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江口县桃映镇大树坪茶叶基地里,茶园管护员正在茶园里给新栽种的茶树苗锄草施肥,一片忙碌的景象。
近年来,桃映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通过近十年的发展,茶产业已初具规模,建成生态茶园近万亩。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助力江口桃映茶叶走出大山。
村企合作,走出致富新路
站在大树坪村生态茶园里,望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茶树,大树坪村*支部书记王国平心里感慨颇多。“在发展初期,好多群众不理解,认为自己没得多大利益可享,舍不得把土地拿出来发展。”
在经过入户走访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后,大树坪村决定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群众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享受入股分红,同时合作社组织村民到茶山务工的方式,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合作社的参与,有效的解决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土地矛盾纠纷问题。
年以来,大树坪村种植茶叶亩,带动了本村余人就业,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提供了产业支撑。
近年来,在县委、县*府大力发展生态茶的战略部署下,桃映镇在新寨村、大树坪村、瓮会村、匀都村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万亩茶叶示范区,采取“国家投入、*府组织、部门协作、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模式,引进上海、浙江等地客商在江口县注册成立了贵州江口梵圣神峰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申安玉峰白茶有限公司等5家茶叶公司,按照高质量、高标准建园要求,大力种植白茶、*金芽等系列国家级优良品种。
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生态茶园基地1.12万亩,其中已投产面积5亩,年以来新植茶园亩。
示范带动,培育发展动力
近日,江口县桃映镇茶溪村村民李万松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在自家茶园里对茶树进行修剪。
“按照统一要求管理茶园,不仅保证了茶叶的品质,而且为周边群众解决了务工需求。”李万松介绍,去年茶叶纯收入达30万元。
“我们村山多地少,没有产业支撑,耕地面积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全村多人,近一半人外出务工,群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茶溪村村委会主任任*华回忆起以前村里的情况尴尬的说到。
李万松,男,中共*员,土生土长的茶溪村人,最早于年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已在茶溪村建成茶园余亩,为村里解决了务工岗位余个。
“光靠种植茶叶不是长久之计,大部分的钱都被别人赚去了,群众的利益就很低了,必须得有自己的加工场地。”李万松说到。
尝到了甜头的李万松说干就干,年初,李万松自筹资金余万元,在茶溪村坝竹坪建起了占地8亩的茶叶加工厂,目前加工厂生产线已全面上线生产,预计今年年产值将达万元。
任*华介绍,下一步茶溪村将主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大力发展茶叶、精品水果,打造农旅一体化生态旅游村寨,采取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创新思路,解决发展难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必须在保持生态的前提下,念好‘山’字经,在‘山’上下功夫。”桃映镇*委书记龙江波说到。
据悉,桃映镇茶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和生态条件。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海拔--米左右,土壤PH值在5.5-6.5左右,全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点,具备发展茶叶的良好条件和优势。
“现在我们村产业发展起来了,我通过在茶山务工每年能够有2万元收入,比起到外面打工强多了。”新寨村村民杨春菊笑呵呵的说到。
杨春菊是新寨村贫困户,得益于桃映镇大力发展生态茶叶,已于年实现稳定脱贫。
青山绿水美如画,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来,桃映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念好“山”字经。探索实施“民心*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致富新路。
年以来,全镇生产茶叶产品余吨,产值达万元以上,为当地余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多万元。(李坤)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