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居大格局的避忌
崖头险地勿家居,人丁难旺是独夫。
住宅地基忌松软,坡边填坑含凶险。
河流出口散气场,干涸建房也不旺。
医殡警庙监旁处,场性非良不宜居。
开门见河非吉地,门前暗沟也不宜。
开门见树杆相冲,居家必然有大凶。
大门一出对叉道,隔角煞气妨家主。
墙角直射大门口,煞气逞凶难安宁。
门见山坟都不吉,生气难入凶气逼。
天桥弧外镰刀煞,凶气逼人勿家居。
两楼相夹是天斩,楼越高时越凶险。
三角场中场不吉,久居不安家不和。
低洼地下不宜居,阴重阳弱湿伤身。
宅店忌对丁字口,直路冲门主燥忧。
二、居宅小环境避忌
开土建屋彻清基,草除根蒂勿埋吉。
废井之上建屋居,*魅怪祟闹心虚。
死巷尽头莫建居,路冲门楣官非生。
宅居围墙不宜高,过高犯囚日渐贫。
围墙贴屋甚不吉,事业困顿不顺利。
大桥口旁犯冲煞,桥冲大门常破财。
三角围墙忌倒形,前宽后尖意外生。
(自杀、绝症、精神病)
围墙大门忌高低,屋主减寿妻别离。
围墙地基应低房。高出屋地必大凶。
围墙开窗朱雀口,口舌是非经常有。
水沟绕屋四周连,灾病接踵官司缠。
屋周破洞坑凹水,破财刑伤常难避。
门前垃圾桶不盖,主人霉运祸不断。
车库忌与房间通,*气入室祸非轻。
宅顶高度勿超群,孤阳独耸不吉形。
(不测之祸)
屋西侧向忌池塘,白虎开口显凶像。
屋东池塘不相宜,反光照窗人难安。
围墙屋子院种榆,可避邪气远邪崇。
门前不宜种杨柳,絮花飞飘家运衰。
屋子西边可植松,能助财运生兴隆。
屋近距离不种木,枝叶落顶不吉祥。
(精神系统易患病)
屋东屋南荫勿浓,日不进屋阴气重。
屋周果树多不宜,地气被夺家不利。
门窗被门窗角射,植树中间阻煞气。
屋外树上有蚁窝,事业不利惹小人。
门前树枯早清除,老人不吉家中落。
竹林围屋享平安,疏竹当门却不吉。
屋前路格要考察,凶形对门大不吉。
宅西马路平行过,大吉之局家道康。
屋前路不对冲门,蜿蜒曲折平安吉。
住宅南方有空地,此局宜室也宜家。
屋前道路弓背形,线杆或树对大门。
俗称一箭穿心煞,主易生意外事故。
长石当道如虎卧,不利家属及子孙。
门前假山巨石忌,只宜屋后安放奇。
弯弓直箭屋前过,居家常临大奇祸。
屋前叉路两池塘,居家患病生祸秧。
三、结构避忌
入门先见客厅良,先见厨厕餐浴衰。
天花板位勿过低,压迫气场无清意。
中央走廊隔两厢,房间两半大凶象。
屋内回字走廊盘,螺旋气场动不安。
屋南北凹或缺角,官非缠绕病连绵。
宅正北凹入缺角,大凶之宅灾祸连。
东方开窗大吉格,俗名紫气东来吉。
东西两向凹缺角,一生平庸志难伸。
正东凹入或缺角,一生衣食难周全。
正西凹入或缺角,大凶之宅不可居。
正南缺角或凹入,口角是非争执多。
西北缺角或凹入,影响子嗣生存发。
(主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东南缺角或凹入,影响子嗣后代昌。
西南缺角或凹入,消化系统疾病生。
(但是对事业反而有利)
东北缺角或凹入,易患消化不良症。
宅左右结构不称,妨害妻子和子女。
住宅前宽后窄形,财运日衰子嗣少。
住宅前窄后宽形,口小肚大家运盛。
屋缺西角居大凶,四角都不宜缺损。
屋顶寒肩畸变形,易招火灾或破财。
屋小门大必破财,漏财虚耗多口角。
独立房屋无后门,不利夫妻共相生。
屋顶天窗大招祸,西南东北开大凶。
(其它方位太大阳气过盛易生横祸)
过街过巷骑楼上,久住破财又伤丁。
旧屋加楼原层尖,居之凶克祸缠绵。
门框弯曲变形破,人丁生病出意外。
没有中心点之宅,家运日益衰退败。
(例如L形)
正南凸出龟头格,这种房屋常易主。
四壁透明不宜居,心神不宁口角伴。
(女易外遇)
四、客厅的避忌
家俱金属不宜多,磁场紊乱人难安。
家居中心忌放炉,电热炭炉都宜忌。
天花安镜及色暗,居家晦气灾生难。
大门近处忌凹柜,嵌入壁内破财象。
客厅位居房中央,可使家运兴隆昌。
五、办公室的避忌
办公房间忌空旷,充实典雅事业旺。
办公室忌无窗户,喜得天光勿人光。
桌子光来左来上,次正前或前上方。
背后来光是大忌,背靠窗户不会旺。
桌忌背后无倚靠,窗外尖角射煞场。
(十米以内更忌)
多桌摆放有学问,切忌穿心煞气场。
公司入口忌假物,睹物心疑业难旺。
乱设屏风生气挡,假花假树都不良。
收银台旁忌水流,老板附近同忌此。
水流入地场不藏,必然泄气漏财伤。
办公室门门对门,内部口舌生纠纷。
桌对厕所运日衰,桌忌金属架构多。
主财桌位勿对门,冲煞局损财伤身。
保险箱柜色应深,白色露气易盗生。
财位一般屋角处,最后定论八字断。
财位忌脏乱杂气,屋顶漏水更不宜。
主管桌的吉位方,进门后右手较佳。
横梁压顶场不良,影响健康业难创。
屋内要防门路冲,门相对口舌泄密。
厨房应忌全封闭,通气纳光场性吉。
居室中央忌厨房,家运必制无健康。
厨房忌处两卧间,灶气射人必不安。
厨房古称居灶君,洗衣机类不可放。
厨房忌盖房屋前,灶门朝外家终败。
灶后忌井并马桶,场对女主生不利。
炉灶勿设横梁下,对女不利生病患。
炉上勿设杆烤衣,容易招灾生祸疾。
龙头离灶有间距,过近家虚耗资财。
浴室勿设廊尽头,大凶之格甚生忧。
浴厕不宜全封闭,阳光充足通风吉。
马桶不可对大门,易生疮疱长疖疔。
六、卧室的避忌
未婚女性暖色佳,冷寒色调婚姻难。
床头忌凹柜和杂,影响情绪和健康。
卧室虽然宜偏暗,光线要能照进室。
置床不可对房门,睡觉脚不可朝门。
朝门睡卧不安宁,对门易沉于淫欲。
卧室具忌三角形,主人孩子不利身。
畸形屋角房不安,不宜卧居在其间。
卧带厕所地要干,湿重伤身病魔缠。
卧室不宜有凹形,突出结构反相宜。
卧窗不可低于床,低于门高也不吉。
卧室应避北向窗,呼吸系统易遭殃。
卧室避忌角锋多,影响精神及身体。
墙地裂缝及时补,梦寐不安易梦魇。
地板忌高低相间,厕高于卧生不吉。
卧室盆栽不宜多,排碳过重不宜身。
床头不可安镜子,梳妆台忌对床头。
卧室宜素雅简洁,忌琳琅满目发光。
折射物品勿过多,气场乱射人不安。
卧室光照暖色佳,日光灯类应少设。
卧室忌刀剑凶器,多梦争斗神难安。
楼梯下方勿安床,影响运气志不张。
横梁不可正压床,易生病患运不畅。
卧室宜正忌狭长,顶板宜平忌雕花。
卧室沙发一二张,中间隔开勿并放。
过多并连多口舌,夫妻不睦易生隔。
卧室忌与厨房邻,大凶之格生不祥。
卧室安炉损婴儿,床下旧物损幼儿。
进门临卧后入厅,退财败运非良局。
中央房间勿空置,中央设厕能妨主。
茶陵县秩堂乡合户村又叫“墨庄”,据传说,这个名称缘于岳飞的墨庄题字碑。墨庄题字碑为陈氏家族世代珍藏,至今还保存在陈氏宗祠中和堂里。碑上的提款、跋文及《茶陵州志》和其它相关方志介绍了碑来历和立碑时间,但是,综合这些资料,再结合《宋史》及其它资料来看,关于这个碑的来历和立碑时间与上述传说却无法吻合,甚至互相抵牾。这就有了亟待厘清的问题了。笔者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略作说明,以期方家指教。
一、墨庄题字缘于江西新余刘氏堂号
墨庄最初是江西新余人刘式一支的宗祠堂号。
刘式是北宋初期以善理财*而著称的大臣。《宋史·卷二百六十七》载:“刘式,袁州人……历迁大理寺丞、赞善大夫、监通州丰利监及主三司都磨戡司……式深究簿领之弊,江、淮间旧有横赋,补积至多,式奏免之,人以为便。然多所条奏,检校过峻,为下吏所讼,免官……”至道三年(年),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盐铁使李维清乘机指使刘式的下属诬告其对朝廷无礼,刘式被免职,不久,郁恨致死,年仅49岁。
刘式的妻子陈氏出身于士人之家,一贯“清白自奉”,博得乡里一致好评。据朱熹《墨庄记》载:刘式“既殁,而家无余资,独有图书数千卷,夫人陈氏指以语诸子曰:‘此汝父所谓墨庄也。’”《宋史》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刘式死后,有人劝陈氏变卖刘式的藏书和部分家产,以广置田产,贻富子孙,她婉言谢绝:“吾夫生平廉介,念念藏书为‘墨庄’,以昭示子孙,何以田为也?”她遵照丈夫的遗愿,把藏书作为传家宝保存了下来,并以夫君藏书“以昭示子孙”的美好心愿,教育和激励儿孙们认真读书。
此后,刘式的儿子们遵从母训,刻苦攻读,最后都学有所成,成了一方名人。到北宋庆历年间,朝廷为刘式平反昭雪并加封了工部尚书。陈氏由于教子有方,被朝廷封为“墨庄夫人”,此事一时在民间和士大夫之间传为美谈。为了纪念这两位先祖,激励后世子孙以诗书为传家之宝,刘式的后裔就把“墨庄”作为自己宗祠的堂号,对外号称“墨庄堂”刘氏。
二、合户的墨庄题字碑(见图1)
合户的墨庄题字碑为一青石质地的石碑,正中阴刻行书“墨莊”二字,字高40厘米左右,笔画中多处带干笔痕迹,两边的阴刻行书题款分别是“绍兴丙辰良月”(左边)、“征西将*岳飛書”(右边)。右边题款后附有两枚图章,一枚是楷书“臣岳飛印”,一枚是篆书“保晋”。题字后还有文华殿吏部尚书朱轼写的跋,跋文有破损,文字是:
“粤北宋有刘几颜,其书至,写有‘墨庄’二字?()后忠穆王讨杨幺,道经茶陵茶乡陈姓处,闻书声琅(),心仪久之。至新(),驸马刘景晖饷帅三日。盖景晖与几()支也,忠穆王亲书‘墨庄’二字遗题。陈、刘二姓子孙勒诸家庙坊额,流传世代,悬之室(),敛魔且人争宝重。武穆之勤王忠也,饷帅者仪也,以诗书世其业者又忠义所感发也。陈刘二姓也,守墨印刷遍行忠与义之()可磨灭也。如斯人。文华殿吏部尚书朱轼()”
碑上的题款和跋文介绍了题字碑的来历和题碑时间。有趣的是,与合户相隔不远的江西省永新县龙田刘氏家族也有一块“墨庄”题字碑(见图2)。据刘氏家族介绍,绍兴六年(年)十月,岳飞任征西将*率部西征时路过江西永新龙田,吉州别驾刘钦之子、驸马刘景晖饷*。为了感谢刘景晖饷*的热情,于是题写“墨庄”二字相赠。碑体中央阴刻行书“墨庄”二字,字身高45厘米。上款为“绍兴丙辰良月”,下款是“征西将*岳飞书”。这与合户墨庄题字碑的形制及跋文的叙述是一致的。
从合户的墨庄题字碑后面的跋文来看,龙田墨庄题字碑后面也应该有跋文,但是,图片上看不到跋文的痕迹。这或许是拓印时没有注意的原因吧。
关于墨庄题字碑的来历和题碑时间,《茶陵州志》及茶陵县的其它方志对此均有文字记载,秩堂乡,尤其是合户陈氏家族又以民间传说的方式予以了记载。仔细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三者之间在叙述上略有不同:
1、《茶陵州志》的记载绍兴二年(年),也就是壬子年正月,岳飞奉命由江西入湖南追剿曹成。岳飞进入湖南,首先到达了今茶陵县秩堂乡境内的麦灶(一说麦庄),也就是现在的合户村。当时已是夜晚,野外漆黑一团,岳家*无法继续前进,只好就地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再启程。恰好,在巡营时,岳飞遇到了一个当地晚归的私塾先生。私塾先生被请进岳飞的营帐,交谈之中,私塾先生知道眼前这位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飞,顿生仰慕之情,主动要求给岳家*带路。岳家*在这位私塾先生带引下,连夜急行*,经今秩堂、高陇、火田南下至茶陵城。岳飞知道眼前这个私塾先生出生在书香世家,十分敬佩。为了感谢私塾先生的盛情,于是,在灯下提笔书写“墨庄”二字相赠。
2、民间传说这有两种不同的版本。第一种版本是这样的:绍兴六年(年,也就是丙辰年),岳飞追剿曹成,途径麦灶(一说麦庄),在这里宿营。当天晚上,岳飞走村串户了解风土人情。夜深人静,当他来到私塾时,只见学童们还在灯下夜读,私塾里书声琅琅,墨香扑鼻,不禁十分高兴。私塾先生发现岳飞之后,请岳飞到家里做客。私塾先生满腹诗书,岳飞是文武全才,主客双方谈得十分尽兴。这情景让岳飞深感此地读书人多,文风浓厚。有感于此,岳飞在私塾先生的恳请下,挥笔写下了“墨庄”二字,以作纪念。第二种版本与此迥然不同,我在《岳飞和茶陵》一文中做了记录,这里暂不重复。
三、墨庄题字碑中的几个问题
1、墨庄堂号与墨庄题字碑在谈论这个话题时,我们不能不注意朱熹的《墨庄记》。据《墨庄记》介绍,南宋乾道四年(年)秋天,刘式的六世孙刘清之(字子澄)恳请朱熹为其作《墨庄记》。《墨庄记》中这样一段话尤其值得注意:刘式夫人的事迹传开之后,“海陵胡讷先生闻而贤之志其事,其后诸子及孙,比三世,皆以文章显达为时闻人。中更变乱,书散不守。清之先君子独称念焉,节衣缩食,悉力营聚,至绍兴壬申岁,而所谓数千卷者,始复其旧。故尚书郎徐公庆、兢吴公说皆为大书墨庄二字,以显其藏书之扁。”
这一段资料告诉我们:墨庄堂号起源于刘式夫人,成名于刘式的子孙,即“诸子及孙,比三世,皆以文章显达为时闻人。”而且,至少在绍兴壬申年(即绍兴22年,年),刘清之的父亲在世时已得到了徐庆、吴说题写的“墨庄”题字。
刘式逝世时享年49岁。庆历年间(—年),朝廷为刘式平反,中间相隔44年至50年。假如此时刘式还健在,则已是一个93至99的老人了。以平均20岁生育一代人计,此时,刘式这个家族至少已是四世同堂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能否自立堂号?这应该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个家族到第四代时实在太有名了。即使刘式的子孙还默默无闻,刘式的夫人也早已为人称道、大名鼎鼎了。一句话:就在刘式夫人辞世前后,刘家的“墨庄”应该就出名了。换一句话来说,墨庄堂很有可能就滥觞于这个时期,它早于岳飞的墨庄题字碑。
或许,墨庄堂号形成于乾道年间。因为这个时期,一方面,刘式的子孙早已名扬在外,另一方面,遭遇变故的刘式后裔----刘式的第五世孙、刘清之的父亲恢复了刘家的“墨庄”。你看,“故尚书郎徐公庆、兢吴公说皆为大书墨庄二字,以显其藏书之扁”吗。但是即使是墨庄堂号形成于这个时期,甚至于其后,刘式夫人恪守“墨庄”的美谈应该早已流传于世,为人所称道了。
这就是说,至少是“墨庄”一说应该早于墨庄题字碑。如此问题也来了:岳飞不了解刘氏墨庄之说吗?是岳飞胸中缺少文墨,专以拾人牙慧糊弄人吗?能写出《满江红》、《小重山》这样脍炙人口的词作的岳飞为什么偏偏要以“墨庄”二字题赠陈、刘二姓呢?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理解的问题。
2、合户墨庄题字碑和龙田墨庄题字碑另有一个问题也不太好理解:合户墨庄题字碑和龙田墨庄题字碑的形制、题款一样,但细看碑文却存在笔画上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我在年1月13日看过合户墨庄题字碑,以后又多次看过这个题字碑,并且摄有它的照片。至于龙田墨庄题字碑,我只见过它的拓片。从图片上来看,两者的区别其实很小。一是干笔笔画上的区别。龙田墨庄题字碑明显多于合户墨庄题字碑。二是笔画上的差别。龙田墨庄题字碑上“莊”字的爿字旁笔画不清楚,几乎可以说是模糊的,而合户墨庄题字碑上,“莊”字的爿字旁笔画清清楚楚,行书的韵味十分明显。此其一。其二,细看“墨”的上半部分,笔画也有细微的差异:龙田墨庄题字碑上的“黑”字,中间这一竖偏瘦,略显长,笔画规整但呆板,而且,明显分为上下两截,下面这一截稍偏右,与上面一截笔画不相连,人工雕琢修整的痕迹十分明显,与整个字的行书韵味不协调。合户墨庄题字碑上的“黑”字,中间这一竖稍显肥而短,笔势自然,与整个字的行书构架十分协调。三是提款上的“岳”字的区别。这个问题让人难以理解:两处提款中的“岳”上大下小,一重一轻,“丘”这一部分稍偏右,其中,合户墨庄题字碑上的“丘”偏得尤其明显,看上去字形与整个提款不协调,似乎是出自两个人之手,且此人的书法并不怎么高明。除了拓印、雕刻的原因之外,出现上述差异,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
3、墨庄题字碑的题款、跋文与题字题款告诉我们,墨庄题字碑题于“绍兴丙辰”,即年,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六年,当时,岳飞担任或受封为“征西将*”。跋文更进一步指出,这一年,岳飞奉命“讨杨幺”,“道经茶陵茶乡陈姓处”,“至新()(应是今江西省永新县的龙田)”,这才有机缘留下墨庄题字碑。在这个过程中,岳飞是否“道经茶陵茶乡陈姓处,闻书声琅(),心仪久之。至新(),驸马刘景晖饷帅三日”,这是细节性问题,《茶陵州志》、《宋史》中的岳飞传记未予记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岳飞讨杨幺的时间及岳飞当时的官阶官职应该有详细、准确的记载。据上述方志和史籍记载,岳飞讨杨幺的时间是绍兴五年,即乙卯年。至于“征西将*”的职务则不见于《茶陵州志》和《宋史》。题款中的图章也值得一说:自秦汉之后,“臣”开始固定为臣下对君王自称的人称代词。这里说的臣下,既包括有官爵的人,又包括平民百姓。在给陈、刘两姓的墨庄题字碑上盖上“臣岳飛印”的印章,这似乎是“违制”的。“保晋”是一枚什么样的印章?是闲章吗?这是一个难以求解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还找不到相关的支撑资料。解答上述问题只有一种答案:题款是后人加上的,而在追述事由的时候,发生了记忆上的“误差”。跋文为后人追述其事、补写其文的特点就更明显了,它的“误差”也是很明显的。
4、岳飞进驻茶陵的时间及缘由墨庄题字碑与岳飞进驻茶陵有关。那么,岳飞于何时、因何事进驻茶陵呢?这在《茶陵州志》和《宋史》有明确的记载,现在引用《宋史》的有关记载来加以说明。
建炎四年(公元年),“飞以泰州失守待罪。”
“绍兴元年(公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即今江西南昌),连营西山。”
“(绍兴)二年(公元年),贼曹成拥众十万,由江西历湖湘,据道、贺二州。命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付金字牌、*旗招成。成闻飞将至,惊曰:‘岳家*来矣。’即分道而遁。飞奏曰:‘比年多命招安,故盗力强则肆暴,力屈则就安,苟不略加剿除,蜂起之众未可遽殄。’许之。
飞入贺州境,得成谍者,缚之帐下。飞出帐调兵食,吏曰:‘粮尽矣,奈何?’飞阳曰:‘姑返茶陵。’……”
“(绍兴)五年(公元年),授飞镇宁、崇信*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又除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都统制,命捕杨幺……”这年秋天,在决定胜负的水战中,“幺投水,牛皋擒斩之。”
绍兴元年,岳飞协助张俊在江西南昌进剿流寇马进。绍兴二年,奉命由江西进驻湖南,追剿流寇曹成。绍兴五年,岳飞受命剿平杨幺起义*。钟相、杨幺起义,始于建炎四年,到绍兴五年,终于被岳飞镇压下去了。
据《茶陵州志》及尹氏族谱记载,岳飞追剿曹成,途经火田。火田人尹彦德犒劳岳家*三天,岳飞以“一经堂”题词相赠。到明代,尹彦德的后裔尹时夫远赴临海做县令,茶陵大学士张治作《一经堂歌送尹时夫令临海》相赠。诗中追述他的先祖尹彦德劳*的往事时说:“昔闻忠武追曹成,提兵远驻云阳城。”早在成化八年(年),茶陵大学士李东阳回乡祭祖,应尹彦德的后裔尹汉琼之请为尹氏族谱作序,序中也提到了上述事情。这些都可以与上面引用的材料相应。
那么,岳飞有没有“征西将*”这个官职呢?不妨摘引他在建炎四年到绍兴五年间的官爵名称来印证一下:
建炎三年,岳飞“授真刺史。”建炎四年,“迁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元年,“加神武右*副都统”,“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升神武副*都统制”。绍兴二年,“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授武安郡承宣使”,“授镇南*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绍兴四年,“除兼荆南、鄂岳州制置使”,“授*复州、汉阳*、德安府制置使”。绍兴五年,“授飞镇宁、崇信*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又除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都统制”。
细看《宋史》中的岳飞传记,我们找不到岳飞有“征西将*”一职的记载。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岳飞于绍兴二年奉命追剿曹成,而不是绍兴六年(丙辰)因“讨杨幺,道经茶陵”而进驻茶陵。墨庄题字碑题款、跋文记载的时间、缘由是错误的。
5、民间传说与墨庄题字碑关于这一内容,我在《岳飞和茶陵》一文中做了记录,这里再略作引述。
绍兴年间,今合户村和田湖村的湖家坊一带合称为“麦灶”(一说麦庄)。此地上经合户毛竹坳与江西永新石楼、温唐比邻,下经田湖更鼓寨与江西永新店屋(属于“梅花”这个区域之内)相连,处于湘赣边陲地带。毛竹坳、更鼓寨至今仍然是两地边民往来的交通便道,我在年、年先后两次由这两条路步行到永新,记忆很深:毛竹坳路段山岭崎岖,道路隐蔽,更鼓寨路段山岭重重,道路盘旋难行。
传说,岳飞由毛竹坳进入今秩堂乡合户村。行*途中,他的辎重部队受到了梅花的一伙强盗的偷袭。岳飞便让部队驻扎在今秩堂乡彭家祠一个叫“铁营盘”的小山上,以更鼓寨一带为前沿阵地,进剿这一伙强盗。在这个过程中,岳飞留下了“更鼓寨”、“马脚迹”、“铁营盘”三个活动遗迹及悼念友人彭可安的一首绝句。
关于墨庄题字碑,民间传说有两种版本,我在《岳飞和茶陵》一文中记录的另一种版本是这样来的:岳飞夜驻更鼓寨,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山下书生们秉烛夜读的琅琅书声,深感兵荒马乱时期士人秉烛苦读的不易,此地读书风气之盛,于是,写下了“墨庄”两个字,以示对士人的勤奋和这种良好风气的嘉许和鼓励。至于,我在前面记录的那个版本,则整体上与《茶陵州志》的记载是一样的。又据传说,岳飞题赠“墨庄”两字,其中的“墨”字,一示在黑土地上立村庄,此地土地肥沃,二示此地读书人多,飞笔拔墨者多。
这种传说还有一个“尾子”得提一提,算是把民间传说与《茶陵州志》的记载串联成一个整体。这个“尾子”在《茶陵州志》的记载中是这样的:岳飞在私塾先生的带领下,连夜拔寨而起,天蒙蒙亮时,岳飞的部队来到今高陇镇光泉村,天亮时来到离此不远的落更亭,天大亮时来到约10公里外的今火田镇五门村杉里园吃早饭,于是,有当地人尹彦德劳*三日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岳飞留下了“光泉”、“一经堂”题字及落更亭这个地名。
这个“尾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岳飞是匆匆路过吗?如果不是匆匆路过,为什么要请私塾先生连夜带路起行呢?既然是匆匆路过,为什么要访乡间小私塾、与私塾先生夜谈呢?而且,还要在火田接受尹彦德的三天劳*呢?
四、关于墨庄题字碑的讨论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朋友送了一本名为《美丽茶陵我的家》的小书,封面上冠以“湖南省茶陵县初中校本课程使用教材”字样,这是由茶陵县教育局编写的教材。在该书第十三课《岳飞题字,千古流芳》中附有岳飞墨庄题字碑的照片(见图3),从照片上看,它与前面提到的两块题字碑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从右到左横排书写,只有题款“岳飛書”三个字。我不知道照片的来源,但可以肯定这不是空穴来风的东西。我记得以前有人曾经告诉我说,在合户有两块墨庄题字碑,其中有一块是秘不示人的。这秘不示人的题字碑是否就是这一块?姑且不谈这个问题。如此一来,有一点也就可以肯定:在合户、龙田两地之间,墨庄题字碑就有三块了。有意思的是至少是到过岳飞故里河南汤阴岳庙的人会发现,在岳庙也有墨庄题字碑(见图4),其形制、笔画与龙田的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可以彼此重叠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或许可以解释为是一处拓印作品吧?但问题也很明显:这个题字碑中的“墨”字,它的上半部分中间那一竖为什么没有上下两截的痕迹呢?两块题字碑,哪一幅是原作?哪一副是拓印作品?是前后两个不同时间、地点的作品吗?上面的题字为什么这么相像?上面的提款为什么是相同的呢?
关于墨庄题字碑的来历,在江苏宜兴市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宜兴市周铁中学网对此作了介绍。原文是这样的:
“有一次,岳飞领着队伍去前方打仗,路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子的人都喜欢写字,差不多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村里人知道岳飞是精忠报国、忠孝两全的人,都很敬仰他,也知道岳飞的字写得好,眼下碰巧岳飞从村边路过,哪能错过这个机会。就苦苦请求岳飞为村里题几个字,作个纪念。
岳飞行*打仗,匆匆忙忙,文房四宝什么也没带,人家提出来了,也不好拿架子说不写。可用什么写哩,岳飞正在为难,一眼瞧见路边有一把破笤帚,只剩下一个骨朵了,就把这个笤帚骨朵拾起来,略一思忖,蘸了墨水在一条刚摘下的门帘上写了两个大字:墨庄。
这个村的老百姓得了元帅的字,高兴得不行,他们把岳飞的题字刻成碑,立在村头。现在这个碑在汤阴岳庙保存着,因为是用笤帚骨朵写的,笔划很齐很硬,显得特别苍劲有力。”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说:墨庄题字碑是岳飞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留下的书法作品。
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图1、图2、图4三块碑上的题款相同。有人对题款中的岳飞官衔提出了质疑,认为“在落款的印章里面还有这样一个称谓‘征西将*’。整个南北宋都绝无此种官职。当时*事方面的*事长官为节度使。怎么会用上‘征西将*’的大印呢?再说,在中国古代,一般是不会将自己的官职写在作品里面的。”我在前面摘引《宋史》岳飞传记中的文字也找不到“征西将*”的字样。最有意思的是岳飞的两枚印章。图2、图4不见印章的痕迹,但三者的提款却是相同的,尤其是“臣岳飛印”这枚印章实在有些令人费解。还有人对提款中的时间提出了质疑。据《传记文学》(第号年7月)上的一个作者说:“早在清代王昶作《金石萃编》……对于汤阴岳庙‘岳飞墨庄题字’也提出怀疑:‘題字末行书:绍兴丙辰良月,即绍兴六年(一一三六)。时当国家忧难之秋而从容书此,恐亦未确。又是时忠武奉命宣抚河东、节制河北路,碑題征西将*,系衔与史不合,姑存以备考。’”这种说法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图1所附的跋文叙述了题字碑的由来。《茶陵州志》又云岳飞因追剿曹成而道经茶陵,李东阳、张治又对这种说法予以肯定。那么,岳飞是否有两次因事途径茶陵呢?在《宋史》的岳飞传记中,对岳飞在绍兴三年、六年的活动语焉不详。撇开《宋史》,我们不妨来看看《岳飞年谱》(年谱来自“岳飞资料网”)对于岳飞平曹成、杨幺及其在绍兴年间三年、六年的活动的记载(笔者有所删节):
(绍兴)二年壬子(公元年),三十岁。(正月)二十九日辛酉,诏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二月初八日庚午,招讨贼曹成。十七日己卯,发洪州,三十日壬辰至茶陵。……四月初三日甲子,曹成入贺州。……闰四月初六日丙申,大破曹成于贺州境上。十六日丙午,又败曹成于桂岭县,成拔寨遁走连州,彬州,邵州。五月,曹成以其众降于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韩世忠,岭表悉平。十一日庚子,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神武副*都统制岳飞以破曹成功,迁中卫大夫武安*承宣使。(系年要录》卷五十五)
三年癸丑(公元年),三十一岁。……三月初四日己未,诏岳飞平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四月初七日壬辰,岳飞大*次虔州。俘农民起义*首领彭友于hu都(笔者注:应是雩都),又破hu都石固洞,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悉平。六月甲申朔,入虔城论囚。(《鄂王行实编年》卷二)二十六日己酉,神武副*都统制岳飞自虔州班师。……
五年乙卯(公元年),三十三岁。(二月)十二日丙戌,神武后*统制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岳飞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充神武后*都统制,将所部镇压湖湘地区农民起义*杨幺(太)。四月甲辰朔,自池州移*潭州。……杨幺部将*佐来降,飞表授武义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佐袭周伦寨,败之。……五月初五日戊寅,任士安击杨幺部于永安寨,败之。……六月初二日甲辰,*佐招杨钦来降,表授钦武义大夫。十一日癸丑,“大破杨幺于洞庭湖。杨幺穷蹙举钟仪投于水,继乃自仆,牛皋投水擒幺,斩首函送都督行府,余酋相继皆降。”(《鄂王行实编年》卷三)
六年丙辰(公元年),三十四岁。初五日癸酉,太行忠义社梁兴(一作青)率众来归,飞申其状于三省,诏飞接纳。十八日丙戌,尚书右仆射张浚往荆襄视师,赐飞御札,有“所翼二圣还归,故疆恢复”之语。二月初二日庚子,兼本路营田使。初九日丁未入觐,次日引见。面奏襄阳唐邓随郢金房均州信阳*旧隶京西南路,乞改正如旧制,帝纳之。十三日辛亥,……命湖北京西招讨使岳飞屯襄阳以窥中原……二十日戊午,内殿辞讫,赐金酒器遣还鄂州。三月初二日己巳,检校少保镇宁崇信*节度使湖北京西南路招讨使岳飞为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徙镇武胜定国,襄阳府置司。……十二日己卯,都督府令岳飞将带精兵,疾速去襄阳。二十六日癸巳,母魏国太夫人姚氏卒于鄂州*中。飞不俟报,解官而去,扶梓至庐山,奏乞终制,诏不允。四月初九日丙午,诏飞起复,遣使抚问。葬母姚氏于江州德化县西南五十里庐山之株岭山麓。二十九日丙寅,诏岳飞仍旧兼节制蕲*州。五月,营第于九江,为守冢计。……二十八日,再赐御札趣起复,不得已乃就*。六月十八日甲寅,岳飞自九江进屯襄阳。……七月初二日戊辰,命岳飞移文伪境,于宣抚职位中增“河东”二字及“节制河北路”五字。飞申都督府辞免。八月,遣王贵,郝*,董先深入伪地,收复虢州卢氏县。又遣偏将收复商州。十七日壬午,飞以孤*无援,复还鄂州。……二十八日癸巳,以目疾申省乞致仕。十月,诏飞提兵东下。遣医官皇甫知常及僧中印至*疗治目疾,并赐御札劳问,且趣飞*。十六日庚戌,飞奉诏,力疾启行,仍以目疾乞解*务。十一月初九日癸酉,岳飞奏依奉处分往江州屯驻。伪齐*败走,淮西无事,赐御札止飞*。飞奉诏还*鄂州。二十一日甲寅,诏赴行在奏事。
从年谱上来看,岳飞只是在绍兴二年进驻茶陵,任务是追剿曹成,大致时间是二月三十日至五月,进*路线是从江西南昌出发,经湘赣边界由江西进入茶陵境内。结合《茶陵州志》及其它方志的记载,岳飞进入茶陵以后的行*路线是自秩堂经高陇、火田南下到今县城所在地,最后再南下到今湖口、江口等乡镇。结合民间传说来看,岳飞在秩堂、高陇、火田境内是且行且住,而不是急行*、匆匆路过的,但不排除零时起行、趁夜行*的情形,这从平梅花、扎营“铁营盘”、与彭可安友好交往及接受尹彦德三日劳*、题写“一经堂”的传说和记载中可以体会得到。在这样的情形下,岳飞以“墨庄”二字题赠合户陈姓家族是有可能的事情。从这意义上来说,《茶陵州志》及其它方志关于墨庄题字碑缘由的记载应该是言之不详的,因为在旧时题字是文人的雅事之一,一般都要“从容行之”。
在这里,我得特别提到两点,作为对上述推论的补充:其一,在*情紧急之际,岳飞接受民间劳*有多种原因,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行*路线过长,岳家*粮草补给并不充足,藉此可以适当的进行后勤补给。其二,岳飞接受民间劳*,事前一定有过双方的接洽、协商、准备工作。据火田《尹氏族谱》记载,尹彦德此番劳*的“详单”是:每人每天一斤牛肉,一壶酒、两斤大米,另给每人一双鞋。除此而外,尹彦德还入*营宣讲,对岳家*将士作了一番“战前动员”或“*治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民间传说来看,岳家*从合户出发,夤夜行*,恰好在吃早饭的时候赶到火田,这的确是经过了事前的一番精心准备的结果。因为至少尹家要临时准备供给一支部队的物资、岳家*到达火田的时间点的巧合,并不是一件可以匆匆而就、偶然巧合的事情。
由此又讲到合户墨庄题字碑上的跋文。“忠穆王……道经茶陵茶乡陈姓处,闻书声琅(),心仪久之。至新(),驸马刘景晖饷帅三日。”接受刘景晖劳*与接受尹彦德劳*一样,都含有适时补充粮草的意思。但是,这个跋文所叙述的岳飞行*路线似乎与上述推测不相符:自茶陵经湘赣边界进入江西。作者特意注明此行是“讨杨幺”。从年谱来看,岳飞讨杨幺,时间在二月十二日至六月十一日,正式成行时间是四月初一(即四月甲辰朔),进*路线是“自池州移*潭州”,即从安徽池州到湖南。这个路线有两个方向:自安徽经江西至湖南,自安徽经湖北至湖南。从史料记载来看,绍兴五年,杨幺的农民起义*主要集中在洞庭湖一带,主力乃是洞庭湖上的水*而不是亦农亦*时期的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岳飞舍近就远,绕道江西进入湖南,然后北上洞庭湖这样的行*路线应该是不合算的,更何况当时的岳飞还是由“神武后*统制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改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呢,他管辖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省南部的部分地区,就是在自己的辖区内行动吗。跋文上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从上面的推论来看,如果合户、龙田两块题字碑题写的时间都是绍兴二年的话,龙田墨庄题字碑应该略早于合户墨庄题字碑,因为绍兴二年岳飞的行*路线是自赣入湘,而不是自湘入赣。但是,问题也来了:两地题字碑的文字为什么是一样的呢?就这个问题,我还要说这么一句话:“岳飞不了解刘氏墨庄之说吗?是岳飞胸中缺少文墨,专以拾人牙慧糊弄人吗?能写出《满江红》、《小重山》这样脍炙人口的词作的岳飞为什么偏偏要以‘墨庄’二字题赠陈、刘二姓呢?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理解的问题。”
那么,墨庄题字碑是否像跋文所说的那样题于绍兴六年呢?从年谱来看,这一年岳飞的主要事迹可以概括为:丁母忧与墨绖从*的艰难选择,屯兵襄阳,直取中原的第二次北伐,目疾养病与受命受理*务的选择;活动区域主要在江西、湖北两地的江州、鄂州、襄阳等地。可以这样说:这一年,岳飞与湖南及茶陵无缘。要说这一年岳飞途径合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合户、龙田两块题字碑会不会不是同一年题写的呢?这实在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姑且做一个推测吧: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最有可能的时间是绍兴三年。从年谱上看,这一年岳飞的重大*事活动是平定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虔州相当于现在的赣州地区,吉州相当于现在的吉安地区,永新就在吉安地区。据《金佗稡编》卷19等文献资料介绍吉州农民起义*的首领有彭友、李满、尹花八、宁十二等人,他们都自封为王,所以号称“十大王”,共有几万人马。绍兴三年四月初夏,岳飞率*先至吉州。彭友和李满匪*在武陵、烈源、陈田三处扎寨,并联合永新县(今江西永新县)尹花八等两支三干多人的队伍,共同抵抗官*。民间传说的平梅花或许就与虔吉地区的农民起义有关。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岳家*途径龙田,以及作为农民的对立阶层,刘景晖犒劳以岳家*为代表的官*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由此,似乎可以解释两块题字碑字迹上的差异。
说到这里,还剩下三个问题:其一,合户有两块墨庄题字碑一说是否可靠?从《美丽茶陵我的家》一书所配的图片来看,似乎有这种可能。其原因,现在还无法考证。其二,合户、龙田、岳庙三地墨庄题字碑上的题款为什么一样?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是后人补写的,在补写的时候,发生了记忆上的“误差”,跋文对此做了不是说明的说明。顺便提一下:龙田墨庄题字碑上应该也有岳飞的印章;龙田墨庄题字碑后面也应该有一篇同样的跋文。至于岳庙墨庄题字碑上为什么不见印章,这是一个谜。我没有亲眼见过岳庙墨庄题字碑,碑上是否也有跋文,我无法确知。其三,龙田墨庄题字碑与岳庙墨庄题字碑,其中有一块应该是拓印作品。原因很简单:两块碑上的字迹太相像了。一个人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题写内容相同的文字,但不可能写出笔迹相同的汉字。至于哪一块是原作,则是无从考证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