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降价馅饼之后是陷阱
近期,有关电信资费下调的报道相继见诸报端。先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宣布自10月1日起对部分客户实行全面的免费接听;之后中国移动也于近日宣布,正在筹备相关的费用下调工作,并声称将会有更具有竞争力的资费方案陆续推出。 各大电信运营商主动推出优惠举措,的确让消费者看到了话费降低的希望。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优惠措施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3G时代鸣锣开道,以看似低廉的2G业务话费,为更加惊人高价的3G业务争夺客户,“馅饼”后面紧跟着的就是“陷阱”。 随着3G通信时代渐行渐近,既有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明显变化。届时,极有可能形成联通、移动、电信三分天下的格局。从理论上讲,相对均衡的竞争局面理应有利于消费者,但事实却未必如此。鉴于三大运营商所采用的运营络各不相同,彼此系统间的兼容不足,导致在看似均衡的竞争格局背后,其实更像是一个个坚固的垄断堡垒。 以未来3G络看,三大络系统各行其是、互不兼容,导致从电信上游设备,到终端的服务内容形成了三个相对垄断的群体,这就为三大电信企业掘金3G埋下了伏笔。事实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与电信企业争相降低2G话费不同,任何与3G有关的费用开支都高得让人咋舌。就以国庆节期间中国联通高调推出的3G络iPhone手机为例,其价格之高远超市场的预期。市场之前对iPhone手机的价格预测是在2000元左右,然而结果却是大出意料,联通给出的最便宜iPhone3G手机也需要3099元,此外还要加上预存话费5999元。如此天价的收费标准,显然只有所谓的高端客户才能够奢侈地享用,至于其余的多数消费者则只能望“3G”而兴叹。 由此可见,三大运营商之所以相继大幅度降低既有话费,并非是市场竞争发挥了效果,而更像是以低价为诱惑,来换取未来更大利益收入的商业技巧而已。其实,如果仔细分析电信企业的收费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囿于运营商的垄断供给格局,国内庞大客户的话语权“旁落”已是一种常态。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严重失衡,相关价格争议的结果往往都是向运营商利益的倾斜。 每当市场要求降低电信资费的声音发出,电信供应商总是用林林总总的借口予以驳斥。此前针对取消固话月租费的呼声,电信部门否定的理由是,固话领域月租费是运营商维持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若取消将会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灾难。而实际情况却是,对于已经收取了几十年的固话月租费来说,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其累计的收入早已完全抵补了最初络铺设成本。 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却成为高收费的理由,这样的“美事”也只有在垄断背景下才能得以维系。可见,对于国内电信领域,竞争格局目前还只是假象。在有限的竞争下,运营商推出的各种营销举措只是“点到为止”,并且一旦有诸如3G等新垄断业务推出,就会毫不客气地举起利润大刀砍向消费者。总体而言,我国电信企业的平均利润高于20%,而即便是在电信业发达的美国市场,相关的利润率也不到1%。 为抢占高端3G市场,电信企业大打低价促销牌,但这一举动却无法形成质的突破。在垄断依旧甚至被强化的格局下,消费者期望电信资费能够真正下降,目前还只是一个奢望。(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