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
怀
秦皇山追忆·缅怀
粤桂湘边纵队司令员梁嘉
叶清河
向上滑动阅览
在秦皇山,粤桂湘边纵队召开了成立大会,梁嘉正式被任命为边纵司令员兼*委边纵下辖连江支队、绥贺支队和独立团。当时的形势是:根据中央*委的命令和华南分局的部署,由陈赓指挥的右路*,分三路从江西遂川出发南下,发动了广东战役,粤桂湘边纵队归属右路*统一指挥。
梁嘉按照华南分局的指令,开展了迎*支前工作部署,动员和组织边区广大*民,积极准备协同野战*作战。健全区乡*权,把群众编组成运输、担架、慰劳、宣传队,抓紧征粮筹粮,保证大*给养,成立县城工作组,做好接收县城的准备工作。
梁嘉说:“野战*都是北方来的,语言不通,***民都要帮助大*,为大*找到最好翻译,使大*在语言上不感到困难,连江支队三团负责成立清远县城市工作组,工作组的任务是组织敌情调查,瓦解敌*,对地方各种反动势力展开*治攻势,对群众开展宣传攻势,对各阶层开明人士进行统战工作。当野战*到达时,负责*治运送粮食,安排驻地,解决交通工具,帮助野战*追歼残敌。”
时为年10月,到了12日傍晚,野战*第14*40师下属两个团各一个营,从英德以南连夜乘船沿北江南下,奔袭清远。当晚,在秦皇山,纵队司令部发出决议,要求部队凌晨开进清远县城,迎接南下大*。出发前,梁嘉再次作了动员讲话,大家热烈鼓掌。梁嘉示意大家停下,说:“接下来,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
大家都有些惊奇,部队的各项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安排,不知道梁嘉司令员会宣布什么重要的事情。梁嘉便向人群中扬手,让袁荣站到前面来。袁荣也有些懵了,问梁嘉:“司令员,你是喊我吗?”
梁嘉肯定说:“对,袁荣同志,喊的就是你。”
袁荣就只好站到了人群前,还是没弄明白会是什么事。然后,梁嘉又向另一个方向扬手:“*娇同志,你也走出来,站到这里吧。”
*娇有些茫然,也有些娇羞地,同样遵从命令站到了人群前。梁嘉把袁荣往*娇身边推了一下,*娇看着,更羞得低了头,袁荣也有些局促了。大家笑了一阵,梁嘉司令员这才说:“袁荣同志和*娇同志,他们在革命中相识,然后彼此扶持,共同进步,成为了革命情侣。前些天,袁同志和*同志一起,去找到了他们的团长苏陶,提出了想要结婚的想法。然后呢,苏陶同志又带着他们来找到我,当时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这对革命情侣感到欣喜,也衷心希望他们幸福,可是当时,我并没有马上回应他们的愿望。现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大*南下广东,广东省就要解放了,清远县也要解放了,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的时刻,我想在开进清远县城之前,为这对革命情侣举行一个简单的婚礼,让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一对革命夫妻。”
掌声雷动,足有几分钟。然后,梁嘉司令让人捧出已准备好的礼物,亲自送给了*娇。*娇打开,原来是一双新纳的布鞋,她激动得流下了泪水。人们又捧出糖果,分给了大家。众人鼓动两位新人牵手,袁荣扭捏着,还是主动地牵上了*娇的手。苏陶又向袁荣赠送了20元,让他往后再置办些物品。为这美好的夜晚,大家才又热烈地鼓掌。
然后,由梁嘉司令员亲自率领,连江支队三团等部队正式向清远县城出发。吴汉、曾镜等留在山区,继续开展工作;山心等各村的村民,都来欢送部队进城,李东葵父子也在人群中,苏陶与他们紧紧握手,然后告别。天亮之后,部队开到太平,突然,一个人在后面喊着:“郑老师!郑老师!”队伍中的郑肇端停了下来,才发现是温鹏。
郑肇端很惊喜,说:“温鹏,你怎么在这里?”
温鹏说:“郑老师,我已经从清远师范毕业了。”
郑肇端说:“毕业了?很好呀,现在做什么工作?”
温鹏说:“现在还没有工作,不过,我想像你一样,参加游击队。”
郑肇端说:“你真的想参加游击队?”
温鹏说:“想呀,真的想。”
郑肇端就带温鹏去见苏陶,苏陶说:“年轻人,你想参加游击队,我们很欢迎;清远就要解放了,要把建设好清远,需要像你这样的读书人。”
当即,温鹏就加入了准备进城的队伍,跟在了郑肇端的后面,随时迎候南下大*的到来。
当天,天刚拂晓,南下的野战*14*40师已临近清远县城,在县城以东的江口展开进攻,击退国民*63*师、师的阻击。在战斗打响的同时,40师团二营和团一营在横石圩上岸,跟踪追击敌人;团二营前进到江口北岸禾仓附近,歼灭部分敌人。部队追敌至后岗圩一带,敌方约两个营兵力实施反扑,被大*击退。
这个时候,梁嘉亲自率领连江支队三团的队伍,继续从太平向县城进发,下午到达回澜,在回澜葫芦洲村与正在西逃的国民*63*残部遭遇。梁嘉指示连江支队三团进行拦截:“敌人已如丧家之犬,这个时候一定要乘勇追穷寇,彻底打击反动势力,不让他们有所躲藏,更不能逃脱而贻害百姓。”苏陶立即布置战斗:“一连沿公路向西南方向追歼溃退之敌,二连横插公路截击敌后卫部队,四连从北面迂回包抄。”
这些残兵,逃出来时已是惊慌失措,突然在听到背后一连战士追来的声音,在公路更加变得散乱稀落。逃到一处小山坳,前面溃*停下躲了进去,双方依靠阵地开展战斗。这个时候,四连已从北面迂回包抄过来,把敌人围在了小山坳里。队伍继续向山坳推进,就像把布袋渐渐扎紧。二连也已横插公路,将敌人的后卫部队拦截住。山坳中的敌兵就成了被遗弃的孤*,在包围圈里已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个半小时战斗,部队歼敌一个营部和一个连。然后,*振继续带领队伍,配合大*追击残匪,控制城郊周边。
*日的附城中队,则开展了紧张的支前工作。他们过去一直活动在笔架山到县城一带,因此对县城里的各处重要建筑、敌兵布防、交通站点等都很熟识,这时候便发挥了重要的重用。他们开展敌情调查、给大*运送粮食、安排驻地、组织交通工具,为进城大*的决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时,在城里负隅顽抗的是敌保四师,有大量的重炮和机枪等武器,过去游击队只能对他们进行偷袭,现在摸清了他们所在的位置,游击队便为进城大*引路,把敌保四师团团包围;这支曾经一度威风凛凛的敌正规*,在进城大*面前却不堪一击,很快便也战败,向城外溃逃。
傍晚,解放*40师进城,梁嘉带领连江支三团的队伍,与南下解放*胜利会师,亦随大*一同进城。野战*后续部队43**治部主任,主持召开了座谈会,接见了梁嘉和苏陶,研究了解放后的接管和建*事项。随即,成立了清远*事管制委员会,苏陶为管委会主任,全面接管了清远县***等机构。管委会立即开展工作,对清远县城的工商业、电灯公司、粮食加工生产等设施进行重点保护。
而留守的吴汉、曾镜,也分别带领的队伍,与民兵会合出击,继续消灭各村、乡残存的敌自卫队、联防队。盘踞在三坑的敌联防队,与从四会逃蹿过来的一支败*勾结,蹲守在三坑圩的炮楼里,继续与游击队进行对抗。吴汉带领队伍直入三坑,派出突击组炸毁了炮楼,歼灭了这支联防队。而在山塘圩,则盘踞着一股土匪,他们是何文山土匪的残部,一直在各地流窜,之后进入了山塘。他们自称是“神打仔”,刀枪不入的,以此欺骗、压榨百姓。曾镜带领队伍来到山塘,当面揭穿了这些所谓“神打仔”的伎俩,然后把他们统统抓了起来,为首的几个枪毙,其余的教育后释放。
至此,清远县内的反动势力,已经基本肃清。10月20日,中共清远县委和清远县人民*府宣布正式成立,清远县解放了!
消息传回了秦皇山,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放鞭炮、舞狮子、敲锣打鼓,前往慰问游击战士,寸头挂起了红旗,处处充满了喜庆气氛。
这天,李东葵早上醒来,打开了大门,只见雾气稀疏地缭绕着远处的山头,对面的屋子里瓦顶上已升起了炊烟,勤快的鸟已经在树枝头上喳喳地叫。李东葵便开始打扫房屋,前廊、正厅、厢房,还有屋前的巷子。然后,他又来到了旁边的连支三团司令部,继续进行打扫。此刻这里静悄悄的,甚至也有些空荡荡,那些曾经奔忙、紧张的场面没有了,那些熟识的、可敬的面孔也不见了,他们都已经去到了新的岗位,开始了新的工作。然而,对于李东葵来说,这些在他的生命中,都是多么地重要,他已经开始怀念这一切了。
李东葵就在门槛上坐下了,过了一会,儿子李照连走了来,他才十多岁,母亲给他缝了一个新书包,今天他得去上学。李东葵说:“你得好好学习哟。”
李照连说:“爸爸的话,妈妈都跟我说过了。”
李东葵说:“妈妈说过了,我也还要说的。”
李照连说:“爸爸,你今天做什么?”
李东葵想了想,说:“屋后的那块地,我想开垦了,种些小白菜。往后,还会种番薯、点瓜苗,要干的活多着呢。”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缭绕在村里各处的雾气渐渐散去,阳光在地面上、瓦顶上、树木上,在这个秦皇山中的村子里,都铺上了一层暖色。
——节选历史长篇小说《秦皇山追忆》
冽江长风·缅怀东江英雄刘黑仔
陈露
向上滑动阅览
令人激动的是这次北挺突进而来的东江纵队西北支队指挥员中,有一个就是我们广东青年抗日战士的偶像——东江纵队刘黑仔。突进北江,是东江纵队北上开辟北江抗日根据地之行动,刘黑仔担任西北支队的作战参谋,但他令敌伪顽心神震颤的却是“刘黑仔手枪队”队长这一角色。这支手枪队整建制地从东江突进北江。
当我还在英德浛洸从事地下工作时,就晓得这支神出*没的刘黑仔手枪队,参与了营救滞留香港文化名人的大行动,而且一直是他们打前锋。这个行动震动了日本侵华大本营。
为了便于指挥作战和对部队统一行动,根据上级*指示,我们成立了西北支队,同盟*大队,张耀伦旅游击队三个方面武装力量的联合指挥部。司令部设在文洞根据地的大围村。
日寇仿佛是最后的疯狂,从四月至六月,大量战备物资通过北江和粤汉铁路往湘南,长沙方向运输。为卡死日*补给线路,联合指挥部发出作战命令,务必在琶江一带展开伏击战,打瘫日本仔运输线。
我侦察队首领任务,对江口琶江一带水路及日**火运输艇每天行驶时间,人员及装备进行了细密侦察。我们选定在横石墟石角岭咀打伏击。横石墟是北江咽喉,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附近的石角咀居高临下,尤其适合伏击战。我和飞腿强计算了攻击距离,只要在石角咀架设两挺轻机枪,当敌人运输艇进行伏击范围,必然将其击溃。
五月中旬一天,我们按联合指挥部命令,由西北支队刘黑仔手枪队,张耀伦游击队,同盟*第一中队和我带领的侦察队约六十多人组成进行伏击日*运输艇联合作战,刘黑仔任指挥。
第一次与刘黑仔联合作战,有一种打心底里的激动。天未亮,部队便开拔至横石墟石角咀潜伏下来。出发前,我们全部做好了伪装。战友们在帽沿编织了一圈密密草丛,但我发现刘黑仔手枪队队员却大多背穿一袭鱼网披风,披风上绑扎着不少树枝与草丛,如果站在夜色中,还真难以发现。刘黑仔队伍名为手枪队,实质上每个队员都是双枪,一短枪,一步枪,卡宾枪也不少。而刘黑仔身上的武器,一支是二十响快掣手枪,一支卡宾枪。
黎明时分,我们全部进入阵地。虽是夏季,但早上雾水仍然让我们感觉一阵寒凉。部队呈品字形散开,前端是刘黑仔手枪队,左右两端是同盟*和文洞游击队。我位于刘黑仔左后方约二十步距离,手握一支新缴获的七九步枪。我喜欢用步枪,射程远,准确度大,射击感强烈。唯一缺憾就是七九步枪近距离作战时不灵活。所以在加入抗日队伍时,我就有意让自己长短枪配合。飞腿强可能受我影响,也是一直在使用长短枪。他就在我身旁。这家伙仿佛只要跟着我,就不用我操心,一旦让他去与其他战友配合行动,总会闹出很多笑话,战友们都给他起了个外号:“烂屎强”。此刻,他竟然没有盯着江面情况,却是不断问我:“那个就系刘黑仔?神勇无敌东江刘黑仔?佢嘅身材咁瘦嘅?唔会系吹水吧。”我狠狠瞪了他一眼,呶呶嘴,让他注意前方。
刘黑仔象是听到我们嘀咕,扭转头看了一眼过来。噢,我的天,这家伙眼神这么犀利,象一把冰冷的剑。迅即,又转过去盯着前方。
太阳已日挂三杆,石角咀周围岩石温度随即猛地升起来,一阵阵汗水开始在身上渗出。因伏在山坡地表,胸前清凉,背脊炙热,那感觉十分难受。但战士们没有发出任何响声。
忽然,江面上传来突突突的机动船只声音。因为江面狭窄,天色晴朗,一眼就看清进入伏击距离的江面上有三艘挂着日本*旗的运输艇。这些运输艇是日本仔沿北江水路掠夺过来的普通民用运输船只,加以改装而成。艇舷两边各站立着身背长枪的日本兵。
我数了一下,每一艇约有十个左右的日*,三艘艇超过三十个日*,这相当于一个小队的兵力。而我*有六十多人,占据了有利地形,这一仗,有胜算。
目测敌运输艇已进入伏击圈距离,刘黑仔一声令下:“打佢萝卜头,开火。”刹时,一道道猛烈火舌喷射而出,尤其是刘黑仔手枪队一挺日式机枪,直接向三艇扫射。我的步枪也干倒了一个船舷边上的日*。但日*的反击能力很强,在一阵混乱之后,三艘运输艇在江面上竟构成品字形,用日式重机枪向我埋伏的山坡方向射击。由于火力猛,压得我们只好趴在坡地或岩石背后抬不起头。
我身边的飞腿强不断地爆粗口,他把在珠坑姨坑山寨学来的所有能骂祖宗十八代的匪话,全用在骂日本仔身上。他瞄了瞄周边环境,发现左前方有一块高高的岩石,他竟够胆死地跳上去,居高临下用步枪一枪嘣了日*机枪手。
刘黑仔有些诧异地转个头来,看到是飞腿强,并向着他竖了一下大拇指。飞腿强傻傻地列嘴一笑。仅一秒,刘黑仔与三个队员随即跃出岩石,向山坡滑下去,手上的卡宾枪不断发出嘶裂山野的吼叫声。各部战士亦迅捷地出击。
十分钟不到,三艘日*运输艇日*被我密集火力攻击下纷纷跳入江中逃生,却有日*不会泅渡,生生沉入了江底。另一些勉强游到江边,我部队一冲而下,把这些刚到岸边的日*全部抓获,竟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位配指挥刀的小队长。
这一仗缴获物资不少,不只一般粮油,还有一批武器,甚到缴获了三门山炮。这对队伍装备太重要了。
这场伏击战,我方也牺牲了两名队员,好几位队员受了轻伤。不得不说,日*战场反应能力很高,即便给我们居高临下打乱了阵脚,仍然有反击能力。
联合指*部的首长早已派出文洞根据的民兵前来协助我们运输缴获的物资,抢救伤员。那三艘运输艇,在刘黑仔命令之下全部炸毁。
刘黑仔站在岸边,看着三团巨大火光升起,传来几声巨雷炸响的声音,黝黑脸上欢咧一笑说:“好啦,我哋返去食午饭。”
在此后一段时间,我部经常在北江上伏击日*运输船,打沉打毁日*运输船二十多艘,至使从白庙峡口至黎洞之间六十多公里水路,日*运输线基本陷于瘫痪。
——节选历史长篇小说《冽江长风》
青松作证
——纪念碑下的缅怀之一
唐小桃
向上滑动阅览
四月,我对一棵傲立春天的松柏
饱含敬意。庙仔岗一个镌刻光荣的
革命老区,这里也镌刻着一位
农民运动领袖的名字——赖松柏
撒一把农讲所的火种
点燃清远革命斗争的烈火
县农会、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你将热血燃至沸点,将27岁的青春
永恒烙在一棵参天的松柏中
根深叶茂纵伸历史的天空
四季常青的松柏作证
忠骨埋青山,英*存叠翠
今天,天地明清,家国清明。
我们站在纪念碑前,菊*花白
这是鲜花对高山的敬仰
这是历史对忠诚的铭记
那一串长长的名字
——纪念碑下的缅怀之二
罗燕廷
向上滑动阅览
细雨朦胧,把天空压得很低
草木挂满泪珠,整个天地都在凭吊
从春意盎然的生活中侧身出来
我的情绪,还来不及为你作出铺垫
碑上那一串长长的名字
站得整整齐齐
仿佛当年的一次紧急集合
甚至,更有序,更安静
颜色依然鲜明,仿佛
他们的容颜从来不曾老去
一横一竖,依然有棱有角
一撇一捺,依然虎虎生风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
似乎,想要撼动这支队伍的
岿然不动
雨点打在脸上的时候
你们,会不会感觉到疼
高高的纪念碑默默不语
我的仰望显得多么孤独
但愿,子弹都返回枪膛
返回地下的一小块石头
湮没星火,从此不见天日
但愿,从此的每一天
都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四月
——纪念碑下的缅怀之三
向明伟
向上滑动阅览
昨晚,有远雷擦过窗边,
然后细若银针的雨线,
开始清洁临街的玻璃。
——一个世界醒来!
我鼓起精神做个幸福的人,
起床,洗漱,早餐,上班。
在四月的清晨。
春光催生平淡的日常,
而雨季还给怀想。
我不曾见过祖父,
也只是偶尔想起地下的父亲,
还有一个写诗的兄长,
午夜梦回,
一些陌生面孔乍现梦乡。
梅雨淅沥,
柳绿花红,
四月的土地生长五谷和GDP,
也生长活着和死去的人。
一棵庄稼,
和一座纪念碑如此相似,
它们的根深扎地下。
借四月的一个日子,
我向潮润的土地肃立,低头;
那些凡俗和伟岸的,
虽然都保持着一贯的静默。
我还要撑一把伞,
阻止斜飞的雨丝沾湿眼角。
清明凭吊烈士
方卫新
向上滑动阅览
木棉花还在枝头燃烧
紫荆花开得无比灿烂
万物都在清明拔节萌动
贤令山的春色苍翠葱茏
踏着韩文公的足迹迈向英雄广场
纪念碑的铭文流淌着鲜红的故事
闪耀着革命的功勋和光辉
我以万分的虔诚致敬烈士和长空
硝烟,远去了,与流云飘逝
可战争的记忆无法风干
英雄,长眠了,与松柏万古长青
但斗争的精神永垂不朽,气贯长虹
生存与和平是人类最卑微的初心
静伫山中,聆听烈士的心跳和呓语
今年的清明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明遥祭守边英烈
朱春红
向上滑动阅览
清明的风越过昆仑越过天山
绵绵的细雨交织着悲凉的雪花
滴落在您长眠的边关
雨水打湿了草原和群山
风缤纷了杏花谷的春天
我遥远的目光却无法寻到您的身影
一棵棵松柏挺立在雪峰脚下
在肃穆里哀思您守边的模样
最割舍不下的亲情在梦里拥抱
清明的风很轻雨很轻思念却很长
长远到像永远无法理清的冰山年轮
如生命的记忆,传承在时光血脉的河里
在怀念中再画一幅边关清明上河图
轻轻抹去落在眼角的雨滴
我看见边塞泛绿的柳枝飞扬着春天的梦
追
思
母亲,在丛林深处
华海
向上滑动阅览
在浩大的天空下,我看到
一颗星星降落在一棵树冠上
母亲从人间消失许多年之后
我才恍然明白她去了哪里
原来所有的亡灵并没有消亡
他们一直在冥冥中,在大地上
在季节循环里,回到根部
和亘古的静穆,只与自然说话
母亲,今夜我才明白
您并没有从我生命中离开
每一天,我都在一步步走近您
在每一朵花开每一声鸟鸣中听到您
在风中,飘过最熟悉的气息和身影
卑微的溪水,柔弱的野花
在泉流的源头,在母鹿的眼晴里
我找回一个闪亮的清晨和悲悯
清明节的草
邓木桂
向上滑动阅览
父亲坟头上的草又长了一茬
纵使我用镰刀,铲子
也无法阻断它们对阳光的向往
就像父亲遗留给我的胡须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它就穿破幽暗,恣意地生长
我庆幸父亲的生命
能以另一种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延续
我非常羡慕
父亲坟旁的那一棵松树
无论风吹,雨淋,日晒
它始终依靠着父亲的肩膀
我开始嫉妒
家乡白发苍苍的伯父
和他的满堂儿孙
那爬上额头的幸福
圆圆的,满满的
就像去年中秋的月亮
今又清明
吴桂芬
向上滑动阅览
阴晦的天空
没有旁观者的板凳
唯有站在山顶的风
可以望见脚下的小河
腾空的物种
宇宙
无需凭空杜撰
轮回总要满足自然的期许
人间四月
芳菲抹去积雪
却见嘴巴滴雨的自己
冥想与挂怀
要用怎样的针线缝合时光的“碎”
清明之日
思念与祈愿都是立体的
追忆我的祖母
*洁谊
向上滑动阅览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穿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排排都有十二粒,粒粒圆滑无疵瑕……”
儿时的我听着祖母轻唱这首粤语歌谣长大,如今她离我远去已经有六年了,每到清明,我总忍不住思念她。
小时候,在我心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是祖父。做饭好吃的是祖父,腊肉青豆饭,蒸鸡蛋糖水,土豆鸡块,祖父都是顺手拈来,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给我们零花钱的也是祖父,每天给五毛钱,让我们买点小零食吃,而祖母是那个在背后烧火洗碗的人,有时候我们甚至忽略了她。直到祖父病重,她一个不到九十斤的八旬老人,硬是撑了两年,照顾中风卧床的祖父起居,从那时起,我觉得不能没有了她。
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在远离乡下的县城里面寄宿。我不懂得她经历了什么,而到我现在懂得了,她却远离我有六年多了。正如她以前常常跟我说的:“孙女,要你懂得祖母的难处时,恐怕我的骨头也能打鼓了。”清明前夕,想到此,我真想掩面而哭……
仿佛是从祖父去世的那一刻起,祖母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人,我才又重新审视了她的一生。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祖母,家中环境尚可,她的弟弟——我的舅公在香港发展,她一生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可惜两位姑姑在解放前医疗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很早就仙逝了。据舅公说,祖母比祖父大一岁,在当时女比男大不适合结婚的习俗中,祖母为了嫁给祖父隐瞒了年龄,但是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他们几十年恩爱互相扶持的美满婚姻。
在祖父从供销社退休以前,祖母一直和他异地分居,祖父在远方工作,祖母在家养活几个孩子,再干一些农活,辛辛苦苦几十年,等祖父退休回来,又为了扶持父亲,帮他带大了我跟弟弟,我想,祖母是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也尚未享受过多少的生活。然而,又或者是祖父退休后的三十年是祖母最幸福的生活,有祖父为她洗手做羹,和她一起种菜种瓜,生病的时候为她熬药,陪伴她每一天,从日出到日落,不用再忍受两地分居的煎熬。
祖父去世那天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祖母哭天抢地,仿佛要跟着他一起走,我们做儿孙的也特别伤心,却又不知道如何安慰祖母。三叔跟祖母说:“妈,爸多得你的照顾,如今高龄仙逝也算完满,您还有儿儿孙孙,要顾着自己的身体。”但无论是怎样的语言无法安慰一个从此成为寡妇的祖母,那是个无比寒冷的一天祖母失去了她的终身伴侣,我也失去了慈爱的祖父。丧礼的第二天,家族的儿孙上下十多人,好像约好了似的,相聚一起,在炉子放好木炭,围坐一起,点着火暖手。红红的木炭星火闪亮,炉前的子子孙孙用沉默和陪伴祖母……
在祖父去世的两年后,我考上了杭城的大学。对理想的追求的我,自小仰慕江南文化,对文学又充满了执着,加之自祖父的离世,与父母的疏离让我时刻想离开这个家。于是,带着对祖母的不舍,我毅然决然地坐上了从广州到杭州的一列火车,从此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到校后电话连线,听到祖母的声音后,我的声音不禁沙哑,开始后悔当初的任性与选择,如果选择了广东的高校,就不必忍受只能半年见一次祖母的相思之苦了,但是这个世界遗憾的是缺少后悔药……
大学的生活一直很充实,我每天忙忙碌碌,在书海中遨游,专心地准备计算机考试、英语考试和期末考试,有空之余和同学们游历了西子湖畔,浙江省博物馆……直到有一天,父亲打电话给我,说祖母因为挑东西扭伤了腰。那刻,我恨不得马上回去广东,回到祖母面前照顾她,可是我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杭州,我是有家也回不得啊!那时正值十一放假前,买票回家的人又特别多。我收到家里的信息后,马上骑着自行车到火车站买票,雨水淋湿了我的眼镜,排了三个小时长长的队伍,轮到我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告知没有票了!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我哭着坐公交车往火车站飞奔,心里下定决心就算多转几趟车也要回到她身边。经过一番周折,幸运的我终于买到了别人的退票。
回到家,顾不上一夜的未眠和浑身的疲惫,医院看望祖母。祖母躺在病床上,看到了远道而归的我,她笑了,我却再也忍不住泪水,牵着她布满皱纹的双手,“责怪”她不爱惜身体,要干那么重的活儿。接下来,在医院中照顾她几天,看着她慢慢地康复。病床前,祖母跟我说,有一次,她在睡午觉,好像听到我在窗外喊她祖母,她高兴地从梦中醒来,穿上衣服,走到屋外到处找我,可是怎么都找不到我,又没有手机,打不到电话。她说,那天,她想我想哭了……我无言以对,只是希望尽快毕业,找到好的工作,好好报答我的祖母。
不料,子欲孝而亲不待,在我回广东工作的第一年,没等到我工作稳定,没等到我出嫁,祖母就因病去世了。
后来,很长的时间,我都十分自责,真的不知道在祖母人生最后的四年,恰逢我大学生活的四年,她一个人是怎么熬过来的,或许有无尽的孤单、寂寞、无助、凄凉。
逝者已长眠,快到清明节,我多么地想念祖母——她的音容笑貌,她的一言一语。从今往后,我当好好地过每一天,让天堂的她放心……
痛
蝶儿
向上滑动阅览
深夜
咚咚的响声惊醒了楼下的邻居
水泥墙被母亲用手砸出一个窝
母亲躲进一个角落痛苦的呻吟
电话那头母亲说
我已不再想你了
那天的雨好大好大
下了一天一夜
我给母亲买的衣服
在路上奔跑奔跑
母亲走了
才知那痛有多痛
清明
窦筱筱
向上滑动阅览
清明是诞生的希望
万物生长春风和煦
清明是逝去的纪念
千古长眠万籁幽寂
饮一杯酒
咽下我的愁绪
折一支柳
抚去我的忧伤
取一抔土
埋下我的思念
你永远在我心里
你的和蔼温暖我
你的善良打动我
你的正直感染我
你的一切
化作清明的雨滋润我
我像那春天的小草
带着你的期许
带着生的希冀
成长
清明笺
张勋
向上滑动阅览
没人知道桑树和构树的野蛮生长
就像春天催醒的生机,占满河梁
我拿出的果蔬,斟满凭吊的肃穆
以及勾勒不如梦回
村落有煤油灯,心中有青蛙小池塘
那些有故事的人,走了很久
摊开了故乡、摊开杏花雨
清明笺上的墨疙瘩,多像矮坟点点
思父感言
张海英
又到清明写一篇,瑶台路远泪潸然。
儿时返学星何奥,壮岁从*梦已圆。
欲向彩云言细语,尤为心事问苍天。
若能去讯投家父,希冀来生再续缘。
追思
江静
向上滑动阅览
听妈妈说
奶奶的人缘特别好
我在奶奶的背上
穿街过巷
背带里鼓鼓的
喔,不知是谁家塞的瓜果
奶奶
我也好想背起你
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
灯红酒绿的夜市
奈何,我背不动你身上
三十六年的泥和土
难题
钟国强
向上滑动阅览
清明又到
母亲
我不悲伤
我心里很平静
我知道所有的母亲都会老去
而春草年年绿
这就是天地
这就是人间
我无能为力只能面对
只是
你不在的清明
既不清,也不明
你不在的所有节日
都不像节日
母亲
这可是一个最大的难题
你告诉我
我该怎么解答
又到清明
唐自志
向上滑动阅览
那是怎样的一种思念
从骨髓里迸发,血脉中萌芽
记忆里的坑坑洼洼,被春分唤醒的雨水
贯通相连
又到清明
忍不住对你瞻仰
欢飞的蝶影
早已遍布在萋萋荒原
追寻的路上
总有你的慈祥与微笑导航
镰刀挥舞
割不掉沉重的悼念
烛香袅袅
召不回远逝的故亲
三杯烈酒
化作缠绵的思念
无限深情
尽在深深一拜之中
清明忆父亲
*国仓
清明细雨子规啼,
父爱如山泪眼迷。
白鹤飞空往何处?
梨花飘落水流西。
清明
张灼辉
又到清明雨季时,清烟缕缕寄哀思。
假如孝顺双亲早,何必坟前懊悔迟。
祭祖
卢笙
向上滑动阅览
没有纷纷雨
没有断*人
相反
阳光很好
照着荒村岭
照着荣蔚公墓园
照着荣盛勋绍四辈先故的亲人
此时,这些水泥坟茔
应该是温暖的
此时,面对前来祭扫的后辈
他(她)们的感觉应该也是温暖的
尤其,当祭品供起
当香烛礼炮燃起
应该,此刻的阴阳两界
都有诸多的感慨
或唏嘘,而更多的应该是祝祷和期求
此时,我清晰听到了生们的喃喃
而先人们还是一如既往
静静,默默
日日,年年
按着后辈们的意愿
向着石桥塘的旧貌新颜
向着荒村塅的春荣秋枯
向着下公岩的夏涨冬落
向着国道上的南来北往
向着马鞍山的两个山峰
按着风水的视觉
静静,默默
庇佑,福荫
祭母
毕明
阴云蔽日飞车赶,未进家门泪两行。
柏下躬身忙覆土,坟头叩首复添香。
娘忧儿冷常临梦,儿惦娘寒怎置裳。
终有情心难孝母,可怜别绪两茫茫。
清明祭祖
李永清
白花遍地晓风轻,
献礼甘霖祭祖茔。
碧宇思亲含泪望,
蓦然岁月又清明。
绛都春·清明(二首)
管骏
向上滑动阅览
其一
清明时节。又细雨绵长,阴云生郁。湿透山红,千里无处飞蝴蝶。沉天闷鼓应哀发。掩住那、落芳轻啜。这番春景,尽作伤怀,替人凝噎。
休说。人间故事,算多少、泣诉阴阳撕裂。那夜谁知,一声叮咛成永别。青山埋骨愁无绝。断肠处、*孤冢孓。唯将牵挂消成,漫山碧叶。
其二
思随风去。到山野村岭,填些新土。栽种离愁,年年眉上清明雨。涩眸湿透迷烟聚。料应是、天堂飞绪。断肠季节,却载春光,共谁同苦?
歧路。当年一别,未曾想、此后再无言语。或有叮咛、埋在焚香烧纸处。孤莺声里伤心句。替人问、我儿归否?枯骨盼到成泥,向天泣诉。
怀念我的祖父祖母
邱劲松
向上滑动阅览
想起祖父祖母,我要掬一把泪......
祖父享年86岁,祖母享年88岁,于我,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存。
祖父祖母都是传统的农村老人,勤俭朴实,为人和善;祖父寡言,祖母健谈。从懂事起,我看见他们总是在没玩没了的干活。两位老人忙碌了一辈子,没有享过儿孙的福,临终前也没拖累家人,甚至没留下什么话就走了,走得那么安详。可谓是:“一世辛劳范式乡里,终生节俭泽留村邻!”
曾祖母生四子二女,祖父排行最小,人多地少,日子过得清苦。祖母是是邻村一大户人家之女,生活宽裕。祖父年青时高大魁梧,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逢农忙,祖父便到祖母家帮工挣钱,祖母的家人见他人老实,能干活,就把祖母嫁给了他。
祖父和祖母感情一直很好,生活虽艰苦,但他俩都是勤快的人,勤俭持家,生活还能维持。祖父祖母生四个孩子,两个夭折。父亲和姑姑出生前,祖父做一副担架,与堂伯父走三十多里路,把祖母抬到城里的洋楼(医院),家里没钱交医药费,祖父只能以稻谷换钱,在城里稻谷的价钱比乡下高,祖父便稻谷挑到城里卖,每天来回80多里路,历时40多天,脚走酸了,肩磨破了,才把父亲和姑姑出生的费用付清。说起这些,家人都会有一种落泪的感动,尤其是父亲和姑姑,眼里都含着泪花。
祖父的勤快能干,且力大无比,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年轻时祖父能挑多斤的担子,是犁耙田的一把好手,在生产队里,每年挣工分最多的都是他。祖母疼他,叫他别那么落力,他回答的总是那句话:“不做怎么有吃的?”大学毕业后,我在县*府机关工作,假日回家,悉祖父在山上放牛还没回来,去山上接他,瞬时被眼前的画面震撼:近80岁高龄的祖父正挑着两把柴,赶着三头牛在崎岖的山路走着。急忙接过担子,沉沉的,少说也有近斤重,没走几十米,我便累得不行,放下担子歇息。祖父笑着对我说:“累了吧,你久没干农活,不惯了,还是爷爷来吧!”听着祖父温暖的话语,我不禁热泪盈眶,竟说不出什么话来,歇息几次把柴挑回柴房,见柴堆满了柴,这都是祖父的功劳!
一次与弟妹一块回家,做好一桌菜后,叫祖父回来吃饭,见他正在屋后的田里耘田,祖父说:“很快就忙完,做事不能拖,你们先吃。”兄妹急忙几个下田一起把活忙完才吃饭。我们都劝他别太累了,他总说习惯了,身体还好,不干活反而不习惯。
我的祖父啊!您就是这样闲不下来,起早贪黑,不知疲倦!
祖母身材瘦小,但心灵手巧,干活麻利。纳鞋垫、缝补衣服,针线活做得很精细,还会做菜,做小吃,煮饭、洗衣服、种菜,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提起祖母做的油糍、油角、包角、水糍、酸菜、萝卜干、酸浸缸,我们兄妹五个至今仍津津乐道,现在家里做这些,不管是母亲做,还是姑姑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小时候家里10口人吃饭,耕12亩田,为填补家用,农闲时,家里做豆腐、做油糍、蒸酒卖。晚上,兄妹几个喜欢围坐在灶前边帮着烧火,边看祖母炸豆腐。第一锅豆腐出锅,祖母都会拣几块爆口的给我们吃,吃过豆腐后兄妹几个才肯睡觉。磨豆浆是祖母干的活,家里没有石磨,祖母带着小弟小妹(当时小妹仅四、五岁,小弟两、三岁),到下街三伯婆家磨,十几斤*豆往往要磨整个上午。记得我在城里上中师时,周末回家,下着大雨,邻居说祖母去磨豆浆,我拿起雨帽便去接祖母。刚到巷口,见祖母背着小弟,拉着小妹,挑着两桶豆浆,在大雨中蹒跚走着……这是我永远也不会忘怀的一幕,祖母用瘦小的身子,挑起家里的重担,背着全家的希望!农忙时,祖母更忙了,洗衣、做饭、晒稻谷,还带着年幼的弟妹,水井边,常常看到祖母背着小弟洗衣服的情景,晒谷场上,也常常看到祖母带着小弟小妹晒谷的情景。祖母带大七个小孩,我们兄妹五个,外加姑姑的两个孩子都是祖母带大的。
祖父祖母没读过书,他俩的宽厚仁慈、为人和善,远近皆知,有口皆碑,由此,他俩在村里享有极高的威信。印象中,祖父祖母从来没跟人吵过架,红过脸。村里谁家吵架了,都喜欢请祖母去评评理。祖母说这不是多管闲事,她说:“家家好,村里就好了,村村好,社会就好了!”朴实的语言包含着深深的哲理。祖父祖母常常告诫后辈做人要诚实谦让,千万别做坏事。记得十来岁时,我跟着伙伴晚上偷了邻村的十几只沙田柚,用麻袋装着藏在旧屋的稻草堆里,被祖父发现后痛打了我一顿,这是祖父唯一的一次打我,让我刻骨铭心,不敢再犯。
一直记得祖父祖母的节俭。自我懂事起,祖父没去过一趟城里,连镇上也少去。我出来工作后,曾多次备车回去,想接祖父、祖母到城里小住,每次都遭祖父拒绝,说这样会影响我的工作,还浪费钱,有空回去看看他们就行了。祖父少沾酒,爱抽烟,常常烟不离手。我曾买几盒“中华”烟给他抽,骗他说这是五、六元钱一包的,他从街头到巷尾,见到抽烟的乡里,必递上一支,说这是大孙子孝敬他的,别人告诉他这是很贵的烟时,他回来把我骂了一顿,嘱咐我以后不准买盒烟给他,要买就买旱烟,我只好每年都给他捎上好的旱烟。祖母每天都把我们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破了,帮我们补好。她总对我们说:“衣服旧点无所谓,只要洗干净了,别人就不会笑话。”兄妹们陆续出来工作后,回家时都给祖父祖母捎些营养品、食物什么的,或给他们一、二百元钱零用,他俩都阻止,说:“你们赚钱不容易,家里什么都有,以后不要带东西了,留着钱干大事情,我们在家里也用不着钱。”
一个冬夜,祖父下楼梯时不慎摔了一跤,经治疗仍行动不便,他说:“这下遭了,不能干活了。”祖母找一小板凳,在门前的墙角边放着,祖父天天坐在门前,看人来人往,话变得更少了……一年后,祖父在冬夜里安详逝去,一句话也没留下来。
祖母去世的前一天还煮饭洗衣,吃晚饭时对家人说,她看见一只在家里饭厅飞着的蝴蝶,对家人说这蝴蝶好像是祖父变的,告诉她祖父在天堂寂寞,要她去陪。家人安慰她这是幻觉,叫她不必多虑,然而第二天一早,祖母真的走了,还自己换上她平时总舍不得穿的新衣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悔疚啊!悔疚祖父祖母离去前没能好好陪陪他们。或许,祖父在天堂里真寂寞了,有祖母陪着,他一定过得幸福快乐!
想起祖父祖母,想起他们讲的重复一次又一次的不老故事;想起祖父做的一个个木制玩具;想起夏日里伏在祖母膝前,祖母给我摇扇取凉,给我剪指甲、挖耳;想起兄妹五个学习好时祖父祖母的那份高兴劲……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片段,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时刻萦绕心头!
回想祖父祖母朴实平凡的一生,写不尽,道不完,想起他们,脑海便浮现出一张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啊,每一张都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祖父祖母离我越来越远,而他们留给后辈的勤俭朴实、诚实谦让的品格却离我越来越近,教我进取,催我进步!
“亲人已仙游,未享儿孙福;游*于千里,如何度思量。”时值清明,行文至此,凭窗远望,在凄凄春雨中,仿佛又看见祖父祖母的音容笑貌,不禁泪流满面……
怀念我的大姑
罗秀艳
向上滑动阅览
清明又到了,说了好多年,去拜祭我那英年早逝的大姑罗群娣,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二十几年过去了,她其实一直在我心中。
这么多年了,也许见了她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因为确实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了,只是想起她我的心就很酸很酸。她是我所知道的亲人中最早离我们而去的,她离开时才三十来岁。她一定带着很多的不舍。八十年代中期她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打拼,三十岁才结婚,她那可爱的女儿才几岁,她的事业才起步,可是她还是走了。她永远地留在了那座她喜爱的城市。
在父母的眼里,她就是一个叛逆的姑娘。
她学业很好,可因为上有一个读高中的哥,下有四个弟妹,她初中毕业就没书读了。毕业没两年,不顾家人反对便当上生产队的妇女主任。那时计划生育抓得严,但是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人多力量大思想影响深远,群众们多是不理解,没儿子的想生个儿子,有儿子的又想多生一个,改天打架也有伴,东躲西藏去生。妇女主任也要挨家挨户去抓人,爷爷认为这是得罪乡亲的事,他极力反对她去做,为此他动员所有的力量来劝她,可她说了“国家不会随便定*策,定下的*策也总要有人去做。我工作的目的不是抓人。”没人能动摇得了她。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姑娘要是到了二十多岁还不嫁,就会有媒婆络绎不绝地来家里问亲。媒婆提的人,大姑一个也看不上。爷爷觉得,在她的工作上,主宰不了她已成定势,但是在婚姻大事上,“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那可是天经地义的。其中有一个男的五大三粗,一看就是劳动能手,家庭还不错,爷爷奶奶很中意,觉得女儿嫁给他,三餐不用愁。爷爷的专制和过于自信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夏日受到了挑战,一场争吵后,大姑顶着滂沱大雨,冲出逼婚的父母的家。
改革开放的浪潮越来越大,卷到了粤北的这个小乡镇。珠海经济特区需要大批务工人员,她满怀希冀填表报名,家里人带着各种担忧支持了她的决定。因此,她成为了乡里第一批劳务输出两名女性中的一个。她先后在雨伞厂、金星电子厂等厂做过,无论在哪儿做,她从来没有停止上进的脚步,有点积蓄后,她去学了会计,九十年代初,国企体制改革后,她已经是一个厂的管理了。至此,爷爷才知道,家乡不是这个姑娘的天地,他似乎理解了她。
而对于当时一个小孩子的我而言,她是一个带给我们骄傲的人。
最记得的就是她给我们家买回了方圆几公里也就两三台的黑白电视机,那还是一个大雪纷纷的大年初一,她带着电视机从珠海坐了几百公里的汽车,又在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下了车扛回家。她给了我有生以来第一个真正的玩具,一个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长睫毛大眼睛的布娃娃,穿着粉红色的裙子。还有我的第一条裙子,那是一条红色条纹的海*裙。我喝的第一瓶可乐、第一块夹心饼干、第一个利是糖……她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一瞬间,每次回来,她都会带回照相机,给家里人拍下当时珍贵的照片。如今,这些照片却成了我们家人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
然而,我却给大姑写了一封让我后悔的信。事情的大概是我要什么东西,她没给我,然后,在她去珠海的前一天,我居然写了一封信骂她,还把信放在她的旅行袋里显眼的地方。其实想要什么我自己早就已经忘记了,也许我当时也是只是无心的闹小脾气,但我仍很后悔写了那封幼稚的信。当然,她一点也没在意我里面过分的言语,毕竟一个大人怎么会跟一个小孩子过不去呢?她还是对我一直都这么疼爱我。可每每想到这,我的眼里更是泪水忍不住往下流,也许是在她的美好形象映衬下,我看到了自己的不堪,哪怕是一个无心的过错,我也不能原谅自己。
她的丈夫已再婚组建了家庭,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出来工作了,我们大家都生活得很好。时间改变了一切,但是大姑在我心中却一直没有褪色,她坚强,有理想,有主见,有远见,敢闯敢拼,爱家人……
愿我的大姑安息!
“唯存思念在人间”
邓带友
向上滑动阅览
最近,爷爷又清晰地出现在我梦中,他还是那样和蔼可亲!高高的额角,光秃秃的没有一丝头发,古铜色的皮肤,脸上展现出亲切慈祥的微笑,嘴巴露出一副金色和白色相间的假牙。他躺在一张竹椅上,神态安详地望着我,我连忙跑到他身边想抓住他的手,热切地叫他“爷爷!爷爷!”可我就是发不出声音来。正在我急切无助的喊叫中,我突然醒来了,心中感到十分惆怅……
对于我那死去的爷爷,我何曾忘却呢?正如苏轼写给妻子的两句痛彻心扉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我的爷爷名叫邓炳,出生于一九一八年农历四月十三日,于一九九九年农历七月十八日病逝,享年81岁。爷爷病逝时,我怀孕七个月,没有到殡仪馆给爷爷送葬,这件事一直使我感到极其遗憾和不安。如今,我的儿子已经22岁了,爷爷离我而去整整22年了。在这22年里,爷爷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眼前,频繁出现在我梦中,他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似乎每天都依然变着花样做出热腾腾的饭菜等我回家……他空闲时戴上老花眼镜,兴致盎然地翻阅着我书架上的书。爷爷孜孜不倦读书的身影,成了我记忆中最美丽的画面……
在我印象中,爷爷有一颗异常聪明的大脑。他精通数理,凡是遇到计算的问题,简单的话,爷爷能脱口而出;如果稍为复杂繁琐的数学问题,爷爷就从房里拿出一个珠算,一边念口诀,一边快速盘算,一眨眼功夫就能知道数目了。我那时候年纪小,看到爷爷能那么娴熟地使用珠算,心中又惊讶又佩服。
爷爷有一双勤劳能干的大手。他简直是一个出色的农夫!犁田、耙田、播种、插秧、收割稻谷、种花生、种番薯等等农活,他都做得又快又好。他擅长编织,能用薄薄的竹片编织各种精美实用的篮子,可以用来装菜;或者编织方中带圆圆中带方的筐,可以用来装稻谷。他能砌墙,建房屋。他还是个出色的木匠,乐于帮助附近的村民做各种家具用品。
除此外,爷爷半夜三更要打亮一支手电筒骑着自行车到各个村庄去宰猪,清早再到街上卖猪肉。爷爷待人和善,脸上整天挂着笑容,声音爽朗,见到熟人或陌生人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因而,很多人都喜欢买爷爷的猪肉,爷爷总是不到半天就卖完猪肉。每次回家,爷爷都会买一些糖果饼干给几个孙儿吃。我们那时候很馋嘴,见到爷爷骑着车子回家,总是像过节一样欢喜,蹦着跳着追着叫着爷爷,爷爷也很开心很满足的样子,丝毫看不出他熬夜工作的倦容,大概被孩子们的欢乐和笑声感染了。
靠着爷爷卖猪肉挣得的钱,我们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别人通常过节才能吃到肉,我们家却能够经常吃一些猪肉、豆腐和鱼。爷爷卖猪肉卖了很多年,一直经营这种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爷爷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是家里的精神支柱。爷爷非常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他对孩子们的理想和前途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他常常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设法跳出‘农门’,争取将来吃上‘国家粮’,这样才能摆脱‘脸朝*土背朝天’的贫困生活。”我把爷爷的话语牢记于心中。
最让我忘不了的是童年听爷爷讲故事的欢乐时光。
小时候,我们一家居住在偏僻落后的农村。乡村的夜晚没有城市的喧哗和繁华。那时,我们的村子没有电,家里没有电视节目的诱惑,也没有电脑上五花八门的新闻,我们点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几姐弟围绕着爷爷身旁听他讲故事,这是我们每天晚上最期待、最惬意的事情。爷爷是一个知识极其丰富的人,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爷爷总是不知疲倦地给我们讲故事,那情形实在太温馨!太难忘了!爷爷有时给我们讲感人肺腑的爱心故事;有时给我们讲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有时让我们猜谜语,开发我们的智力;有时让我们背诵《论语》、“三字经”或者唐诗……爷爷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如痴如醉。爷爷还常常对我们说一些耐人寻味的话语,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这些琅琅上口、闪烁着智慧火花的金玉良言,我依然记忆犹新,仿佛时时刻刻回响在我耳畔。现在回想,爷爷热忱地给我们几姐弟幼小的心灵播撒着知识的甘露,让我们从小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因为爷爷的辛勤教导,他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我从此和书籍结下了深厚的情缘,醉心于美妙的文学世界中。为此,我曾经撰写过一篇散文《书缘》,后来刊登在《清远日报》。
爷爷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飨德怀恩,词不悉心。”我想起了这么几句话,“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虽然父母亲给了我生命,但爷爷给了我无限丰富的精神养料。我要说,“生我者父母,育我者爷爷。”爷爷使我知道乡村外还有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使我知道除了语文、数学课本外,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书籍等着我去翻阅;使我从小立下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远大志向。
如今,又到清明时节了,我想借用一首诗歌寄托我心中浓浓的情感:“前时故人依稀在,今日已化清风去。长眠山中不愿醒,唯存思念在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