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根竹签挖出6000年前的石器你也有机 [复制链接]

1#

你能想象如果有一天

自己到殷墟、三星堆的遗址坑里

清理文物是什么感觉吗?

近年来,

公众对考古的热情持续高涨,

如今不少热爱考古的年轻人

直接报名成为公众考古志愿者,

近距离走进考古现场,

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

广东省考古科研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省在公众考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的很多重大考古项目都有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参与。公众考古,正让越来越多公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这些年广东公众考古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还增加中小学生作为考古志愿者招募人群。

公众考古“不缺人”

志愿者要经过三轮笔试

“我想到公众考古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唐际根是国内公众考古的早期践行者。

唐际根(右)在清理出土文物。

每年都有上百名公众考古志愿者跟着唐际根忙碌在考古现场。“从来不怕找不到人。每次发布招募消息,基本上两天就报满了。”唐际根说。

当然,想要成为唐际根团队的志愿者,需要通过他的三轮笔试,而通过考试后还要参加培训。

“既要保护公众参与热情,更要保证考古质量。”当他发出即将招募50名考古志愿者的“英雄帖”后,有意向的至少有人。“公众对考古的热情真的太高了。”

一根竹签挖出年前的石器

考古“小白”:最重要的是沉得住气

让唐际根和志愿者们感到惊喜的是,他们在汕尾沙坑遗址考古中还发现了1件多年前的古怪石器,这件石器是团队中的学员钟雯发现的。

钟雯(右)在考古发掘现场。

当时,这块“怪石”就沉睡在浮土下面15厘米处。钟雯回忆,当天下午她用小竹签慢慢往下挖,感到有一个坚硬的东西。她用手扒开泥土,竟然看到一块黑色的瓦块状石器。

一开始她还有些疑惑:这件石器这么规整,会是古代的吗?她赶忙拍照发给老师。“石器上有很多条纹,条纹大约有2毫米深,里面可以塞进一根火柴。”

用于制造树皮布的石拍

经研究发现,这是多年前古人用来制作树皮布的工具——石拍。“当时就是用它来提取植物纤维做衣服的。”钟雯兴奋地说。而这也是钟雯从事公众考古以来的最大收获,一整天她都欣喜万分,当天晚上她还给自己加了个鸡腿作为奖励。

钟雯坦言,作为考古“小白”,一开始自己在文物发掘现场总想着能不能发现青铜器、玉器这类值钱的东西,但没想到,一块石拍、几片陶片都能讲出这么有意义的故事,竟能揭示出多年前的生活信息。从那之后,她对考古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些年,钟雯也明显感觉到公众对考古的“火爆”热情。她说,实际上,公众考古志愿者不用担心自己的考古知识储备不够。加入考古志愿者团队后,考古机构会组织相关知识的基础培训。最主要的是,参与公众考古要“沉得住气”。“有时一连好多天都是挖土。如果沉不住气可能会崩溃。”她笑着说。

近距离接触三星堆

公众考古志愿者为金银器“洗澡”做标记

宋欣是众多公众考古“发烧友”之一,如今在深圳的她已经先后在三星堆遗址、殷墟遗址、良渚古城遗址、四川眉山市江口沉银遗址等多个考古项目中当过志愿者。

宋欣大学学的是测绘专业,她有不错的绘图和摄影功底,对考古兴趣浓厚。早在上大学时,只要国内的考古研究所招募志愿者,她经常会报名。如今她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这让她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各种文物考古项目。

过去几年,下探方、刮地层、挖灰坑,宋欣在国内的几个考古现场都过足了瘾。她告诉记者,很多人觉得考古很神秘,公众考古则让考古“走出深闺”。

年,宋欣听说江口沉银遗址有大量金元宝,经过严格筛选,她成为一名志愿者。不过她并没有跟船下水“捞宝”,做得更多的是文物拍照、编号包装、登记入库等工作,此外还要进行银器的清洗、脱盐、干燥以及封装入库。

公众考古志愿者在进行文物整理。

她至今还记得刚到发掘现场时的震撼:大大小小的金元宝、金册、银锭、金首饰、银块等堆积如山,有时一天下来就能清理出三百多件金银器,但这些文物长期浸泡于水底以及遭受泥沙冲击,大部分表面都被严重锈蚀,看起来锈迹斑斑。

比如长得黑魆魆的“铁块”一样的东西竟是银锭,让她感到很惊讶。当时看到从水中捞出的银锭,她和其他志愿者都很兴奋,但带队老师反倒对一段破损的黑色木头更在意。

这段黑色木头中间是空的,塞进了许多银子。当时带队老师兴奋地高喊“找到了”,原来这种木头叫“木鞘”,是转运金银的工具。

“在外人看来,金银珠宝很珍贵,但在考古学者眼中,一块瓦片、一段木片、一块动物骨骼,价值可能都远大于金银。”

最让宋欣感到自豪的是,她得以近距离接触三星堆。

年,唐际根曾先后多次前往三星堆遗址进行现场科研交流,每次都有多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跟随他前往;而三星堆也多次面向社会招募公众考古志愿者。宋欣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宋欣介绍,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被装在像玻璃舱一样的“考古舱”里,这是为了确保里面恒温恒湿。为了防止考古队员的头发、皮屑等东西掉落并污染文物和样品,考古队员也要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防止外来的细菌破坏出土文物。

不过这可是个体力活。为了保护文物,一到文物层,发掘队员们都得蹲着或者趴在“考古舱”里的升降机上工作,必须用铲子、刷子等慢慢清理,往往一趴就是四五个小时。几个小时下来,手和脚都会发麻。

宋欣说,在发掘过程中,哪怕是泥土都要小心翼翼地观察。所有铲出来的泥土都要按网格分布,这样理论上所有挖掘出来的泥土都还能回填回去。

为啥连挖出来的土都当宝贝?因为青铜器这类无机物能在埋藏条件下保存,可纺织品、木器、竹器等有机物在土里埋藏时间长了就会“消失”在泥土里。

只有对坑里的填土采样进行残留物检测,才能对深埋其中的纺织物纤维残留、木纤维残留等进行研究。果然,在对泥土的检测中,宋欣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织物。经过鉴定,这是一个面积极小的丝织物痕迹。那一刻,宋欣欣喜若狂。“那感觉比吃了顿大餐还舒畅。”

广东公众考古走在前列

把文化发展成果与民众共享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表示,广东在公众考古方面走在前列。

“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升民众的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让更多外行见识考古人是怎么工作的,这很有必要。”他说,最近两年,广东省在文物考古中高度重视公众考古,大家熟知的南海I号考古项目,也是没有设置围墙的,只要公众感兴趣都可以观摩。

崔勇表示,公众考古旨在让社会各界能够真正地了解考古、走进考古,进而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

这些年广东公众考古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还增加中小学生作为考古志愿者招募人群,扩大社会参与度,提升考古影响力。

以田野考古为例,可以亲身体验下探方、认土层、分器物、写标签、学画图、清墓葬,还包括考古钻探、室内资料整理、文物修复等流程,让民众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也告诉记者,广州在公众考古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始终坚持,考古不能躲在象牙塔里,要通过公众参与,把文化发展成果与民众共享。”

易西兵介绍,广州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推动公众考古。

“第一,考古成果及时发布和展示,利用博物馆平台把每一年的考古新发现做成展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第二,开展考古研学,让公众走进考古现场,感受考古人的风餐露宿和工作过程,感觉古遗址、古墓葬、古器物承载的历史信息;第三,利用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招募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起看一个展览、听一次讲座、做一次研学,反响非常热烈。”

易西兵表示,这些年广州先后发掘增城金兰寺、陂头岭等重要考古遗址,新发掘的南石头监狱是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史迹。

3月22日,南石头监狱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

今年年内,广州也将有多项公众考古项目推出。南石头监狱遗址也将作为公众考古项目加强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不仅是博物馆,我们的考古工地现场也是公众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课堂。”易西兵说,广州有深厚的文博资源,在公众考古方面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除署名外))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处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