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黄陂木兰湖的起源1959年建设的夏家寺水
TUhjnbcbe - 2024/6/7 22:57:00

木兰湖

木兰湖原名夏家寺水库,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修建于年,如今是著名的水利风景区。六月间笔者在黄陂乡间采访了部分当年的水库建设者,写成《木兰湖——饥荒时期修水库亲历者口述记录》。日前笔者又到黄陂南部的三里桥、武湖移民安置区采访了上十位夏家寺水库的移民,请他们介绍自修水库起至今几十年的生活。采访为随机进行。

木兰乡原名塔耳乡,是黄陂著名的苏区,曾走出了杜义德、陈福初、袁学凯等七位开国将军,革命烈士众多。夏家寺水库的建设,塔耳农民付出最多。他们除了和黄陂其他乡镇农民一样参加工地劳动以外,许多人还承受了失去家园之苦。失去家园以后许多人在山坡上后靠安家,还有一两万人迁移到黄陂南部的武湖、三里桥、大潭原种场以及东西湖区等地。安置区原是荒湖滩,当时三里桥整个是无人区。

听这些移民们的讲述,当时条件恶劣,水灾频繁,血吸虫等疾病泛滥,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水患在滠水改道、武湖大堤、武湖泵站等工程修建以后才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今时过境迁,移民区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前几年国家出台政策,对老移民和出生在安置区的移民后代按不同标准发放津贴。

走在移民区,仅仅看居民住房,大体上已经看不出和黄陂其他地区农村有重大差别。

三里桥许多移民修的三层楼,武湖一带很多移民都住进了还建小区。

武湖一些地方已经是高楼大厦,正在建成为汉口城区的延伸部分。

三里桥离汉口北很近,汉口北的家具城已经修到了离三里桥集镇几里路的地方。

相较于安置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全国最大的移民镇钟祥柴湖镇,这里的民生面貌和城镇发展总体上无疑要好上很多。

走进一些村子看,还是可以发现这里和其他农村的区别。三里桥的移民村,虽然村名是新的,但村民小组的名字却是塔耳老家的,不同姓氏的湾子房子做在一起。三里桥集镇一带,夏家寺水库和梅店水库的移民的房子一栋接一栋沿着滠水故道绵延几公里,这种布局在黄陂其他地方可能是没有的。滠水的故道,如今已是一潭死水,颜色暗绿,污染严重。

这次采访是随机进行,碰到哪位是哪位。老人们都很客气,对人很尊重,令人起敬。老人们谈起当年,基本都是很平和的语气。对当年的苦难并没有很多怨言。有几位老人谈起了现在国家对移民的优惠政策,他们表示心里有数。多数老人表达了对塔耳家乡的怀念。

查阅了六十年代中期的黄陂地图,当时的武湖比现在大很多。三里桥一带其实就是当初的武湖湖面。当时的滠水注入武湖,然后在阳逻上游一点注入长江。当时的三里桥、武湖、大潭的水患问题可想而知。据百度百科资料,五十年代以来武湖面积减少了约平方公里。

这消失的平方公里,应该就是建了移民安置区。这种情况和柴湖惊人地相似。都是安置在荒无人烟的荒湖滩。这也难怪,我国已经开发了几千年,多数地区人口稠密,除了荒湖滩,哪里还有空地集中安置几万移民呢?

看地图黄陂几个大水库面积并不大,木兰湖也不过20平方公里。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移民?

仔细想想并不难理解。

水库一般建在山区丘陵地带,淹没的是地势较低的地区,如河谷平原。

山区不比平原地区,河谷地带农业条件交通条件最好,是人口最为集中最为富庶的地区。

当然,建水库淹没的不仅是移民的房舍田地,山区的历史建筑、文化遗存其精华绝大多数都在河谷地带,蓄水以后也都沉入水下了。

丹江口水库淹没了均州、郧阳、淅川三座古城。

许多古镇以及武当山的半数道教古建筑,还有香严寺的下寺等众多庙宇都已在水下,淹没的古墓葬也数不胜数。

这些是文化上的重大损失,起码是重大的遗憾。

夏家寺水库下面到底淹了多少古建古迹,价值如何,还没有看到相关资料。

黄陂南部集中安置的移民,数量尚未见到权威数据。据此次移民介绍,估计不会少于三万人。柴湖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移民集中安置地,当初安置了4.9万人。黄陂南部湖区集中安置移民的规模,可能在全国都是排得上的。

而今木兰湖成为著名旅游景区,梅店水库旅游也正在开发,到这里旅游的年轻人,可能很少有人了解当初水库建设者和移民的重大牺牲。网上的导游词,有的将木兰湖附会成古已有之的天然湖泊。不知当年的建设者和移民知道这些,将作何感想?

南水北调移民要修纪念馆了。希望武汉市政府也认真考虑下在木兰湖建一个夏家寺工程纪念馆,或者最起码修一座纪念碑。当年数以十万计的建设者,尤其是身兼建设者和移民双重身份的塔耳移民,已经被忘记太久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陂木兰湖的起源1959年建设的夏家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