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一声哨响,沅水河的沉寂被打破,一时间,锣鼓声、加油声四起,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桨板拍打水面,激起阵阵浪花。岸边的呐喊声、欢呼声、锣鼓声相互交织,场面之壮观,似排山倒海。
图为溆浦大江口镇龙舟赛现场(全媒体记者杨戟摄)
酷暑高温挡不住溆浦人的热情。6月22日,在屈原入溆浦的大江口镇沅水河畔,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凤起高庙龙腾五溪”年怀化传统龙舟赛溆浦分赛区开赛,在数万群众的呐喊声中,50支队伍余名选手沅江争霸,以竞渡、表演赛等形式展演龙舟文化,欢度溆浦传统节日“大端午”。
表演赛中,腰旗手穿得花红柳绿、男扮女装,做着各种妖娆的动作,逗得游客捧腹大笑。各种造型的屈原扮演游江、头旗手船头倒立、整齐有力的划桨技艺,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图为表演赛中头旗手船头倒立(全媒体记者吴涛摄)
多年前,伟大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用“驾飞龙兮北征,横大江兮扬灵”的诗句,生动描绘了溆浦龙舟的威武雄壮和磅礴气势。
溆浦传统龙舟叫燕尾龙舟,有鳄首、蟒身、飞燕尾”的特点,龙舟最前面坐着3个身强力壮的大汉,俗称“活龙头”,两艄龙舟在比拼速度的同时,前面“活龙头”相互徒手推搡和缠斗,并力求把对方推入水中,俗称“掐龙舟”。
图为准备开始表演赛现场(全媒体记者吴涛摄)
鼓声激昂,桨影翻飞,这是力量的碰撞,更是精神的燃烧。沅枫村龙舟队姚元忠划了30年龙舟,是出了名的头旗手,最擅长倒立,这次龙舟桡手表演赛中,他再次荣获冠军。“我对龙船的热爱,可以说是融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姚元忠兴奋又激动地说。
图为龙舟赛比赛现场(全媒体记者吴涛摄)
“宁荒一年田,不输扒龙船。”大江口镇江平社区龙舟队石绍黑在广东务工,特意辞职回来扒龙船。他笑着对记者说:“一边是生活,一边是热爱,能够回到家乡扒龙船,一整年都会感到快乐。”
在溆浦,扒龙舟不只是男人浪里争雄的角逐,也是女性展示风采的赛场。沅水河畔中,4支女子龙舟表演队特别引人注目。52岁的石大妹说:“父母、老公、儿子都会扒龙舟,对龙舟的喜爱是出于血脉的传承。”
图为女子龙舟表演赛现场(全媒体记者吴涛摄)
“大端午、大龙舟、大竞渡,是溆浦人纪念屈原的独有方式。”中国屈原协会理事、湖南屈原协会常务理事舒新宇向记者介绍,溆浦是伟大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长久栖身之地,更是屈原璀璨的诗和远方。相传,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罗投江报国,其噩耗传到溆浦已是农历五月十五,民众划船相救。自此,溆浦民众将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这一天,扒龙舟、丢粽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图为观看龙舟赛现场(全媒体记者杨博媛摄)
溆浦是一个用龙舟讲述团结、速度、力量和传统的地方。溆浦龙舟具备浓郁的地域特色、鲜明的个性风格,及独特的文化内涵。年,溆浦大端午传统赛龙舟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怀化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