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顶风云
文/王卫方
故事发生在风景秀美的南方大学。她是白云山下,珠江河畔的一颗明珠。宽阔的校园里,有茂林修竹,绿草红花,亭台楼阁,红墙绿瓦,湖水倒映成趣。画廊迂回,道路交错,环境优雅。是师生教学、科研的好地方。也是人口众多,人才荟萃,各有所长,各展才华,各怀理想,各有所思的小社会。
南方大学是我慈爱的母校,也是我与之朝夕相处的工作单位。我在这里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改革开放。从书生意气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我在这里度过了大半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往事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如昨天。
第一回、一路风尘进塔顶,走出大山眼界开
我叫王为,老家在湖南省益阳县泥江口一个偏僻的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高低错落的梯田,郁郁葱葱的树林,流水潺潺的小溪,平如明镜的池塘,零星分散的房屋。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对于家乡的美景,我的母亲并不欣赏。她说,这里太穷。你们将来有了本事,离开这里,到城市去吧。
母亲的话成了我努力的方向。后来我考上了益阳市一中,开始离开大山,但是当时还是农业户口。直到年考上大学之后,我才真正地变成了城里人。
高考之后,我便回家参加农业劳动,但心里总是想着高考的结果。虽然老师教导我们,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从事农业生产也很光荣”。但我想,升学好像更加光荣。终于等到有一天,估计通知书要到了,便徒步赶往益阳市一中。到了秀峰湖,便遇到市一中的一位老师。他说,你的通知书到了,但没注意考上什么学校。我说,“谢谢您告诉我这么好的消息,我太高兴了!”但是,到底是什么学校?只有到了一中才知道。于是我三步并为两步走,约五里路程,四十分钟后便来到了传达室,看到了录取通知书。
“哈哈,太好了,录取了南方大学历史系!”我情不自禁地说起话来。“哇!这可是国家重点大学(当时全国只有十几所)呢!了不起!”传达室的文爷爷和周围几个同学,都伸出了大拇指。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走起路来特起劲。我一边憧憬着大学的美妙生活,一边大步流星地往家赶,急于把好消息告诉家里。但到家后,我先卖了个关子,看看父母的反应。我搭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说,没考上。爸爸说,“没考上也好,家里正缺人手呢。”妈妈说,“自己复习一年,明年再考吧!”哥哥说,“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拿来看看!“我只好将通知书给他。”哇!南方大学呀!要得!要得!。老弟真有出息嘞!“哥哥脸上堆满了笑容。”是的嘛,我儿子应该考得上的嘛!“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我以为有了帮手,现在又靠不住喏!“爸爸无可奈何地说。
上下邻居们得知消息,个个上门道喜。有的说,“你们兄弟俩为我们王家争气啦,一家出两个大学生(我六哥二年前考上了北京大学),了不起哟!”有的说,“我们村好多年没出过大学生,你们是领头的雁子啊!”我说,“感谢邻居们的支持与鼓励。”
根据录取通知书的要求,农村户口学生必须划转粮食指标。我们村当时的平均口粮是每年斤稻谷。必须送到附近粮库才能划转。而当时我们到粮库没有车路,只能靠肩挑。恰巧当时邓同学在我家做客,我便请他帮忙。加上我五哥,我们三人每人一担。于是,我们稚嫩的肩膀上挑着近百斤重担(箩筐重10斤左右),在崎岖小道上挥汗如雨。走了15里路,终于来到粮库,顺利地进行了划转。
接到通知书的第三天,我就要上学去了。妈妈为我准备了行李,爸爸为我准备了路费,五哥送我衣服和钢笔,好几位邻居送给我零花钱。乡亲们敲锣打鼓来欢送,激动得我热泪盈眶。五哥送我到泥江口车站,洒泪而别。
一个连省会长沙都没有去过的年轻人,现在要到大城市去上学,会有怎样的经历?老实说,我一点底气都没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乘坐(益灰铁路)小火车来到益阳站后,再乘渡船来到大码头,住进花木兰旅社。睡一个竹凉板,一晚才三角钱。当时到长沙有乘轮船和乘长途汽车两种选择,由于轮船相对便宜,我选择了轮船。但轮船速度慢,花了十个小时才到达长沙码头。平生第一次到长沙,按常情应该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但是我没有。我怕迷路和受骗。在长沙火车站购了去南方市的车票,看到候车室座位较多,我便在座位上睡了一晚。是抓着行李入睡的(防偷)。醒来后,座位旁一个30来岁的男人找我聊天,“你到哪里去呀?”
“南方市。“
”我也去南方市嘞,我们同路啊。“
“那好。”
“你是哪里人呢?”
”水口山。“
”我是水满村,离水口山不远哩。“
我不知水满村在哪里,只觉得他好像过于热情,不想同他多讲话。
上车后,那人在我旁边坐下。告诉我,“下车后,你最好坐*包车到学校。”我佯装打瞌睡,不怎么理他。约莫十小时之后,火车到了南方市。下车时,那人要帮我拿行李,我不知他是真帮忙,还是另有打算,便婉言谢绝了。
出站后,许多*包车夫在拉生意,我便找到一位。但是语言不通。我便写了“南方大学”几个字给他,“啊,懒放代伙,响辙!”他做个向上的手势,我才知道是上车。“多少钱呀?“”压孟钱“他伸出一个手指头,我才知道是一元钱。他拉着*包车穿街走巷,不觉来到一座铁桥旁。“落来!”他做着向下的手势,我便下了车。他手指人行道,我便上了人行道。他却拉着车继续在车道上走。我虽然担心他拉着我的行李跑路,但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对付他。只好碰运气了。后来才知道,他应该不会打我行李的主意,因为他怕警察。
过了铁桥,就看到有佩戴南方大学校徽的学生,心头一热,感到特别亲切。心想,应该不远了。随后,到了南方大学西门。传达说,历史系的应该从东门进。车夫伸出三个指头说,“郑要三毫钱“。我便再给了他三角钱。一会儿工夫,便到了东门。
有迎新的校友早就等在那里,带我来到了东区一栋宿舍。
“你收拾好后,到对面一楼洗澡间洗个澡,然后到旁边的食堂吃晚饭。晚饭后,大操场有电影看,免费的。你去看吗?“负责接待的李同学热情地问我。我说,“我去看。”他说,“好,到时候我带你去。”
同学走后,我仔细地打量我的宿舍。这是一间旧房子,但装修得不错,有墙漆和地漆,十分干净。大约十几个平方,里面放了四张双层床。六张书桌。墙上贴有欢迎新同学的画。
收拾完毕后,我拿着饭碗走进了学生食堂。这食堂挺大,有几十张饭桌,十几个打菜的窗口。让我吃惊的是,米饭是不定量的,放在篾筐里任你装。“这真是太好了!我感觉进了天堂!“我自言自语地说道。因为前几年是暂时困难时期,粮食指标少,只能定量供应,往往吃不饱。今天终于可以放开肚皮了,怎能不高兴?我盛了一大盆饭,要了一个西红柿炒肉,美美地吃了一餐。
饭后,李同学邀我一道去看电影。他简要地介绍了学校和系里的基本情况。他说,学校有多名学生,多教职工。历史系有多名学生,30多位教职工。其中教授、副教授约各占一半。陈寅恪、刘节、金应熙、钟一均等教授名气很大。我们沿着林荫道边走边聊,不觉来到了大操场。
几分钟之后,电影开始了。《穆桂英挂帅》的大标题赫然入目。屏幕上展现了一个古代女英雄的光辉形象。她的豪气、才气和高超的武艺,深深地感染了我。
回到寝室之后,看到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原来他们是我的室友:广东的方文和、王瑞龙,河南的杨致立、许清元,江西的王水先。大家作了自我介绍,并逐一握手,就算认识了。我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大家同处一室,是我们的缘分。来日方长,希望大家多多关照。”杨致立说,“同学是缘分,相处数个春;互相来照应,生活乐无穷。”“没想到你出口成章啊!”大家都笑了。
今天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头一次,都是新鲜有趣的。人们常把学校比作象牙塔,而大学是象牙塔的塔顶,如果这种讲法成立,那么,我今天已正式进入了象牙塔顶。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想到这里,我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于是,在日记里写道:千里寻找读书地,万分享受幸福泉。
第二天,我认识了隔壁寝室的湖南老乡易成。便相约去游校园。易成是株洲人,瘦高个子,眉宇间透着灵气,真诚、热情。我们一见面就谈得来。我们首先到了孙中山纪念亭。这里有孙中山的*铜铸像,孙中山身着西装,气宇轩昂,表情严肃。铸像后面有雕刻的图画和文字,介绍孙中山生平事迹。铸像两边有各种花草。
随后我们来到孔夫子铜像前。该像为毕业校友、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捐赠。铜像高二米,孔夫子身着长袍,双手相握,目光炯炯,面带微笑。铸像后面有雕刻的图画和文字,介绍孔夫子的生平事迹。
随后我们来到樱花园。有余棵樱花树,虽然现在不开花,但树树枝繁叶茂,散发清香。有高年级同学告诉我,每年春夏之交,樱花爛漫,香气扑鼻,观赏的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有人在赏樱亭泼墨挥毫,吟诗作画。有人在樱花树下吹拉弹唱,轻歌曼舞。那才叫诗意盎然呢!
随后我们来到月湖。月湖,像一轮弯月,环绕在红色办公楼前,楼影倒映湖面,泛起阵阵清波。湖上有月湖桥和君桥,月湖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在湖面。桥下有瀑布,飞泻而下。君桥为平桥,桥上有四角亭和长廊,长廊上有《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画。亭柱上有对联。
联曰:“君子修身多学问,桥头感怀好文章”,“竹摇新月梅花俏,松映朝阳鹤影红”。
湖中有赏月亭,亭柱亦有联。
联曰:“翠竹掩红楼别开天地,青山依绿水点缀乾坤。”此联是对当前景物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含笑腊梅唤醒奇葩千树,溢香春笋挺起翠竹万枝。”此联把静物写活了,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一看就知,这是高人所写。
最后我们来到历史楼,该楼六层,是历史系师生办公和学习的地方。楼前有著名史学家的雕像,司马迁、司马光、陈寅恪、陈桓、范文澜、郭沫若、周谷城、刘大年等。每位史学家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令人怀念和尊敬。
校园的风景丰富多彩,既有自然风貌,也有人文景观。叫人流连忘返。它其实就是一部大教科书,叫人受用无穷。
“今天的收获太大了,使人大开眼界!”我情不自禁地对老易说,“大学就是大学,真的与众不同!”“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所未见哟!”易成附和道。
那么,大学真如象牙塔的塔顶那么纯洁吗?那么与世无争吗?我进入大学后,将面临怎样的经历?
-----请看下回-----
作者简介
王卫方: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县,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后在益阳县一中丶县九中丶益阳市教师进修学院丶湖南科技大学任教师。先后晋升为副教授丶教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丶系副主任丶系*总支书记。退休后任学校教学督导11年,其中任督导团副团长6年。
资江文化编委会
荣誉顾问:丁力刘小武罗鹿鸣
顾问:郭辉李不嫁杨放辉
刘小文张绍民高文广
陈丽君涂前飞陈源益
社长:陈拥*
总编:曾灿颖
主编:何曲强高林王晓卫
彭柏舟刘平凭
责编:危平周杨钟家奇
编委:杨一之胭脂小马陈慧飞
早布布朱兆盟付明刘雄
*月生林小平李春方
钟简单丁锦群刘国平
昌既非陈季张
刊头题字:*月生
趣味楹联邀您一对
各位师友,才子才女们,此处对对子喜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