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张献忠江口沉银 [复制链接]

1#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据说这首在成都祖辈相传三百多年的歌谣,暗藏着一个关于宝藏的秘密后世不断有人按图索骥寻找宝藏,但都无功而返。

据《成都市市志》记载,年,成都陕西街陕西会馆住着一个叫杨白鹿的老先生,他拿着一张迷藏多年的藏宝图,在晚年请当时赫赫有名的傻儿师长范绍增去发掘宝藏。按照“藏宝图”的指引,他们在望江楼往下河流对岸的石佛寺下面的三角地带靠江心位置进行开挖,居然还真的在江心挖出一只石鼓、许多人体骨架和一只石鼓。这正应了歌谣的第一句“石牛对石鼓”,但最终,他们并没有挖什么“银子万万五”,而是整整3筐锈迹斑斑的铜钱。

那么,歌谣中所说的宝藏真的存在吗,又是谁留下这一批巨额的财富?

先来看几段史料。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载:“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副总兵曹勋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仅两日行程。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官兵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群贼登岸走,旋奔川北,杨展率部追之。献忠虑各营家眷众多,不能急行,此皆历年抢掠而来,乃集众贼将共议,饬令将妇女尽杀之,献忠亦杀其妃嫔数百,死者数十万。献忠犹未已,恐川兵反,行次顺庆界。大阅,尽杀川兵,不留一卒。仅有都督刘进忠者一营,久自川北遁去,入秦降于虏。”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他是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却也被认为是“杀人魔王”。据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遍地搜刮官府、官僚财产,烧杀抢掠,积累财富。众多周知,张献忠最终兵败于西充凤凰山,为流矢射中而亡。清军南下围剿起义军之时,这些巨额金银如何处理了呢?

史料载:“献(张献忠)自江口(在彭山)败还,势不振……决走川北,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用法移锦江,锢其流,穿穴数仞实之,因尽杀凿盖工,下土石掩盖……”

年,清军南下围剿起义军,张献忠率部众从成都出发,沿岷江南下转移,行至彭山江口河段,遭遇明朝参将杨展的袭击,船只被焚,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但在江口沉船遗迹被发现之前,这些都只是民间相传的故事。张献忠究竟有没有沉银,谁也说不准。

从20世纪20年代起,江口岷江河道陆续发现一些重要文物,年修建引水工程时,一段内藏7枚银锭的木鞘被發現,这似乎证明了江口沉银并非空穴来风。年挖取河沙时,册封金册、“西王赏功”等文物也现身世间,江口沉银事件存在确凿无疑。

但江口沉银诸多器物中,最珍贵的国宝“永昌大元帅”金印,却并非考古学家打捞上来的,而是从盗墓贼手中截获而来。年5月,江口战场遗址发生特大盗掘案,眉山市公安局历经两年追回千余件文物。考古学家于年年对江口古战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文物几万余件。

这便是江口沉银事件的始末,时隔三百余年,这些文物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介绍完背景之后,,我会分享国博正在展出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部分图片。

(文中资料来自网上和国博展~)

PS:这个说起来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