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的文化味儿
上世纪60年代,枝江从宜都分离出来后,江口在枝江县有如家庭长子身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任何事物都有兴衰沉浮。千年古镇江口的繁华繁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才日渐式微。新千年之际,县城及周边集镇产生了激烈的虹吸作用,镇上的住户、人气乾坤大挪移一般,工厂重组搬迁,街市冷清,人去楼空,经济和文化无可奈何地衰败下来。前些年,上级*府撤销了其镇级行*单位建制,改为社区。
经济,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得见、摸得着;而文化,无形无影,需要有心人用心去体悟。
年,我在江口降生,父亲起名带一个江字。当时母亲难产,赤脚医生没奈何,遂请人冒雨抬医院分娩。险情复杂,延时至翌日才接生,好在母子躲过一劫。后听母亲讲,以苏医师为首的江口妇产科,技术高超,医德高尚,技术水平全县领先。其他科室亦伯仲不辨。就中医而言,董楚珍、晏子为暂且不说,我求医过的甘子贞针灸疗法就很有效;李鹏先对风湿,胃病,妇科等疑难杂症口碑很响,远近患者慕名而来。据说,李鹏先还有一些“土方秘方”,治起病来每试必爽。西医这一块,罗其云主治医师业务精湛,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他对病人询问、检查相当仔细,处方慎重,常常写完后还要修改一遍,一般少用贵药,能门诊治疗的,尽量不让病人住院。病人带药回家时,他会反复叮嘱家属关于护理和用药的注意事项。我本人及家属患病时,没少麻烦罗医师,每次都花钱不多而痊愈甚速。
江口对群众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发挥过巨大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口影剧院是全枝江仅有的两三所放映场所之一,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也在该剧院演出过。年,我第一次到江口看电影。由几个大队(村)小学包场,五分钱一张票。同学们欢呼雀跃,天不亮就起床,步行十几里,就为享受一次文化精神大餐。那个时候,镇周边各大小队的电影放映员,都来自江口影院。
镇上还建有县城才有的群艺馆、新华书店。年,我在江口学手艺,闲暇时会到群艺馆免费看书,有时候会看到工作人员催促为止。常在江口新华书店买书,文学的、业务的,让我受益匪浅。
“枝江楠管”早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它的兴旺与传承,江口也有一份功劳。江口茶馆是枝江楠管艺人的重要舞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亲眼见过江口上下街茶馆的经营情景,生意兴隆,座无虚席。茶客们边品茶、边听书的那种悠闲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茶馆鲜有打牌者,茶客皆为听书而来。茶馆老板常会请一位楠管先生驻店表演,从茶钱里抽出一部分利润作为楠管师傅的工钱。我师傅很喜欢听楠管,每次有事找他,十有八九在茶馆里寻着。他所知晓的《东周列国志》《三国》《水浒》等故事,都是在茶馆听书学来的。
我本学手艺出身,江口手艺行业值得一写。单就九佬十八匠这一块,江口也走在全县的前列。我经常听师父讲,镇上很多手艺人都属于“门第师”,即三代以上从业。解放后,江口镇上很多手工业者,在公家开办的企业中找到了用武之地。木匠行业有杨召*,漆匠行业有*递禄、*递富,他们在旧社会开店,在解放后加入江口木器社。瓦匠刘再兴及徒弟,加入了江口建筑公司。画匠、纸匠*和平,加入了工艺美术店。还有一些铁匠,加入了机械厂(农机厂)。上述这些手艺人,加入工厂后都成了业务骨干。至于肖氏称匠铺、谢氏豆腐铺,还有不知名的篾匠、皮匠、榨匠等,一时八仙过海,干得热火朝天。我师傅说:江口自兴起到繁荣,几百年来,手艺行业顶起了半边天。
可贵的是,江口各行手艺技能,大多能向周边乡村推广。改革开放伊始,江口镇周边,新场、问安、百里洲、三长等多地青年手艺人,有相当一部分在江口拜师发脉。有的是沾亲带故而来,有的是人托人,保托保而加盟…….他们从师学成之后,再带徒传艺,直至徒子徒孙,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农村脱贫致富的门路。
多年来与江口零距离接触,我对江口怀有深厚的情感。我摸过江口镇的文化脉搏,嗅过江口镇的文化气息。它犹如陈酒,经年酝酿,醇厚绵长,这就是所谓的老酒醉人吧!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盛江萍)
本期编辑:邓小
编审:张同
枝江作协公众平台投稿邮箱:
散文编辑邓小:zjwri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