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梵净山景区坚持旅游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步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江口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同保护同规划同发展。通过巧打生态牌,大力发展以梵净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纷纷在蘑菇石、金顶、万卷书等景点打卡留念,感叹梵净山秀丽的山水风光,大自然的*斧神工。

“因为我是江苏那边的人,所以我也没见过这样自然、美丽的景色,我觉得梵净山生态环境特别好。”来自江苏的游客这样说。

一位来自浙江的游客也表示,梵净山环境好、空气好、水好,都是自然形成的风光,玩起来很惬意,服务也很让人满意。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米,森林覆盖率95%。年,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第13项世界自然遗产。景区跻身世界级名胜,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65.25万人次、梵净山景区接待上山游客.84万人次、门票收入.95万元。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梵净山景区的旅游态势还是可观。”江口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组成员、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龙超说。

梵净山成功申遗,不仅带动江口旅游产业发展,也是国际社会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的认可。早在年,江口县就拆除了梵净山景区内已经建设的宾馆和其他附属设施,并实施上山游客容量限制。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减少旅游活动对梵净山所产生的影响。

“实际上在梵净山申遗之前,我们也是对梵净山进行最严格的保护。之前游客量每天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同时在核心区域实行林管员、护林员网格式管理,对游客行为进行规范。申遗成功之后,我们把游客的日承载量控制到了八千,同时根据季节、疫情情况进行限流,对景区内的违章建筑以及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了严格地规范。同时,我们的林管员、护林员对保护区周边的河流进行了河道整治,不允许游客在河道游泳烧烤垂钓。”梵净山管理局太平管理总站副总站长张鸿说。

申遗成功后,我县也在积极探索景区后续保护措施。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严控遗产地承载上限等措施,加大了对梵净山核心区的保护力度。

景区不仅实行门票限售,还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行智慧旅游“叫号上山”,严格控制梵净山承载容量。按照“旅游+”发展理念,江口县还打造亚木沟、云舍、寨沙等乡村旅游升级版,分散梵净山游客量。

“我们主要以梵净山景区为核心,带动周边景区共同发展,特别是梵净山景区的游客量达到饱和的时候,我们会对山上的游客进行疏散,让他们去到云舍景区、亚木沟景区、以及其他的乡村旅游点,感受不同的旅游文化氛围。”江口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组成员、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龙超说。

同时,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舒适度,梵净山景区以游客体验和需求为中心,用优质的服务、舒适的体验、丰富的内涵让游客拥有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武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王志成告诉记者,梵净山在售票这一块进行了管控,提前三天预售票。然后就是分时售票,分时入园,在整个景区通过观光车和索道为游客提供交通服务。每天早上对道路安全巡查,对游览区域,像老金顶、新金顶的巡线,在金顶片区的游览线路也是固定的。危险区域有工作人员定点、定员、定岗进行监控,游客在游览过程当中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找到工作人员,解决游客各种需求。

按照“龙头带动、生态引领、景城一体、全域推进”的思路,江口县大力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今年,江口县还将围绕省委省*府出台《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

“江口县将以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及5A级旅游景区为载体,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培养旅游新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加快构建‘一山、一城、一带、三环、多点’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围绕旅游老六要素、旅游新六要素,着力推进‘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高度融合发展,实现文体旅高度融合。努力把江口建设成为‘铜仁会客厅、贵州后花园、中国最美县、世界名小城’。”江口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组成员、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龙超说。

江口县融媒体中心罗浩

监制

李鹤

总编

肖剑

主编

*界吴雪萍

编辑

武志亮杨倩

投稿邮箱:jkxrmtzx

sin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