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说到贵州,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印象便是“山多”,“山多”往往又和“闭塞”相联系,也导致了其他省份对贵州的误会。
摄/卢勇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地无三里平”一度是其“代名词”,但也因此,贵州拥有很多奇峰绝景。
镇胜公路北盘江特大桥摄/张前
既有西南奇胜万峰林、奇峰耸立云台山、梵净天土梵净山,又有森林公园雷公山、云雾缭绕云雾山、黔南高峰斗篷山……
万峰林图/长裙随风舞A
中部苗岭、东北部武陵山、北部大娄山、西北部乌蒙山、西南部老王山几大山脉组成了贵州风韵独特的山地美景,也组成了贵州别具一格的地理文化。
苗岭
贵州影响范围最广的山脉
苗岭是云贵高原南部的主要山脉,位于贵州中部,西起贵阳,东至雷公山,横亘都匀和黔东南,对贵州影响范围较广,哺育人口较多,因此也常作为贵州的代称。
雷公山云海图/黔水坊
苗岭主峰为雷公山,海拔米,当地苗语称为“方薅”,汉语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雷公山也就由此得名。因未曾遭受第四纪冰川的严寒洗礼,雷公山便成为众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适宜的环境让各类物种在这里得以生存繁衍,形成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基础。
乌东梯田摄/卢勇
苗岭山势险峻,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不得不在崎岖的山脉上开辟出适宜生存的土地,于是梯田应运而生。居民们沿着山脉从石缝、碎石中收集土壤,堆在相对平坦的地上,然后耕作、收获,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加榜梯田摄/邵光明
很久以前,大多数人对贵州人民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刁蛮,虽然这个词负面色彩居多,但也在某种方面表明了贵州人性格当中的那股“韧劲”。
黔东南苗族摄/卢勇
生活在苗岭山区的贵州人,面对大山劳作,一切全凭自己打拼,难免养成贵州人“不服输”的品性,和脚踏实地的生活哲学。
黔东南苗族摄/卢勇
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大多数贵州人脾气都比较“硬”,不如江南地区的人温婉,这也和苗岭脱不了干系。长时间为生存而劳作,让贵州人骨子藏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和风花雪月、阳春白雪相关的,自然就少了。
酸汤鱼图/小令君
贵州人的饮食文化也因苗岭而来,因为苗岭山脉的险峻,且长年蛮烟瘴雾,导致交通不便,外面的盐很难运进来,所以有了“以酸代盐”的饮食习惯,也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蹿”的民俗段子。
黔东南侗族摄/卢勇
在居住方式上,苗岭对贵州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在黔东南一些地区,苗族同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造的特色木质吊脚楼,上层通风、干燥、防潮,下层堆放杂物或养牲畜,这样的房屋地基大多呈“台阶式”,既避免了土地崎岖造成的居住困难,又合理地运用了山地地形。
黔东南侗族摄/卢勇
生活在苗岭山麓的一些侗族则通过建干阑式吊脚楼来适应溪流遍地,沟壑纵横的环境,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
武陵山
梵净天土,自带“仙气”
武陵山脉从张家界走入黔东北,平均海拔米左右,横跨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多个省份。
图/小布行路上
其主峰为铜仁境内的梵净山,海拔米,其最高峰为铜仁市江口县内的凤凰山,海拔米。
梵净山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后的黔金丝猴群,这个“世界的独生子”在梵天净土中,延续着百代“香火”。
梵净山摄/杨通富
武陵山山势的险峻造成了铜仁部分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纵横交错的高山深谷、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也培养了当地人坚韧、勤劳的品质,人们相信依靠自己的双手,只要脚踏实地,即使在并不肥沃的土地上,也能丰盈自己的生活。
图/鞴辔茇廾鬱
山峰连天,绿意遍野。武陵山正险峻而无比美丽,也让铜仁获得了“武陵明珠”的美誉。
寨英镇滚龙摄/田茂荣
武陵山麓居住着土家、苗、侗、汉等各族人民,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武陵山的雄伟,虽导致了交通的困难,让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和外界沟通交流非常少,但也意外地将民族文化完整保存下来。
寨英镇滚龙摄/曹经建
生活在武陵山下的少数民族同胞,保留着传统的民族习俗,松桃县的苗族花鼓、滚龙、苗族山歌等原生态民族文化延续至今,也因此诞生了“中国滚龙艺术之乡”、“苗族花鼓艺术之乡”。
铜仁茶图/铜仁微报
独特的地形也让武陵山人学会因地制宜——利用特有的山地地形和气候种茶。铜仁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有向封建王朝进贡茶叶的记载。北宋,乐史(年前后)撰《太平寰宇记》江南道载有“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上贡”,是为铜仁贡茶的开始。
铜仁茶图/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铜仁茶名满天下,现已出口到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摩洛哥等各国家。
冷知识:
遍及全国的“农夫山泉”水,其中一大水源便来自武陵山脉。
大娄山
黔北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大娄山西起毕节,东北延伸至四川,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间的天然屏障,其主峰为遵义地区的娄山关,海拔米。
娄山关摄/卢勇
大娄山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其主峰娄山关地理位置险峻,“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甚至有人形容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娄山关盘山路摄/朱小松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贵州最早一批通公路的地方,年,经过娄山关的黔川公路在遵义举办了开车典礼。
海龙屯——杨氏土司的古军事屯堡摄/陆宇堃
娄山关的巍峨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它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綎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之子)曾激战于此,以刘綎率部从间道攀藤爬岩、成功偷袭娄山关结束。在这次激战中,刘綎夺得天险,为平播之役打下了基础。
冷知识:
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诛杀立威,骄横无度,娄山关失守后,杨应龙见败局已定自缢身亡,其子杨朝栋、其弟杨兆龙被俘,车裂于闹市,播州从此灭亡。
即使到了近代,娄山关的军事位置依旧无比重要,大家所熟悉的“娄山关战斗”便在这里发生。
娄山关风光摄/王泽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85年前,红军长征在这里取得大捷,也注定了“红色”永远是遵义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娄山关脚下摄/吕昌均
遵义的红,红得浓郁、红得热烈,于是大多数人对遵义的了解便由“遵义会址”起。在无数遵义人心里,红色早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的品质。
图/六六
大娄山脉也让遵义拥有独特的美食文化,“冷水鱼”的美味,唯有遵义能够完美掌控,只因大娄山水质优异,常年恒温8-16℃之间,十分适合冷水鱼养殖,促成了这一美味的蓬勃生长。
乌蒙山
贵州屋脊带来的清凉世界
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磅礴耸峙、绵亘南北,是金沙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也是贵州屋脊。因“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名诗,乌蒙山脉的名气响彻全国。
乌蒙山脉横亘在贵州的西北高原,平均海拔米以上,山上的韭菜坪海拔达米,为贵州之最高峰。
韭菜坪摄/卢勇
由于乌蒙山脉独特的气候,在宽阔的高原上少见高大的树木,都是野草和各种繁花,也造就了韭菜坪和乌蒙大草原的独特景色。
韭菜坪摄/杨元德
每年8、9月,韭菜坪上盛开的韭菜花漫山遍野,将整个山坪装点为花的海洋。
乌蒙大草原作为乌蒙山区一颗璀璨明,平均气温11.1℃,气候凉爽怡人,也成为“凉都六盘水”避暑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蒙大草原图/彭伟
乌蒙山片区也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生活习俗也如“乌蒙”二字一样神秘:乌蒙彝族保留着火把节的庆祝活动和“向天坟”的墓葬形式;苗族至今则有“上刀梯”、“刀口碎大石”等惊险表演。
乌蒙山少数民族摄/卢勇
乌蒙山区也是彝族祖源地,彝族先民沿着乌蒙山和南北盘江迁徙到滇、川、黔、桂各地繁衍生息,至今乌蒙山区还生活着近百万彝族同胞。
乌蒙山少数民族摄/卢勇
乌蒙山的磅礴,让这些在大山里的彝族与其他民族间的融合速度极为缓慢,也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保留了原始的民族特色,阿妹戚托、海马舞、恳合呗等传统彝族歌舞,在乌蒙山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老王山
夜郎老王,神秘又瑰丽
比起前几个山脉,老王山的名气小得多,此山脉北起威宁,经水城、六枝、南达紫云、望谟。
老王山图/一木正水
老王山脉在韭菜坪与乌蒙山主脉相连,过去习惯把六枝以西的老王山地段称为乌蒙山的东南分支,而把六枝以东的地段划入苗岭。
传说,生活在老王山处的仡佬族人是古夜郎的主体民族,夜郎老王死后安葬在山中月亮洞,山也因此得名。
俯瞰老王山下图/行走的尘埃
山中月亮洞由于地势险峻,能够进入洞穴一探究竟的人少之又少,也让老王山增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老王山图/五六千Lily
老王山主峰海拔米。主峰上长时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又因山势险竣,峰巅多石少土,所以高大的植被较少,大多是低小的草丛和一些小型乔木,风景独特。
老王山图/一木正水
由于一直以来老王山常被误归为乌蒙山和苗岭的部分,所以历史上关于老王山的笔墨非常少,但并不抹去它对贵州的贡献。
年,老王山开始修建玻璃栈道,栈道立在峭壁之间,抬头是高山、脚下是深渊,刺激程度不亚于张家界,吸引了很多游人。
在贵州,受这几大山脉影响最小的是兴义,但一个万峰林足以让它大放异彩。有“磅礴千里、西南奇胜”之称的万峰林既是兴义的名片,也是贵州喀斯特地形的奇迹。
万峰林图/长裙随风舞A
贵州多山多水,山脉造成了贵州交通的崎岖,也让贵州延缓了民族间的融合,最终成为百花齐放的“多彩贵州”。
而近些年,贵州不断加速,天堑变通途,一座座世界级高桥悬于大山中,“户户通”将便捷送入千家万户,贵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南交通枢纽。
鸭池河大桥摄/尹刚
山脉组成了独特的贵州,贵州因此而“贵”。
山脉也组成了独特的贵州人,贵州人因此在崇山峻岭间厚积薄发,又依旧保持着世外桃源般的人间烟火。
这就是大山顶起的贵州!
注:文中所涉资料较多,若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你家在哪个山脉区呢?
来唠唠你对那片山的情感吧!
稿源:我们都是贵州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