一线锤炼干部,着力锻造讲*治、敢担当、懂经济、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全区*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队伍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各位代表!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黔江建区20周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历史罕见的汛情、错综复杂的世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委市*府和区委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战疫情、战复工、战脱贫、战洪水,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高出全国1.6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增速全市排名14位。
一年来,主要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抓大战大考决战决胜。全力战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建立“1+12”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抓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力承担起片区定点救治任务。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基层一线人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应急保供企业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运输司机、物业员工等普通劳动者默默坚守岗位,广大市民自觉宅家抗疫,全区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成为全市首批6个“低风险区县”之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主动。全力战复工,及时出台10个方面、45项*策措施应对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化解困难问题件,减免税费4.2亿元,兑现产业扶持资金4.7亿元,全区工业企业开复工率%,新发展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17%,各行各业全力以赴抢时间、补损失,全区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常态。全力战脱贫,以“十大专项行动”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深化扶贫协作,47户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全力战洪水,投入资金1.2亿元、人员人次,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0万余人次,实现因灾“零伤亡”。在应对“四战”、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从基层干部到人民子弟兵,从城市建设者到志愿者,从古稀老人到“90”“00”后,全区各族人民凝聚起了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英雄,我们给广大市民点赞,向全区人民致敬!
(二)抓农业产业高效发展。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力,生产粮食23万吨、蔬菜33万吨,出栏生猪65万头。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种植烤烟2.5万亩、产烟4.1万担,成为上海烟草集团、湖南中烟、河南中烟的优质烟叶定点生产基地;建成立体农业基地15.3万亩、水产养殖基地2.6万亩、中药材基地3.8万亩;产茧6万担,产量连续10年居全市第一,获评“中国蚕桑之乡”。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茧丝绸全产业链合作项目加快推进,万头生猪农业产业园、深水鲟鱼绿色养殖项目开工建设,渝东南首个中新合作示范项目—毅鸣·绿雅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正式签约,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65个。
(三)抓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骨干企业运行平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黔江卷烟厂实现产值62亿元,创历史新高;玻纤短切原丝毡、双河丝绸二期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黔江卷烟厂易地技改、五福岭风电场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蓬江食品等6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市级高新区创建提速推进,新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企业90家,繁星众创空间成功在科技部备案,引进市级以上科技服务机构或分支机构23个。要素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新建天然气管道公里、5G基站个,改造城乡电网公里,80万吨铁路散堆货场和天然气储备调峰输配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四)抓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旅游业实现蝶变,濯水景区如愿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官村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项目启动建设,濯水非遗美食城开街运营;成功举办“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中国山马越野系列赛等品牌节会赛事活动;成为首批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清新黔江—吸氧洗肺之旅”入选全国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商贸业稳步增长,新培育限上企业26家、限上个体入库52家;新引进麦当劳、喆啡酒店等品牌企业12个;入选年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立黔江鸡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区外“黔江鸡杂”连锁店家。金融业加快发展,创新发放全国首笔生猪活体贷、圈舍贷和全市复工复产首单存货抵押贷,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4亿元、增长14.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决策咨询、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
(五)抓改革开放创新。持续深化改革,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有序落地;“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务服务”成效明显;财*国资改革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全覆盖,国库集中支付全部实现电子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有力,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全面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取得积极进展,签约项目46个,协议引资亿元,到位资金20.3亿元;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10家,衡生药用胶囊进入美国市场,外贸进出口增速列全市第3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组建万元创业种子投资基金,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余万元。
(六)抓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官坝人行天桥荣获重庆市“市*金杯奖”,马鞍路、规划一路等项目完工投用,交通路老鹰岩、迎宾大道山羊坡等完成危岩整治;天坪、康居花园等17个公租房小区和黔州花园、祥龙苑等8个老旧小区完成升级改造,新开工商品房50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44.5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个,绿化裸露地1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0万余平方米,城市综合管理连续6个季度在渝东南、渝东北17个区县中保持第一名。乡村面貌明显改变,青杠至太极二级公路一标段、正阳至蓬东段二级公路、寨子大桥等建成通车,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公里,安装安全防护栏公里;改造卫生厕所户;完成14个乡镇集镇道路“白改黑”;完成农村房屋整治提升余户;濯水镇获评中国特色小城镇,小南海镇新建村谈家寨、桥梁村古枫寨获评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
(七)抓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老城沿线片区、册山老街片区等6个污水管网项目完工投用,新城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主体完工;城区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行*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新创建1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成固废填埋场和石会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河长制”纵深推进,完成城北水库等39个集中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全面开展污水“三排”、清理“四乱”专项行动,全区河库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区内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八)抓社会民生改善。织密民生保障网,15件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基本完成;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亿元,带动人就业;渝东南教育中心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学生占比达50.1%,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下降至0.06%,普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保持渝东南第一,北大清华录取2人,职教中心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渝东南医疗中心启动建设,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成投用,疾控中心整体搬迁,武医院项目有序推进,核酸检测能力达到13万人次/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日趋完善;配租公租房套,协议还房安置全面完成;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09亿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枫桥经验”黔江实践行动,扎实开展化解信访积案“百日攻坚”行动,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群众来信来访和到市、进京上访“四下降”,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5.4%,建成青少年普法示范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提升行动,强化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
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外事侨台、国家安全、民族宗教、退役*人、审计、统计、供销、保密、史志、应急、消防、邮*、机关事务服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科普、气象、地震、档案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十三五”时期,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市委、市*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安全,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发展方式转换期、遗留问题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我们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弘扬升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始终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直面困难、勇于担当,取得了产业结构稳步转型、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干部作风持续改善的显著成绩,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央的核心、全*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也是市委、市*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协委员,向各民主*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和*法干警,致以崇高敬意!向市级各部门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向在黔江投资兴业的企业,向来黔江工作的广大干部,以及关心和支持黔江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外部发展环境加速变化和自身发展矛盾问题的长期累积,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体量偏小,中心城市能级偏弱,产业支撑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府隐性债务化解压力较大,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弱项。*府自身建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黔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建成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遵照*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四届十次全会部署,我们编制了《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范例,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带动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区域协作发展示范区、公共服务高地、对外开放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把黔江建成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在支撑渝东南、联动武陵山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三宜共享、三生共融、三清共彰的“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发挥更加突出,经济总量和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放程度、国际化水平在武陵山区领先,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
“十四五”期间,重点从七个方面努力。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优势互补、产业协作,加快与成渝地区开展战略合作。全面落实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紧扣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围绕产、城、景“三融合”,旅游、教育、医疗“三集散”,宜居、宜业、宜游“三适宜”,全力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按照“新城做加法、老城做减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南北拓、东西连、中部优”,形成“一带两槽三核六片区”的空间格局,构筑“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居平衡、服务配套”的支撑体系,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以上。推动教育、医疗、商贸等资源要素向新城集聚,完善“五馆一院”等配套设施,推动新城更有品质、更有特色、更有效益。疏解老城行*功能,增强新城活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城宜居水平。加快交通节点改造,着力破解城市拥堵难题。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布局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科技型企业家,新增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50家,国家级“双创平台”10家。持续壮大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队伍,技能人才总量达17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比30%以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发展壮大生猪、蚕桑、粮油、蔬菜、水果等产业。持续推进“工业强区”建设,提升发展现代烟草、新材料、消费品、节能环保四大产业集群,打造亿级卷烟及配套产业、亿级新材料产业、50亿级消费品产业、30亿级节能环保产业、30亿级大健康制造业、20亿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围绕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全力推动城市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升级完善濯水5A级旅游景区业态布局,加快建设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做强“50A”景区方阵;统筹打造阿蓬江“一江两岸”生态文化旅游带,协同打造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争设武陵山旅游营销基金和重庆市旅游交易中心;将“两节一赛一剧”打造成为全市和武陵山区知名文化旅游节会品牌;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调整优化商贸布局和业态,发挥好优化区域市场作用,建设区域消费中心,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会展业,增强区域服务和集聚辐射能力,推动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争取设立武陵山绿色生态科技银行,争取3家地方性法人银行升级为二级分行,推动3家以上企业实现上市,实现重庆OTC挂牌企业60家以上。
(三)推动高水平开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升级,建成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开工黔江—吉首高铁联络线,力争开工万(州)黔(江)高铁、广垫忠黔铁路和云阳江口—龙缸—利川—黔江高速公路,推进黔张常高铁、恩黔遵昭铁路和黔江—务川、黔江—永顺、涪陵—丰都南天湖—黔江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构建“4高6铁”铁路网络和“1环8射”高速公路网络。完工黔江(武陵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培育航线20条以上,建设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建成渝东南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铁路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中心和公路物流中心,建设市级物流枢纽节点。围绕产业集群上下游开展重点招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积极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两新一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发挥黔江海关作用,设立黔江航空口岸和陆运口岸,谋划建设加工贸易区和综合保税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培育壮大外向型产业。
(四)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形成“一带、两区、三片、五轴、多节点”的高质量生态空间体系。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阿蓬江等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继续推进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治,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天左右,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95%以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倡导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高地。
(五)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公共服务高地。进一步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内;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实施“一心两地三区”工程,打造渝东南教育知名品牌,建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黔江中学建成市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新华中学、民族中学建成市级特色普通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渝东南第一,建成一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积极争取市内高等院校在黔江布局分校或分院。实施健康中国黔江行动,坚持中西医并重,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加快建设渝东南医疗中心,医院建成医院,医院,医院建成三甲医院,妇幼保健院建成三级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建成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建成一批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引导生育水平稳定提升,适度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六)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黔江在外经商人员回乡创业,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高质量发展*策体系,构建财*、金融、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经济*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对标全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指标体系,深化行*审批制度改革、市场监管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建设科创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动全领域标准质量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务服务”,完成区乡村三级*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建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七)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推进法治黔江、法治*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加强维护国家*治安全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国防动员能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维护以*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治安全。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化解*府债务风险和重点企业信用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应急指挥和安全防御能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抓牢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三、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建*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提质增量,必须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体、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0.5%。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和统筹调度,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充分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态势,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强化工作统筹和运行调度。
强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严把境外输入、市外输入、冷链输入关口,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来黔返黔人员健康管控措施,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疾控体系,发挥集中救治点优势和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扩散渠道。组建渝东南片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渝东南片区病因检测鉴定重点实验室。有序推进新冠疫苗应急接种工作,严格疫苗全流程管理。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精准快速处置。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和重要*策、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加大监测调度力度,健全问题解决台账、服务企业项目台账、*策落实台账和指标分析台账,保障各项*策举措落地见效,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支出标准控制、部门预算审查、绩效挂钩奖惩等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统筹,兜牢“三保”底线。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实施*府投资项目个,完成*府投资39.7亿元。强力推进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聚焦产业链抓好招商引资,力争签约项目40个、金额亿元以上,实现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资金到位率20%以上,招商引资工作成效考核居渝东南首位。常态化抓好争资项目储备工作。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动“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力争培育“四上”企业50家以上。继续落实减税降费*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惠及市场主体。持续强化金融服务和创新,提高企业首贷获贷率,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推动企业健康成长。
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继续做好重点金融风险化解,持续推动“三类不良”整治和涉诉债权处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全面落实国、市*府性债务管控决策部署,严禁违规融资和新增隐性债务。全力推进*府隐性债务化债试点,积极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市场化筹融资,确保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加大国企遗留问题攻坚扫尾力度,加强重大敏感涉诉案件跟踪督办,切实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持续推进民营企业风险防范化解。
(二)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建市级高新区为牵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全市有影响、渝东南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借助重庆高新区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协调建设“重庆高新区—黔江区”产业合作基地,布局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加快推进乌江电力、衡生药用胶囊等5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力争全社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40家以上。鼓励区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创办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等“双创平台”。
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提档升级“四大产业园”,力促黔江卷烟厂、三磊玻纤等骨干企业达产增效,支持博望氧气、蓬江食品等企业扩能提质,盘活正阳新材料闲置设备,恢复京宏源电解铝生产。加快黔江卷烟厂易地技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无碱玻纤、茧丝绸、肉食品加工、铝加工等上下游企业引进培育力度,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家以上,全年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五福岭风电场、濯水千伏变电站建设,力争三峡电入渝置换低价电量落地黔江。加快忠县至黔江天然气长输管道、民生能源黔江基地等项目建设,新建天然气管道公里。统筹推进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个,扩大千兆光纤接入网络覆盖面。通过*策引导、招商合作等方式,大力推进公共、专用充电设施建设。
(三)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推进商贸、物流、金融等各类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不断向专业化、品质化和多样化升级。
提档升级商贸业。强化新城商业集聚,升级打造国维购物中心,加快推进锦绣大地健康生活广场、渝东南佰年供销农产品智慧化集配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三磊会展综合体优化布局、调整业态、设置新城商业中心。加快老城核心商圈建设,提质升级大十字智慧商圈,带动南海鑫城片区协同发展,引进10个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提升住宿餐饮水平,开业运营星级酒店2家,建成“黔江鸡杂”示范店50个以上。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会展经济。打造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实现电商交易额增长15%以上。
大力发展物流业。完善物流整体规划,加快形成以日用品、电子商务、农产品、冷链、医药等多品类仓储互联共享的综合型公共配送中心。启动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建设,建成80万吨铁路散堆货场和万吨站房对侧货场,引进知名快递企业来黔建设区域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
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开展武陵山绿色生态科技银行设立前期工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新城布局服务网点,争取成为重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区。推动2家企业完成上市前股改,1家企业完成辅导备案。加大公积金贷款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依法依规强化失信行为约束,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四)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夯实文化旅游强区。坚持走文旅融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旅游美区”迈进。
加速推进景区建设。推进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官渡峡景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力争城市大峡谷景区二期项目招商成功、启动建设。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持续丰富景区业态,建成投用爱莉丝游乐项目、水市户外运动营地等项目,落地开演“濯水演艺”。全区A级旅游景区全部通过复核。
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聚焦通航城市、客源地城市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唱靓“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清新黔江”主题形象品牌,持续增强濯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高质量办好中国原生民歌节、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中国山马越野系列赛等节会赛事活动,不断提升黔江文化旅游美誉度。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争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产城景融合发展观测站落地黔江。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文化旅游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开发刺绣、土陶、西兰卡普等文旅创意产品,持续实施非遗项目进景区,积极发展夜游经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力争旅游接待人次突破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五)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改革的针对性,提升开放的质量水平和带动力,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动重点改革走深走实。全面实施财*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动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着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率达到49%以上,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新高考改革的首届毕业生取得优异成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医通、人通、财通”为主线,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
加快补齐对外开放短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对外通道建设,完成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形象进度30%,完工黔江东南环线高速公路(过境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全线投用黔石高速公路,完成黔江(武陵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力争黔江—吉首高铁联络线开工建设,推进云阳江口—龙缸—利川—黔江、黔江—务川高速公路开展前期工作。加快培育开放主体,充分发挥黔江海关功能,培育具有外贸资质的企业5家、实绩出口企业3家,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优化营商环境新要求,切实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除一批制约发展的堵点问题。开展涉企中介服务机构清理整顿,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聚焦“一网通办”“川渝通办”,加快推进智慧*府建设,提高业务协同能力与公共服务质效。完成10个乡镇(街道)*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建成电子*务外网安全监测和运维平台。推动关系市场主体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策总体稳定,留足*策过渡期,健全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建成投用黑溪互通匝道至马*路段、卡子隧道至马喇场镇段、望岭至太极段二级公路,打通乡村“断头路”。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公里,农村入户路公里,安装安全防护栏公里。动态消除农村新增危房。新开工建设茶园水库,罗家堡水库6月底前完成关闸蓄水,治理河道16公里,持续做好人畜饮水工程维护和管理。编制完善村庄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推进农村差异化发展。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深入推进集镇道路“白改黑”、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壮大在乡、返乡、入乡“三乡”人才队伍。
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着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米袋子”责任制,强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72.5万亩以上,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巩固提质立体农业基地15万亩。发展特色农业,新栽植蚕桑1万亩、产茧7万担,新发展烤烟3万亩、产烟7万担,出栏生猪75万头。万头生猪农业产业园、70万张蚕种场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做实农业品牌,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0亿元,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推动建设“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90个。
(七)持续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宜居宜业水平。落实“一尊重五统筹”要求,加快新城建设,完善老城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紧扣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完成黔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火车站片区、城市大峡谷、三塘盖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强化新老城重要节点、重要区域城市设计,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留白和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控规划调整,维护规划权威。
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建成投用朝阳路北段道路项目,开工建设朝阳路西段、桐坪路东段及延伸段等道路项目,实施新城区市*道路维修及护栏安装工程,提升改造城北河河滨公园路面和舟白隧道。建成投用交通路东西段、河滨南路东段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听松岭公园、桃子坝片区污水管网项目。全面完成城区地灾治理、阿蓬江流域黔江河环境综合整治、武陵会客厅夜间经济氛围提升一期工程,启动黔江区餐厨垃圾处理二期工程,新增停车位个。启动金龙花园、税苑小区等1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迎宾花园、峡谷美地等10个公租房小区配套设施改造,新配租公租房套,建成投用板栗山安置房项目,全面完成征地拆迁还房安置。加大新城桐坪片区、机场片区和老城南沟片区开发力度。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评验收。健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着力实施中心城区“路平”工程,持续整治道路颠簸破损、渣土运输车辆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城区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强化户外广告、店招店牌、乱停乱放、校园周边秩序等长效治理。统筹开展巩卫创文工作,深入落实“城市三管”“马路办公”“五长制”“门前三包”等制度。持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推动物业小区自管、智管。
(八)持续推进生态环保治理,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黔江。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渝东南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持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治,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天左右。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阿蓬江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完工投用24个乡镇污水管网扩建工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在4个乡镇推广加厚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试点。完工投用9座垃圾中转站,90%以上行*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切实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中央和市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落实“河长制”,强化各级河长巡河、查河、治河能力,加大入河排污口监管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持续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5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5.5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以上。统筹推进退耕还湿,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保护率逐年提高。实施城周绿化美化工程,保护和修复城周山体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
(九)持续推进社会民生建设,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12万人次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0个以上。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就业作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以上。扎实有序推进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工作。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升退役*人服务保障质量。建成石会片区老年养护院。
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入住。恒大配套中小学、黔江中学综合楼、妇联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华中学综合楼、城南小学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万涛小学迁建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持续深化学校集团化办学和帮扶合作,新引进2所主城名校来黔开展帮扶。
提升公共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力争实现整体搬迁,医院。开工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项目,医院搬迁项目和城南街道医养结合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武医院建设。推进舟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溪镇卫生院等7个基层医疗机构等级创建,启动建设濯水、*溪、金溪、马喇4个片区中心卫生院。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乡千村”示范工程,重视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管好用好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书香黔江”建设,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流动文化进基层场次以上。持续推进媒体融合改革,加强广播电视播出监管和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管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新时代“黔江精神”。深入开展“扫*打非”专项行动,确保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枫桥经验”黔江实践行动,探索建立让群众“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扎实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化应急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综合应急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持续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完成村(社区)换届工作。
四、加强*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把*的*治建设贯穿*府工作始终。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开展*史学习教育,自觉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善于从*治的高度和眼光分析处理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治判断力、*治领悟力、*治执行力。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流*,深刻汲取邓恢林案件教训,巩固风清气正的*治生态。坚决贯彻*中央、国务院大*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市*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确保*府工作保持正确的*治方向。
(二)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加强*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实行*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的*府治理体系。健全重大*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深化*务公开,健全*府守信践诺机制,增强*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全面开展“八五”普法,争创市级法治*府示范区。
(三)坚持把执行力和落实力作为*府工作的根本。紧扣提高*治、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抓落实“七种能力”建设要求,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形成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发扬“三牛”精神,大力倡导“六个不过夜”工作作风,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完善周安排、月调度、季点评、年考核的高频调度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策措施兑现落实,以实干实绩回报全区各族人民的信任。
(四)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财*国资、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坚决惩治腐败和侵犯群众利益问题。坚持源头防范体制机制,严格权力运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廉*教育和震慑,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担当,奋楫扬帆勇向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高质量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周年。
来源:黔江*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