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木乃约热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同时也在网上引发热议,他的励志人生打动了许多人。
7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木乃约热及其父亲、村干部,还原了这位18岁少年的成长之路。
木乃约热出生在凉山甘洛县的小山村,小学在村小读书,初、高中在甘洛中学校就读。今年高考,他以分的总分成绩,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北京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创造了甘洛本土培养学子考上“清北”的历史。
12年寒窗苦读,他终于走出大山。木乃约热的父亲说,儿子从小学习就很刻苦,周末回家常“挑灯夜战”到凌晨。在查询到录取结果之前,儿子还在帮家里干农活、割猪草。
对此,木乃约热笑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出生在农村,习惯了干农活,暑假就想帮家里减轻点负担。他说,一路走来,感谢学校和老师培养和父母的养育,“妈妈还没有走出过甘洛县,这一次我想带妈妈爸爸去北京看看。”
从小学习刻苦努力
周末回家常学到凌晨
巴拉村位于甘洛县西南部,平均海拔米,木乃约热从小就在这里生活,小学时期就在村小巴拉小学校读书。
父亲苟尔打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前家庭条件不好,自己读了初中就外出打工,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我就希望孩子们多读点书,将来走出大山去看看,即使家庭再困难也要供他们上学。”
据苟尔打付介绍,木乃约热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读村小的时候,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哥俩学习就比较努力。无论是刮风下雪,他们都坚持去上学,没有缺过一节课。”
木乃约热小学毕业后,到了甘洛中学校读初、高中。苟尔打付说,儿子木乃约热刚去县城读书时,学习上还是有很大的压力,“那时,村小都没教英语,初中刚开始学还是要吃力一些。他自己也比较刻苦,初一时是年级第二名,初二之后基本保持在年级第一。”
在苟尔打付看来,儿子木乃约热在这次高考能取得好成绩,与学校、老师的辛勤培养分不开,同时也和儿子的自身努力分不开。“以前每次周末回家,有时要学习到凌晨一两点,我们看到都很心疼,叫他第二天再学习,他都说再坚持一会儿。”
哥哥是他的学习榜样
哥哥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即将上大三
木乃约热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初一、高一的时候,不是很适应新环境,为了赶上学习进度,有学习到深夜的时候,“当然,也要适当放松,做到劳逸结合,到了后面就好了。”
在学习的路上,木乃约热以哥哥为榜样。哥哥小学毕业后,去了绵阳市读初、高中,高考理科以分的裸分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开学即将上大三。“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也会向哥哥请教,他给了我很多鼓励。”
与哥哥不同,木乃约热一直在甘洛县读书。今年高考,木乃约热取得理科裸分成绩分,加上少数民族加分20分,总分为分。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他被北京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据了解,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原贫困地区学生。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甘洛县曾是贫困县,于年实现脱贫摘帽。近年来,不少外地教育人才对甘洛县进行“组团式”帮扶,比如甘洛中学校支教校长吴云威,原来在浙江宁波市奉化江口中学担任德育副校长。木乃约热被北京大学录取,创造了甘洛本土培养学子考上“清北”的历史。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甘洛县的大街小巷,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木乃约热的励志经历被很多人点赞。巴拉村的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木乃约热从小读书就很努力,村里有志愿活动都会主动参加,他被北京大学录取后,全村人都很高兴,村上还奖励了他元。
录取前还在干农活
“暑假就想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他被录取之前,我们一家人都很紧张,直到7月15日查到录取结果,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对于儿子被北京大学录取,父亲苟尔打付很自豪,也很高兴,“他们哥俩都考上了好大学,亲戚朋友们都很羡慕。我也经常告诉他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那些帮过我们的人。”
苟尔打付表示,木乃约热被录取之前,每天还在帮家里干农活,扯豆子、割猪草、除草……即使在录取后的这几天,他和哥哥依然在坚持帮家里干农活。木乃约热笑着说,他出生在农村,从小习惯了干农活,“暑假就想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木乃约热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平时也很注意学习方法,比如做不好的地方,就尽全力去改正。“以前,我的英语书写不好,我就反复抄笔记,直到书写改好,成绩也有了提高。这一次高考,英语考了分,语文考了分,数学考了分,理综考了分。”
他说,被北京大学录取很激动,也有点出乎意料,“我以前想,要是考不上‘清北’,就考一个浙大吧。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这个暑假,他计划在帮家里干活的同时,有时间就去考个驾照,或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对上大学有所帮助。
一路走来,木乃约热很感谢学校老师的培养和父母的养育。他告诉红新闻记者,妈妈还没走出过甘洛这座小县城,“这次考上大学,我想带妈妈爸爸去北京看看。”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彦霖
本文作者:红星新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