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亭何勇摄影
三官亭极为精美的木雕何勇摄影
龙川街平行于新街而隐藏于新街之后,穿过民房之间狭小的弄堂,便到了龙川街,街上的古屋大多拆除,青石板也早已不见,路旁也没有潺潺流水,但仔细听,水泥路面下隐隐有流水的声音。老街的居民淳朴而友好,甚至感觉文质彬彬,气质优雅。我们走访了所有的温中故址,一个整体印象是,所到之处,那里的人们似乎与别处农村有所不同,似乎有种特别的文化气质,乃至言谈举止都不同凡响。八十年前的温中似乎留下了些什么。无论在水南、三滩还是江口,当年温中都招收了大量的当地学生,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似乎至今存在。龙川街上的老奶奶,从年纪上推算,应该就是三临中时代成长起来的一辈。何勇摄影
街上一座名为“文元”的三进庭院老房子,颇有文物价值。三进屋上分别悬挂的“庆衍萱帏”(光绪28年)、“齿德兼优”(乾隆24年)、“香山比德”(乾隆32年)三个牌匾显示着它曾经有过的荣光。有趣的是,光绪28年即年,即温中建校的那一年,而乾隆24年即年,恰恰是中山书院设立的年份。一进牌匾:庆衍萱帏何勇摄影
二进牌匾:齿德兼优何勇摄影
三进牌匾:香山比德何勇摄影
文元屋整体荒凉破败,岌岌可危。老屋内住着一位老人,正在精心制作一条扁担,使用的是木工专业工具。老人姓赵,生于年。我们向他打听当年的三临中,他打开了话匣子,说当年的老房子都拆除了,但*府却没有给任何补助,因为他的祖上的房子曾借给三临中当校舍,是有贡献的,但现在老房子拆了,却没有任何补偿。而他居住的房子是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房子都快垮塌了,但却没人管。他希望我们记者(在他看来,拿照相机的都应该是记者)能把这情况报道出去。我们只能遗憾地告诉他,我们并非记者。文元屋已处在坍塌的边缘,很多地方都用木棍支撑。何勇摄影
文元屋往西行百余步,突然看到一座破败的老屋孤零零地立在一片新房子中,在屋角处,醒目地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师生宿舍旧址。那种年代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撞个正着的我们瞬间有些感动。遗憾的是,我们仅仅看到了半截房子。从墙面所贴的报纸来看(八九十年代的室内装潢都是用旧报纸糊墙的),这是一个房间的内墙,也就是说这所房子硬生生地被一截为二,而原有的另一半的位置,是一座新建的楼房。老屋尽管残破不堪,但从精美的木雕部件判断,当年应该是一座非常豪华的大宅。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师生宿舍旧址何勇摄影
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师生宿舍旧址上的精美木雕何勇摄影
浙东第三临时中学师生宿舍旧址上的精美木雕何勇摄影
当时的大部分师生就住在这半截老屋附近,即今龙川街—号范围,现在这些老屋几乎全部拆除,只在这半截老屋后的老门台内,还有一间夹缝中生存的老屋。夹在新建房子中间的老屋空间狭小,只能采用度全景模式拍摄。何勇摄影
当年校舍的校部设在象贤祠,现在能找到的校舍旧址就在新街,从门口贴的对联横批看,似乎叫绩善宗祠,只是宗祠的名字写在对联的横批上,让人多少感觉有点奇怪。绩善宗祠的大门紧闭,通过无人机从空中拍摄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古朴的四合院,内部结构不得而知。浙东第三临时中学校舍旧址:绩善宗祠何勇摄影
绩善宗祠门口的文物保护标牌
浙东第三临时中学校舍旧址俯视何勇摄影
值得一提的是,温中著名校友赵超构就是龙川人。赵超构,笔名林放,生人,曾就读温中,但不见于《温中百年》学生名录。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协副主席。赵超构故居就在新街上,而龙川老街就在故居后边,一开始,我们就是穿过赵超构故居找到龙川街的。赵超构故居何勇摄影三临中在并入温中之前就和温中有极深的渊源,三临中的首任校长就是原温中数学老师、教务长陈骁(陈仲武)。那时候,三临中的师资虽不如温中,但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任教于三临中,比如王季思先生就曾任教于三临中。46届高中毕业校友白植品的忆文中记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当时教白植品他们班国文的王季思先生下学期转到温中江口本部上课,听到口信说,季思先生带着全家从瑞安坐船溯飞云江而上,已到达峃口将去江口,校长陈骁十分焦急。他火速派当时的高二级长、季思先生的爱徒白植品同学赶赴峃口上游的埠头珊溪,把季思先生坐的船截住,恳请他回三临中继续执教。白植品受此使命,与一位家住珊溪的同学,穿着草鞋,点起火把,翻山越岭,连夜抄近路赶到珊溪,待到天明,把季思先生候个正着。与其说季思先生感动于陈骁校长的诚意,不如说感动于白植品同学的赤诚之心,他欣然应允重返三临中。由此可知季思先生之爱生若子,也可见陈骁校长知人用人之妙,最能打动老师的,除了学生,还有谁?三临中毕业证书来自校史资料
求学之路
前后历时数月的温中校址寻访之旅终于告一段落。这一路走来,一路看来,一路想来,越发深感温中先贤和温中学子艰苦创业之不易。就以泰顺江口校区为例,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今天,从温州驾车至江口,仍需整整三小时,可见当年迁校之艰难苦困。49届校友吴祖耀曾写有回忆文章,自述从永嘉瓯渠出发,步行整整5天,跨越浙南里崎岖山路,终于到达江口温中临时校区,其拳拳向学之心,让人肃然起敬。吴祖耀校友的里漫漫求学之路以下是温州中学十大校址年代变迁图和十大校址空间位置分布及迁徙线路图:
温州中学校址年代变迁图2制图/何勇
上图和《温中文脉寻踪1》中的温州中学校址变迁图1合并,就是完整版的温州中学十大校址年代变迁全图:温州中学十大校址年代变迁全图制图/何勇
温州中学十大校址空间分布及迁徙线路图制图/何勇
温州中学从年5月迁址水南起,至年7月,江口本部、三滩分部迁回温州,再至年1月龙川分部迁至温州,前后历时8年,留下旧址6处,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物质遗存,也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温中百年》是温中周年校庆时所编撰的纪念册,其中的《知名校友录》收录了近名温中知名校友,笔者精心制作了《温州中学知名校友毕业年代分布图》,以期有所发现。温州中学知名校友毕业年代分布图制图/何勇几点说明:1.知名校友和优秀人才未必等同,但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不妨认为他们是温中所培养的优秀人才的代表。2.总体上看,随着年代的推移,涌现的知名校友人数呈整体增长态势,但六十年代之后呈负增长,这里有时代的特殊性,也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温中百年》编撰于年,当时六十年代的毕业生年龄一般在六十岁以下,也许他们还不够老,不够知名。正因如此,后面七八十年代的数据就更没有参考价值了,故本图不予采用。3.排除年代的整体增长因素后,可以看出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年-年,二是年-年。尤其是年-年这一时间段,持续时间长达7年,总人数近人,约占《知名校友录》总人数四分之一,其中还包括谷超豪、杨忠道这样的大家。而这一时期恰恰就是温中战时迁址时期。温州中学从年开始战时迁址,受影响最大的学生从毕业年份上看,大致是年-年。我们可以看到,在物资最贫乏、办学最困难的时期,温中恰恰迎来了优秀人才的爆发期,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就是本文所一再强调的,那就是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就是:不畏艰难,以苦为乐;卧薪尝胆、发奋图强。这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留给温州中学的宝贵精神财富。故土
校址寻访小组每到一处故址,均采土留念。其中江口校区沉睡珊溪水库碧波之下,且因各种原因没能成行,是本次活动的遗憾之一。结语
两宋以来,永嘉学派的思想是温州对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也是温州精神的思想源泉。永嘉学派从王开祖等发端,到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形成学派,至叶适集思想文化之大成。清末以来,以孙诒让等为代表的温州学人从永嘉学派汲取思想精华,并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实践,形成“贯穿古今,融会中西,通经致用”的思想灵*,奠定了现代温州人实干创业,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基础。孙诒让先生不仅是著述等身的国学大师,也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爱国者,在他和他同时代温州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创办了以温州中学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学校,为温州的发展乃至为整个中国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一百二十年来,温州中学培养出了以郑振铎、苏步青、夏鼐、谷超豪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很深的家国情怀,他们大多“贯穿古今,融会中西”,将自己的事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大潮中写下人生最华美的乐章。温州中学,从中山书院改名温州府学堂起,至今年;从中山书院建立起,至今年;溯源唯远,若从东山书院算起,至今千年矣。回溯历史,是为贯穿古今,展望未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温中的精神,也是温州的精神,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温中校歌中所写: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中西学艺攸同。活动散记:拍摄中山书院旧址
道司前校区采土
九山校区采土
探访籀园
水南栖霞寺合影
在村头故地和84岁的朱阿婆交谈
航拍千峡湖,画面中的几个小点就是我们采集千峡湖水样
三滩故地合影
张海静(中)送我们的萝卜
三临中故地合影
航拍三临中师生宿舍旧址
元坦庙庭院中的温中校旗和欢呼的我们
何勇年1月21日参考书目:李琬(清):《温州府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刘绍宽:《刘绍宽日记》,中华书局,年李方华:《温州市教育志》,中华书局,年《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年同学录》(残片照片资料)《温州一中八十周年专辑》温州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筹委会编《温州中学九十周年纪念刊》温州中学九十周年校庆筹委会编《温中百年》温州中学百年校庆筹委会编《温中百年校庆通讯》温州中学百年校庆办编《怀籀》温中校友会编下集预告:
温中文脉寻踪之人物篇:温中文脉寻踪5——《大学者郑振铎(上)》
相关文章:
温中文脉寻踪1——溯源唯远文/图何勇
温中文脉寻踪2——水南,水南,温中的延安文/图何勇
温中文脉寻踪3——国仇家恨文/图何勇
欣赏更多作品,敬请识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