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一次偶然的采石中,繁昌县的癞痢山发现了远古人类活动遗迹,出土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及远古人类加工石具,证明在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欧亚大陆既有古人类生活遗迹。此一发现为人类起源多地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癞痢山原名花果山,顾名思义,早期是一个植被茂盛,水源丰富的区域。说明在远古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繁衍,换句话说,此地已成为适宜人居之地。
皖南这片土地,主体位于长江以南,地处在北纬30线左右。气候温润,植被茂盛,北濒长江,西接天目山脉,南部为*山山脉,西部连接江西(*山)山脉。
这块土地的地形地貌从地球板块碰撞开始何时形成今天的地形地貌不得而知。板块内最为有名的*山山脉,6亿年前为一片汪洋。约为4亿年前,地球板块运动导致海平面上升,2亿年前,海水退去,陆相形成。
皖南最早的形态应为山地和湖泊,境内的*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几条主要山脉,古丹阳湖则为最大的湖泊,因为围垦造湖,将丹阳湖划分为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等部分,现在的南漪湖在湖域面积上为皖南第一大湖泊。
不约而同,皖南最早的城邑皆逐水而居。古代交通不如今天方便,崇山峻岭之间的沟通,是以乘船实现。
水边可以浣洗,水边可以捕鱼,水边可以饮水。
皖南的城邑发源在*山、九华山、天目山流域的水路附近。
这里早期是吴越人的居住地,此地近长江濒太湖,古有中江水道沟通长江与太湖,自古是吴楚必争之地。早期的城邑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有爰陵(今宣州市区)、宣邑(今南陵县弋江镇)、陵阳(今青阳县陵阳镇)、鸠兹邑(今芜湖县*池镇)等城邑。其中爱陵、鸠兹邑位于在水阳江流域,鸠兹邑位于在青弋江流域,陵阳镇位于在南流河区域。
关于现今皖南人的来历,我们可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原有吴越土著,他们千百年世代居住在此地。另一部分为中原士大家族的南迁。第三部分为江南围湖建圩,大量北方地区的移民涌入。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民族。边境贸易的开展始于丝绸之路。
信仰穆斯林的商人把中亚欧洲的货物带到了内陆的中国,又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带往欧洲。
航海时代的来临更促进了全球各地贸易的发展。
皖南的贸易也是如此,皖南多山地、林地,少耕地。中原士大家族自古重视读书,所以皖南人自古崇尚读书学理,古代科举的录取率非常低,一部分未考中科举的人,选择书画、学医、易学(卜卦)、从商。或者成为一名匠人,农耕反而不是主要职业。
北宋以前的皖南,文化主要是宣州地区为盛,因历朝历代的王朝更替,毗邻金陵的宣城总是遭受战争的劫难,徽歙地区天然的山脉屏障,使人民获得较好的修养生息。自南宋以后徽州崛起,明清时代徽歙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
仅徽州一带就诞生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等。
皖南的徽宁商帮,最早形成于宋代。士农工商,古代商是地位相对较低的。
商人,要考虑做什么。商业的本质,是把东边的东西卖到西边去。
皖南山区通过青弋江、水阳江水路沟通长江,山区耕地不足,却盛产木材,茶叶;大量的匠人又生产了精致的手工艺品,芜湖、当涂等下游城市所处圩区,产粮富足,适合交易贸易。
这交易贸易的剩余部分,又适合自此处乘船循长江之上下游,上可到金陵,镇江,扬州,无锡,苏州。下可到武汉、九江、宜兴、重庆等。
其中扬州是重要的据点,可循京杭大运河至北方各境,直至京城。
而武汉,九省通衢,是湖北武汉的别称。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
另一部分循新安江或徽行山道进入杭州。
扬州、武汉、南京、杭州应为徽商在外的最大贸易基地。
另一个徽商经营的重点城市,应为芜湖。
芜湖占据地利之便,是青弋江入江口城市,自古就有商贸的传统。此地距离徽州老家不过两百来里,十分利于作为商业的跳板和大本营,芜湖亦为晚清安徽著名的通商口岸城市。
我们今天看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皆立于长江之滨。
宣城,发源于水阳江岸。歙州、发源于新安江畔。当涂(太平府)发源于裕溪河与长江的入口处。秋浦河发源自牯牛降,顺流而下入江口的地方建立了池州城。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何存在远古人类生存?
古丹阳湖流域与良渚文化的关系?
皖南的儒家文化对如今的教育有何借鉴?
徽商的发展与存续对如今的商业有何借鉴意义?
*山文化以及*山的特色到底在哪里?
......
这一切都有待去考证,去挖掘。
年,知行皖南期待带着这些问题,去亲身实地的考察,再把这些一路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
知行皖南感谢支持,知道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