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舍村一位银器老艺人正在精心打造银器
福安新闻网消息(张容声张淼海)8月22日,福建省委*校雷弯山教授携同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摄制组一行,来到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后舍村拍摄该村手工制作银器及自然风光,届时通过跨省媒体展播,让传承百年的畲乡银器以及穆云畲族乡后舍村自然风光得到进一步展现。
后舍村位于福(安)穆(阳)公路沿线,是科后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行走在该村新建的“凤凰到此”广场上,隆坪全境尽收眼底,远方的穆阳亦笼罩在薄薄的轻雾之中,美丽而端庄。整个村落在各级**组织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个充满着浓厚畲族色彩的宜居宜游美丽后舍正在形成,村中逐步完善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银饰工艺展楼的落成,使得畲银手工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展现。
后舍村最早居民是雷氏畲族,先民于清顺治七年(年)由十五都赤墘迁入,“后舍”又名“后漈”,相传屋后山峦有一泓瀑布景观,故也有了此地名。后舍村左右两侧被两条山脉紧紧环抱而形成U型小村落。
到了清代的雍正后期(~年),后舍村来了吴姓族人,他们来自客家聚居地的汀州府,还带来了娴熟的银器制作技艺。从明朝开始,福安西部就是福建重要的银矿开采地,这里除了产出大量的由官家控制的“官银”运往京师外,尚有少量个人开采的“私银”散落民间。因此,也为民间的银匠提供了丰富的银器品制作材料,畲族传统服饰中需要华丽的银制品也由此兴起。
后舍村银器艺人制作的“银器凤冠”得到大家青睐
吴姓村民很好利用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以他们带来的汀州客家制银技艺,结合同样源于汀州的闽东畲家服饰图案、穿着要求、器具本色等,创造性打造出了技术精湛、特色鲜明的闽东“畲银”系列产品。有畲族婚嫁的凤冠、龙凤镯,小孩满月长命锁、胸牌、奶铃、脚镯,八卦戒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畲族新娘婚嫁时佩戴的凤冠。
后舍畲银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穆水流域畲族银器的制作基地,闽东诸县畲族群众慕名而来,皆为能获取一套“后舍畲银”而自豪。特别是“后舍畲银”成为了闽东畲族姑娘出嫁嫁妆中向往之物、必备之品,这极大程度促进了“后舍畲银”的发展。同时“后舍畲银”亦为汉族同胞所青睐,许许多多的汉族姑娘亦象畲族姑娘那样把“后舍畲银”当作自己出嫁的必备之物,这样“后舍畲银”也就有了更大的市场和商机。吴姓银匠很快看到这点,就行担悠悠,游走于闽东畲汉山山水水间,为她们加工制作银器,曾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曾几何时,吴姓银匠们还与畲族女子通婚,并沿袭了畲家的风俗习惯,融入畲族群众中,成为畲家的一员。近三百年来,后舍村雷吴两家族,亲密无间,和睦相处,雷姓族人向吴家匠人学艺,技艺相承,不绝如缕。“后舍畲银”也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硕的文化内涵和丰瞻的艺术底蕴以及娴熟的制作工艺,许许多多优秀的银器制作人才也在这其中脱颖而出。
后舍村一位年轻的银器制作传人正在精心打锉银器
打开清咸丰二年(年)举人铜岗、谢帆、陈景安编纂的《渤海郡吴氏宗谱》至清光绪十九年(年)陈景安之子陈受编修的“吴谱”,再到民国乙亥年(年)二十二世孙吴种攀重修的“吴谱”,就可知自“十八世”银匠“常兴公”迁居后舍村起,历数至今,已传8代,涌现出的银匠制作艺人多之又多,而这其中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吴成发、吴寿言、吴维润等“民国匠人”,被誉为了闽东畲银的“后舍三杰”,他们成竹在胸,技艺在手,一如既往地制作银器,保持了“后舍畲银”的百年艺术雄风不倒,从而也使“后舍畲银”成为了穆阳溪流域畲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在*和*府的关心支持下,年,后舍银饰工艺展楼建成(33平方),后舍银匠以老带新,“后舍畲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吴国清等新的一代传人正沿着他们先辈创下的足迹阔步向前。
为后舍畲银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