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佩奇
人间四月,芳菲尽染,都江堰五彩绽放。
4月24日,两万人参加的成都双遗马拉松在都江堰开跑,城市人文与竞技体育点燃都江堰的激情。
成都双遗马拉松
4月2日,全球观众聚焦的都江堰“放水大典”盛况,通过“电视+网络直播”让全世界重温千年文化……
忙,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姿态。
“如果你来都江堰,我一定不止带你去都江堰。”去年底,一位当地人在看完自媒体号星球研究所《去成都,为什么要去都江堰》的文章后这样说道。
这句话的背后,有两层含义。
其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孕育了古蜀文明的岷江,于都江堰进入成都平原,分为内外两江,至江口复合,经乐山、宜宾汇入长江。
其二,都江堰市。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于一身的“三遗”之城、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这个以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命名的城市,“天府之源”“水利鼻祖”之外的title,同样耀眼。
都江堰(摄影:何勃)
话意也很简单:都江堰,不仅有水利工程,还有更多可游可品可体验的精彩。事实上,两个“都江堰”,究其精神内核,有着开合之间的异曲同工——
前者,为解常年旱涝灾害,乘势利导、因地制宜,成就伟大创举;
后者,为促城市发展建设,借势而进、张弛有度,铺就美好生活。
两千多年来的一以贯之,也给予都江堰擘画未来的底气:都江堰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努力建成以世界遗产为特质的公园城市首善区、以产城融合为基础的全国旅游强县典范,成为成都“西控”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这是一个千年可见的都江堰,也是一个新时代下,想象之外的都江堰。
《夕照都江堰》(高明鑫摄)
古
与
今
都江堰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古老城市
古往今来,文化都是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最佳名片之一
古今贯通,都江堰在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上紧紧贴合历史文化
独具魅力,大放光彩
今年清明小长假,都江堰全市共接待游客62.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04亿元,再次实现“双增长”。
每年,都江堰会迎来国内外游客约万人次。去年“五一”假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接待游客数量依然超过百万。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其本身足具吸引力。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这里的山山水水,不仅是外地游客的打卡胜地,也成为了成都人心中不变的记忆与寄托。
如今,人们对旅行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粗放简单的阶段,而是深入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希望在旅游中感受到文化的滋养,通过旅行追寻真正的自我。这给全球旅游目的地都江堰带来了重新诠释千年历史文化、重新创建当代都江堰的契机。
然而,文化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流动的历史。这种流动性,往往来自现代对古代的重新定义与解释——
都江堰遵循规律,并付诸实践。
公元前年,蜀郡守李冰大手一挥,玉垒山下凿开了一条“流金淌银”的宝瓶口,徐徐展开了一幅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画卷,也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千年以降,都江堰用它开放的胸怀,默默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四川儿女。
宝瓶口(摄影:何勃)
大开,大合。
在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协副主席王国平看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后,至少体现出三种融合。
其一,蜀地各民族共饮一江春水,共享一片富足,促进了古蜀人民的融合发展。
其二,治水文化是岷江“江源文明”的核心,古蜀文明从“江源”滥觞,通过治水在成都平原得以生生不息、物华天宝,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余秋雨曾说,“都江堰是解读中华文明的钥匙”,这是文化和文明的融合。
其三,推动了都江堰灌区乃至四川的文旅资源融合。“以都江堰为核心,岷江上游四姑娘山、九寨沟、黄龙,中下游的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灌区的三苏祠、三星堆、金沙、杜甫草堂、西岭雪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个因水而兴、以水为魂、风格各异、品质出众的旅游、文化、美学空间。”
虹口漂流(摄影:何勃)
开合之间,蕴涵古今贯通的传承。
年,都江堰市正式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也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区县,形成了由景区观光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都江堰样本”。
于成都而言,都江堰何止是一个“头衔”,其本身就是天府文化的源头活水、鲜明符号、特色名片,推动着成都、四川乃至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
年8月14日,都江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三大“世界遗产”金字招牌的城市。
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遗产青城山(摄影:高明鑫)
两千多年来,岷江水从鱼嘴堤分流而下,都江堰的传统历史文化也与岷江一样奔流不息,流到现代,流向都江堰创造的全域旅游时代。
随口一数,一只手便不够用——
有以“三遗”资源为核心的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生态旅游产品;
有以熊猫谷、熊猫乐园、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大熊猫主题旅游产品集群;
有全国田园诗歌小镇、川西音乐林盘、问花村等为代表的农旅融合、景城融合精品景区……
熊猫乐园(摄影:何勃)
全域,拉开,细看,每一点,都跟其历史文化紧紧贴合。即使是成都融创文旅城也不例外。成都融创文旅城——拥有5万平方米全球最大造雪区的融创雪世界,打造了藏羌秘境、融创乐园,将蜀水文化、道教文化、熊猫文化进行巧妙融合。
山川张弛之间而神采自生,大抵可以用来形容当下的都江堰。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它,正在通过打造全域旅游,重新诠释这座千年山水古城。
进
与
退
进,是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
退,是坚守生态屏障,天人合一
“西控”主战场,从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
进退之间,转换有道
“青城山下白素贞,飞身遥指问花村。”这是今年春节,四川人“朋友圈”的一句流行语。
流行语背后,有着一个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问花村,位于青城山镇大通社区,规划面积余亩,以“花”为主题,打造出“林盘+文创、康养、旅游”三类场景,2月6日开园后,就从众多乡村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
数据是最直观的佐证:两个多月时间里,累计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万元。2月25日抖音成都游玩人气榜显示,“问花村”热度超万、位列风景名胜领域第三名,是前五名之中唯一的非4A级景区。
问花村
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打开新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这是年成都提出重塑经济地理的“十字”策略以来,整个西部区域都在思考的问题。
省社科院研究员郭晓鸣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