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湿地课堂向课文学习写作之一学习美妙
TUhjnbcbe - 2021/6/19 14:28:00
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江口县淮阳中学苏丽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教材是文道统一的佳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型案例。我们要把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寻找最典型的段落,发现段式之美妙,体会其写作特色,从而让学生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迪。一、连续镜头式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这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一段的特点是采用一连串的关联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来写几组镜头,每组镜头选取典型的意象,突出强调最后一组镜头。

学生仿写:不必说*灿灿的迎春花,高大的松树,宽敞的操场,雄伟的教学楼;也不必说男孩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女孩们在草坪上打闹,老师们和几名同学正在悠闲地散步,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单是杨梅园的大树之下,就有无限趣味。

二、自问自答式

《老王》最后一段:“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段结尾的特点是采用自问自答式的心理活动来结尾,最后一句点明主旨。

学生仿写:不知为什么,妈妈早已淡忘了这件事,但每每想起我和她争吵的那一幕,我心里依然很难过。因为我的出言不逊伤了妈妈的心?因为我的年少轻狂让妈妈失望?渐渐地,我才明白:那是因为不懂爱,所以才会任性伤害,因为懂了爱,所以才会弥补伤害。

三、场景开头式

《“飞天”凌空》第一自然段: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这段开头的特点是采用场景描写,前半分写具体的场景,生动再现,最后一句点明事件,带入情境。

学生仿写:打开灯,书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把小小的房间点缀着格外温馨。我并不奇怪,一点也不,奶茶在每天的这个时候都会准时出现在那儿,风雨无阻。这是妈妈每天都会为我做的一件工作。

四、白描手法式

如《藤野先生》中的一段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这段人物描写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特征,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朴素、单纯的描写,不用任何修辞手法。

学生仿写:我们的语文老师,个儿小小的,脸儿圆圆的,戴着一个黑框眼镜,从镜片中折射出来的是慈祥的目光。她说话不紧不慢,但总是能蹦出一些让我若有所思的词来。

其实,不仅仅人物描写可以采用白描,景物描写同样可以用白描手法。如《湖心亭看雪》中写西湖雪景的著名一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段景物描写抓住天地之茫茫的特征,巧用量词,即反衬出了万物之渺小,从而自然生发出“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之感。

学生仿写:冬天的小山村是安静的。小鸟不见了,小河结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都紧闭着,傍晚时分,只看见炊烟升起。大人们、小孩子都围在火炉前,聊着这一年的收获,计划着下一年的希望。

五、概写细写式

如《回忆我的母亲》其中一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这段话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聪明能干”总写了母亲的特点,这是概写一笔。接着作者用“用”、“吃”、“穿”三方来细写几笔,突出母亲的聪明能干,即使在艰苦岁月,母亲也能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很妥当。

学生仿写: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弯弯柳叶眉,小巧的个子。说不出为什么,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也许我是喜欢她认真工作的模样吧。她坐在讲台上,静静地写着教案或是改着作业,偶尔抬起头来,她就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的全是温柔。也许我是喜欢她叫我的名字吧。因为我的名字很饶口,许多老师念我的名字时都很“吃力”,但唯独只有她,叫我的名字总是很流畅、亲切也许我是喜欢她关心我的样子吧。每当我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时,感觉只要有她在,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六、穿插转换式

如《故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这是《故乡》里的插叙部分,“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这个句子把读者带到回忆中去,而“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醒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这一段,又把读者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这样的穿插,既使文章内容更丰厚,也使情节轻波微澜,使叙事摇曳多姿。

学生仿写:我加快了脚步,也逐渐冷静了下来。小雨淅淅沥沥,不时在我的伞上敲打着小鼓,风呼啸着吹过树梢,树叶一起跳起舞蹈……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雨夜,你陪在我的身边。、

……

想到这儿,我不由得嘴角上扬了,抱着书,撑着伞,轻快的走在幽长的小道。风儿亲吻着我的脸颊,雨点与我并肩歌唱,在我潇洒的身后,是那条熟悉的小径,可我却默然、寂静、欢喜了。

七、五觉写景式

如朱自清的《春》写春风的段落: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这一段段式精巧,角度丰富。先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暖轻柔,再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自然清香,最后再写春风中传来鸟儿、短笛的清脆、宛转、嘹亮的生命之音。作者调动了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官来写景,表现了春风的温暖和煦,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惬意。

学生仿写:抬头,在广场的右侧花坛里,一扶粉色映入我的眼帘,那是一株红玉兰。在绿树掩映中,粉色的玉兰显得更加亭亭玉立了。走近她,阵阵幽香沁人心脾。再细看,那一朵朵绽放的玉兰花,花瓣上沾满了雨珠,我伸手一碰,娇嫩的花瓣微微抖动,大珠小珠纷纷散落,更觉楚楚动人。

八、排比收束式

如朱自清的《春》的结尾段: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样的结尾,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分别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征,共同表现春的生机与活力。从情感上看,层层递进,达至高潮,形成全文的最强音。从结构上来看,呼应前文,收束全文,给人无限憧憬与向往。

学生仿写:我喜欢秋天,我喜欢充满生机的小树林,喜欢干净爽朗的蓝天,喜欢金*芬香的桂花,更喜欢这个别具风韵的淮阳之秋。

九、哲理点睛式

如:《故乡》的最后一自然段: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一段先写景,既照应了前文,也象征着美好。接着议论,此次回乡即是寻梦,美好的希望在哪里?路在脚下,言简意丰,隽永深长。

学生仿写:我拾起属于我的这块石头,当然,在未知的前方也许还有更美更奇的石头。但我决定了,不再患得患失,珍惜我所发现的,我便拥有了全世界。

十、由实到虚式

如:《壶口瀑布》的最后一自然段,就是由写*河转为写人的精神。

“*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作者是如何把*河的景与人的精神很好的结合起来的。

首先,*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就有了一个大的文化背景,因而把*河比喻成人,也就很自然了。其次,这里概括*河性格的词语,如“博大宽厚”、“柔中有刚”都在前文中可以找到与之印证描写性的句子,同时这些词语也都是可以形容人之精神。自然界的实景不会自动转换成理和神,这就需要作者去精心发现,用自己的经历与智慧赋予风景生命的价值。当你看山不仅仅是山,看水不仅仅是水时,这方山水也才真正是有了灵性,给了人类最好的心灵滋养。

学生仿写:我们爬上家乡的梵净山,置身云雾缭绕之间,身后是呈书页形状的“万卷经书”,远处云海茫茫,群山若隐若现,这里是数不清的珍稀动植物家园。梵净之山,灵性之山,灵在顺应自然,灵在包容一切,正因如此,它也就将拥有独特的日月星天,人,不也正应该如此吗?

试想,如果我们认真采撷每一篇课文的花朵,那必将收获最甜的花蜜。

END

制作:沈俊

个人简介:

苏丽,中共*员,贵州省江口县淮阳中学语文教师,现任学校*支部书记,贵州省初中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热爱语文,热爱写作,自己开设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湿地课堂向课文学习写作之一学习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